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变速刹车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25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变速刹车手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性能好、安全可靠的变速刹车手柄,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由把手托架、换档杆、定位件、刹车托架及刹车柄组成。换档杆的一端为环形端。把手托架以其一端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换档杆以其环形端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上。定位件安装在换档杆环形端外周。刹车托架固定安装在把手托架的另一端。刹车柄枢装在刹车托架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骑者操纵的末端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变速刹车手柄。美国专利第5,102,372号公开了一种将转速变换结构组合于把手手柄中的自行车调档系统,从而使自行车骑士的手不需要离开手柄便能变换速度。这种转速变换结构具有一凸角凸轮,藉助凸角凸轮牵拉或释放自行车调档系统的速度控制缆索,以达到改变自行车速度。这种将转速变换结构组合在手柄内的变速控制装置,虽能使自行车骑士的手不离开手柄便能变换速度,但其结构极其复杂及制造成本高,令其在市埸上的竞争力大为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性能好、安全可靠的组合式变速刹车手柄。本技术由把手托架、换档杆、定位件、刹车托架及刹车柄组成。换档杆的一端为环形端。把手托架以其一端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换档杆以其环形端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上。定位件安装在换档杆环形端外周。刹车托架固定安装在把手托架的另一端。刹车柄枢装在刹车托架上。其中把手托架一端为设有与自行车把手外径相对应通孔的轴环,把手托架以其轴环端通孔套装在自行车把手上,并藉助扣紧件将把手托架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把手托架轴环端的通孔内周壁设有底面为楔面的楔槽;扣紧件为与楔槽相对应的楔形件,楔形件的顶面与楔槽的楔面相吻合,其底面为与把手托架通孔内周壁弧形一致的弧面,楔形件上设有与其弧面中心线平行的螺孔;楔形件藉助螺装在其螺孔上的螺钉滑动安装在把手托架的楔槽内,并藉助其上与楔槽的楔面吻合的顶面及楔槽的楔面将把手托架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把手托架楔槽的小端设有限位突块,以对楔形件限位。把手托架一侧设有带开口定位翼缘的开口环缘,并令其开口与楔槽衔接;换档杆环形端设有与把手托架开口环缘外径相对应的通孔,换档杆以其通孔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的开口环缘上,并藉助定位盖板定位。定位盖板设有带扩孔的中心通孔,并在与扩孔相背侧顶部设有限位块;扩孔及中心通孔分别与把手托架上开口定位翼缘及开口环缘外径相对应;在扩孔内周向内延设与把手托架开口定位翼缘的开口相对应的定位凸翼,定位盖板以其上扩孔及中心通孔套装在把手托架的开口定位翼缘及开口环缘上,并以其上定位凸翼抵卡在把手托架开口定位翼缘的开口上。定位盖板设有安装孔,并藉助穿过其上安装孔螺装在把手托架上的螺钉固定安装在把手托架上。换档杆的另一端同侧分别斜向上及斜向下设有第一压臂及第二压臂。换档杆的环形端外周设有缆索槽,并在环形端设有与其外周缆索槽衔接的带扩孔的缆索孔。定位盖板上设有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内周表面及外周表面的的缆索槽,并令缆索槽以位于内周表面的开口与换档杆环形端外周缆索槽衔接。定位件为弹性调整片,定位件设置在定位盖板的限位块下方,并与换档杆环形端外周相对。自定位盖板缆索槽位于外周表面的开口处沿把手托架外周轴向设有缆索导件。缆索导件的开口端构成带扩孔的通孔,以止定变速缆索的被覆端。把手托架外周轴向设置开口缆索导沟;自定位盖板缆索槽位于外周表面的开口处沿把手托架外周轴向设的缆索导件与把手托架上缆索导沟相对应,并呈覆盖在缆索导沟上的半圆筒状。换档杆环形端外周轴向设有复数道止定缺口;为弹性调整片定位件与换档杆环形端外周的止定缺口锲合。换档杆环形端外周设置的复数止定缺口与自行车复数级变速级相对应。定位盖板的限位块下方构成空腔;为弹性调整片的定位件外侧设有可在空腔内弹性弯曲的弹性薄带。定位盖板限位块下方构成的空腔处构成定位导轨,并在空腔内充填弹性材料。刹车托架与把手托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由于本技术由把手托架、换档杆、定位件、刹车托架及刹车柄组成。换档杆的一端为环形端。把手托架以其一端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换档杆以其环形端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上。定位件安装在换档杆环形端外周。刹车托架固定安装在把手托架的另一端。刹车柄枢装在刹车托架上。使用时,扳动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上的换档杆,便可牵拉或释放变速缆索,扳动枢装在刹车托架上的刹车柄,便可进行刹车,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使用性能好、安全可靠,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轴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径向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本技术由把手托架1、扣紧件2、换档杆3、定位盖板4、定位件5、刹车托架6及刹车柄7组成。如图4所示,把手托架1的一端为设有与自行车把手外径相对应通孔11的轴环12,把手托架1轴环12端的通孔11内周壁设有底面131为楔面的楔槽13。楔槽13的小端设有限位突块14。位于把手托架1楔槽13大端侧设有带开口定位翼缘15的开口环缘16,并令其开口与楔槽13衔接。把手托架1外周轴向设置开口缆索导沟17。扣紧件2为与楔槽13相对应的楔形件。扣紧件2的顶面21与楔槽13的楔面131相吻合,其底面22为与把手托架1通孔11内周壁弧形一致的弧面。扣紧件2上设有与其呈弧面底面22中心线平行的螺孔23。换档杆3的一端为设有与把手托架1开口环缘16外径相对应的通孔31的环形端32,换档杆3的另一端同侧分别斜向上及斜向下设有第一压臂33及第二压臂34。环形端32外周设有缆索槽35及与缆索槽35衔接的带扩孔36的缆索孔37。环形端32外周轴向设有复数道与自行车复数级变速级相对应止定缺口38。定位盖板4设有安装孔41及带扩孔42的中心通孔43,并在与扩孔42相背侧顶部设有限位块44。扩孔42及中心通孔43分别与把手托架1上开口定位翼缘15及开口环缘16外径相对应。在扩孔42内周向内延设与把手托架1开口定位翼缘15的开口相对应的定位凸翼45。定位盖板4上设有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内周表面及外周表面的的缆索槽46,并令缆索槽46以位于内周表面的开口与换档杆3环形端32外周缆索槽35衔接。自定位盖板4缆索槽46位于外周表面的开口处沿把手托架1外周轴向设有与把手托架1上缆索导沟17相对应缆索导件47。缆索导件47呈覆盖在缆索导沟17上的半圆筒状,并在其开口端构成带扩孔481的通孔48,以止定变速缆索8的被覆端81。定位盖板4的限位块44下方构成充填弹性材料空腔49,并在空腔49处构成定位导轨491。定位件5为外侧设有弹性薄带51的弹性调整片52。刹车托架6与把手托架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把手托架1以其轴环端12通孔11套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扣紧件2藉助螺装在其螺孔23上的螺钉24滑动安装在把手托架1的楔槽13内,并藉助其上与楔槽13的楔面131吻合的顶面21及楔槽13的楔面131将把手托架1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换档杆3以其通孔31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1的开口环缘16上。定位盖板4以其上扩孔42及中心通孔43套装在把手托架1的开口定位翼缘15及开口环缘16上,以其上定位凸翼45抵卡在把手托架1开口定位翼缘15的开口上。并如图2所示,藉助穿过其上安装孔41螺装在把手托架1上的螺钉40固定安装在把手托架1上,以将换档杆3轴向定位。定位件5以其弹性薄带51固定在定位盖板4空腔49的定位导轨491上,并可在空腔49内弹性弯曲。其上弹性调整片52与换档杆3环形端32外周相对,并与环形端32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变速刹车手柄,它由把手托架、换档杆、定位件、刹车托架及刹车柄组成,把手托架以其一端固定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刹车托架固定安装在把手托架的另一端;刹车柄枢装在刹车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档杆一端为转动安装在把手托架上的环形端;定位件安装在换档杆环形端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雷蒙洛些尔
申请(专利权)人:墨西哥瑞申特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MX[墨西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