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锦华专利>正文

联动式自行车刹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26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联动式自行车控制装置,它所属的技术领域是自行车制动器。本装置由左拉钩、右拉钩、提拉环、定位导向支架、转叉,联动杠杆等零,部件所组成。用此装置能够实现骑车时用任一只手就能使前、后闸协同刹车,先刹后闸、后刹前闸,或只刹后闸。使剩下的一只手能牢牢的握住车把,达到安全刹车的目的。(*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属的
是自行车制动器的执行机构。目前,自行车的刹车器有的是由闸把通过拉板及拉杆头,拉杆等拉紧系统提拉车闸进行刹车的,有的是由闸把通过钢绳与钢绳套一起作用的拉紧系统拉动车闸进行刹车的。上述系统的机构是前、后闸分别操纵的。要想前后闸同时刹车,必须两手同时动作。由于车把与闸把有相当距离,所以,手指必须张得很大,才能握动闸把。这样两手就不能可靠地紧握车把。这对于女士和小孩尤其为此。因此,骑车时由于路面不平引起车的跳动,或紧急情况下急刹车时的惯性作用,都很容易脱手而跌倒,这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不得不单手握车把骑车。在通常情况下,为安全起见,一般人大都是用一只手紧握车把,另一只手随时准备刹车。故只能刹一车闸,难以得到足够的制动力;紧急情况下,难以使车迅速停下来。且若单刹前闸,车还会翻筋斗,很危险。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个刹车控制装置,安装在自行车前、后闸拉紧系统之前,使能用任一只手都可以进行对自行车的前、后闸刹车,并能按骑车者的意愿控制刹车力的大小,做到只刹后闸,或先刹后闸、后刹前闸,前后闸协同刹车,确保骑车安全。本技术由提拉环、转叉、定位导向支架、联动杠杆、左、右拉钩等零、部件所组成。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如下拉钩拉钩的侧面形状为弧钩形,下部为钩。在距钩底一力臂的距离处有一个孔;提拉环正面与侧面的外形均为近似长方形,其中、正面中间有一槽孔,下端有一与转叉既可连接、又可转动的内或外螺纹,或短轴头,或园孔;转叉侧面形状为叉形,上端有一与提拉环既可联接、又可转动的外或内螺纹,或园孔,或短轴头。下端叉口两侧有一同轴线的孔;联动杠杆正面形状近似平顶山形。正面上钻有三个孔。两边的孔与中间的孔的水平距离不相等,距离长的叫长臂,距离短的叫短臂;定位导向支架它的背面是与自行车的车把立管园弧相配合的夹紧套,正面有一与立管平行的带防脱轨装置的导轨。本技术的装配关系及动作过程是首先,通过上述拉钩的孔把两个拉钩分别固定在自行车上,再把提拉环的槽孔套在拉钩的钩上,并使提拉环的槽孔与定位导向支架的导轨装配成动配合;同时,通过定位导向支架的夹紧套,把定位导向支架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把立管上;因导轨有防脱轨装置,因此提拉环不会脱轨;再在提拉环下边通过螺纹或铆打短轴头与转叉相接,接上后二者可相互转动。然后,转叉又通过下边的孔与联动杠杆中间的孔连接成动配合,并使联动杠杆两边的孔分别与自行车的前、后闸拉紧系统接上。当刹车的时候,骑车者随便紧握左、或右闸把,即可通过任一闸把,带动该闸把上的拉钩摆动。从而带动下端连接转叉的提拉环向上提;使得连接联动杠杆的转叉跟着上提;由于联动杠杆的上提,便带动前、后闸拉紧系统中的拉杆向上提。这就达到前、后闸协同刹车的目的。当把紧握的闸把松开,由于刹车器上弹簧的作用,使上述车闸和拉紧系统复位。这就完成了用任一只手都可进行协同刹车的目的。另外,装配时将联动杠杆短臂端的孔连接后闸拉杆;长臂端的孔连接前闸拉杆。由于联动杠杆两边的孔与中间的孔做成不等距,在上述刹车的过程中,联动杠杆两端的孔受力是不平衡的,这样势必造成短臂端的孔先动作,因而先上升;从而拉动后闸拉杆先上升。但当它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即后闸的拉紧系统已行进到正常的刹车行程时,联动杠杆之平顶即被转叉的槽顶卡住,这就完成了后闸刹车的过程;这时候长臂端的孔才受到转叉的足够的拉力而跟着上升,同时拉动前闸拉杆上升实现前闸刹车。实际上刹车时的动作是很快的。上述的过程主要是这个装置能满足骑车者需要,在刹车时控制用力的大小,就能做到只刹后闸,或先刹后闸、后刹前闸,前后闸协同刹车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是本技术装在固定把自行车上一种型式的结构图。参照附图,图中各代号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左拉钩;[2]--右拉钩;[3]--提拉环;[4]--定位导向支架;[5]--转叉;[6]--联动杠杆;[7]--自行车左闸把;[8]--自行车右闸把;[9]--自行车车把立管;[10]--自行车后闸拉杆;[11]--自行车前闸拉杆;本装置是由左拉钩[1],右拉钩[2],提拉环[3],定位导向支架[4],转叉[5],联动杠杆[6]等零、部件组成。本装置与自行车的装配关系,及其各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与前述相同。本装置的各零、部件的具体特征如下1)左拉钩[1]和右拉钩[2]的上半部的形状和已知的固定把车的拉板上半部相同,它跟闸把的连接和拉板跟闸把的联接相同。下半部侧面为弧钩形;正面为“7”字形。2)提拉环[3]正面和侧面的外形均为长方形。其中正面中间有一长方形孔,下端有一与转叉[5]连接的外螺纹。3)定位导向支架[4]它本身用管夹紧套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把立管上。正面处有两颗螺钉固定在平面上。螺钉的中心联线与自行车的车把立管平行。用它们来作为防脱轨的导轨。其中螺钉的杆部用作导轨;头部用作防脱轨装置;该导轨与提拉环[3]内的长方孔的两长边按动配合装配。因有螺钉头防脱轨,因而当提拉环[3]在导轨里上,下运动时不会掉下来。4)转叉[5]侧面形状为叉形,上端有一与提拉环[3]连接的螺纹孔,下端叉口两侧有一同轴线的孔与联动杠杆[6]中间的孔铆接,铆接后两者能相对运动。5)联动杠杆[6]是一块正面象平顶山形的板,并钻有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孔。两边的孔与中间的孔距离钻成不等距。长距离端的孔连接前闸拉杆;短距离端的孔连接后闸拉杆;中间的孔与转叉[5]下端孔铆接成动配合。用此控制装置进行刹车时,只要用左、或右手握紧闸把,由于左拉钩[1]或右拉钩[2]的摆动,使提拉环[3]上提,这时,后闸拉杆和前闸拉杆受力的作用,先后跟着上提。从而前、后闸得以协同刹车。刹完车后,松开握闸之手,由于闸把上弹簧的作用,使左拉钩[1]或右拉钩[2]复位,同时在闸簧的作用下,前、后闸及其拉紧系统松开并复位。此控制装置由于联动杠杆两边的孔与中间的孔不等距,因此刹车时,可以实现只刹后闸,或先刹后闸,后刹前闸的要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积极效果本技术能实现骑车时用任一只手就能使前、后闸协同刹车;并能按骑车者的意愿,控制握闸力的大小,做到只刹后闸,或先刹后闸,后刹前闸。使剩下的一只手能牢牢的握住车把,达到安全刹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联动式自行车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由左拉钩,右拉钩、提拉环、定位导向支架、转叉、联动杠杆等零,部件所组成其中<1>,拉钩、的侧面形状为弧钩形,下部为钩,在距钩底一力臂的距离处有一孔;<2>,提拉环的正面与侧面的外形均为近似长方形,其正面中间有一槽孔,下端有一与转叉既可连接、又可转动的内或外螺纹,或短轴头,或园孔;<3>,定位导向支架,它的背面是与自行车的车把立管园弧面相配合的夹紧套,正面有一与立管平行的带防脱轨装置的导轨;<4>,转叉的侧面形状为叉形,上端有一与提拉环既可连接、又可转动的外或内螺纹,或园孔,或短轴头,下端的叉口两侧有一同轴线的孔;<5>,联动杠杆的正面形状近似平顶山形,正面上钻有三个孔,两边的孔与中间的孔的水平距离不相等。专利摘要一种联动式自行车控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动式自行车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由左拉钩[1],右拉钩[2]、提拉环[3]、定位导向支架[4]、转叉[5]、联动杠杆[6]等零,部件所组成:其中:<1>,拉钩[1]、[2]的侧面形状为弧钩形,下部为钩,在距钩底一力臂的距离处 有一孔;<2>,提拉环[3]的正面与侧面的外形均为近似长方形,其正面中间有一槽孔,下端有一与转叉[5]既可连接、又可转动的内或外螺纹,或短轴头,或园孔;<3>,定位导向支架[4],它的背面是与自行车的车把立管园弧面相配合的夹紧套,正 面有一与立管平行的带防脱轨装置的导轨;<4>,转叉[5]的侧面形状为叉形,上端有一与提拉环[3]既可连接、又可转动的外或内螺纹,或园孔,或短轴头,下端的叉口两侧有一同轴线的孔;<5>,联动杠杆[6]的正面形状近似平顶山形,正面上钻有 三个孔,两边的孔与中间的孔的水平距离不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