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206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产品缺陷在线自动检测技术。雷管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机是在机架(1)上装有二维方向调节机构(6)连接图像采集系统(2),在图像采集系统(2)下方经调节拉杆(9)连接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装有雷管(20)的雷管模架(19)处于所述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下方,机架(1)上装有驱动气缸(11)连接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经导杆(16)驱动雷管背光板(18)上下运动,雷管背光板(18)上有与雷管模架(19)一致的定位套孔(22)套在雷管(20)上,机架(1)上安装有通信及气缸驱动控制电路模块(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稳定准确、客观可靠,适用于雷管填装生产线的联机配套使用检测,是一种全新高效的雷管缺陷异物自动光学图像检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产品缺陷在线自动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雷管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机
技术介绍
在雷管的生产组装过程中,对于雷管管口及管身诸如塌边、撕裂、卷口及管口夹带异物等缺陷,需要进行快速的检测,通过技术一种自动检测机,配合雷管生产线的废管剔除系统,达到检测、剔除一体的雷管组装生产线联动,实现将不合格的雷管在线剔除。目前国内所有雷管生产线在雷管火药的装填与压帽等工艺环节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而对缺陷雷管检测仍然是由人工目检的方式完成,一般一条雷管生产组装线需要四名以上雷管装盒工人检测完成,在雷管生产线组装完成终端,由工人手持雷管靠目视完成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方式,受人工主观情绪、体能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工人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疲劳,只能靠轮班调节,用人工进行外观缺陷的终端检测会引起检验结果不可靠,容易造成误检或漏检,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雷管作为一种国家严格管控的危险品,若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若发生雷管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甚至会危及雷管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雷管管口及管身的缺陷和异物进行在线高速,高效检测的雷管缺陷自动智能光学检测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雷管缺陷智能光学检测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I上装有二维方向调节机构6连接图像采集系统2,在图像采集系统2下方经调节拉杆9连接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装有雷管20的雷管模架19处于所述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下方,在机架I上装有驱动气缸11连接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经导杆16驱动雷管背光板18上下运动,在雷管背光板18上有与雷管模架19 一致的定位套孔22套在雷管20上,在机架I上安装有通信及气缸驱动控制电路模块23。更进一步是:图像采集系统2是由安装有内嵌雷管缺陷自动识别软件程序的智能工业摄像机3、工业镜头4、镀增透膜光学玻璃5组装在图像采集系统机架8上构成,在图像采集系统机架8上有工作距离微调机构7。更进一步是: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是由波长为465-470nm的LED四面条形光源组成,条形光源出光角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更进一步是: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是由横向固定板12上装有滑动导杆14套装在直线轴承15内,雷管背光板18通过四根导杆16连接横向固定板12。更进一步是:雷管背光板18上定位套孔22直径比雷管20管口直径大3mm?5mm,雷管背光板18喷塑或喷漆颜色为非反光的亚光黑或亚光灰。更进一步是:雷管背光板18在驱动气缸11运动至气缸下限时,雷管背光板18与最短尺寸雷管20管口的距离H大于2mm。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本技术雷管缺陷智能光学检测机设计了独特的雷管背光板配合雷管模架的进出模雷管填装流程,有效消除了不同材质类型的雷管模架对雷管缺陷识别的背景干扰,只需一次安装调节固定机械、图像系统采集部件,就能实现自动对雷管缺陷的智能分析检测,有效降低雷管生产的缺陷检测难度,能对直径7mm,高度40mm?90mm雷管的管口缺陷及异物进行全兼容检测识别,无需重复调整图像采集系统机械安装固定参数,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稳定准确,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客观可靠,适用于雷管组装生产线的联机配套使用检测,是一种全新高效的雷管缺陷异物自动光学图像检测机。【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装有雷管20的雷管模架19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雷管背光板18示意图;图4.本技术雷管模架19与雷管背光板18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雷管缺陷智能光学检测示意图;附图中:1.机架,2.图像采集系统,3.智能工业摄像机,4.工业镜头,5.镀增透膜光学玻璃,6.二维方向调节机构,7.工作距离微调机构,8.图像采集系统机架,9.调节拉杆,10.固定支座,11.驱动气缸,12.横向固定板,13.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4.滑动导杆,15.直线轴承,16.导杆,17.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8.雷管背光板,19.雷管模架,20.雷管,21.二维方向调节固定孔,22.定位套孔,23.通信及气缸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雷管缺陷智能光学检测机是在机架I上装有二维方向调节机构6连接图像采集系统2,图像采集系统2是由安装有内嵌雷管缺陷自动识别软件程序的智能工业摄像机3、工业镜头4、镀增透膜光学玻璃5组装在图像采集系统机架8上构成,在图像采集系统机架8上有工作距离微调机构7,图像采集系统机架8上安装有工业摄像机防尘密封机罩,工业摄像机防尘密封机罩内安装有智能工业摄像机3,工业镜头4及镀增透膜光学玻璃5,通过调节二维方向调节机构6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光杆可以调节图像采集系统2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位置,调节工作距离微调机构7可以调节智能工业摄像机3的工作距离。在图像采集系统2下方经调节拉杆9连接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通过滑动调节拉杆9可调节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与雷管模架19之间的垂直距离。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是由波长为465-470nm的LED四面条形光源组成,条形光源出光角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在机架I上装有驱动气缸11连接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经导杆16驱动雷管背光板18上下运动,驱动气缸11安装在气缸固定支座10上。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包括位移台及2套滑动导杆14,雷管背光板18通过四根圆形导杆16连接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通过调节位于雷管背光板18上左右对称的U型槽二维方向调节固定孔21和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中的横向固定板12上的U型槽固定位置,实现雷管背光板18的二维方向位置调节。雷管背光板18上安装有滑动导杆14和直线轴承15,直线轴承15与滑动导杆14固定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管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装有二维方向调节机构(6)连接图像采集系统(2),在图像采集系统(2)下方经调节拉杆(9)连接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装有雷管(20)的雷管模架(19)处于所述0°四面条形光源组合(17)下方,在所述机架(1)上装有驱动气缸(11)连接二维方向调节机构(13)经导杆(16)驱动雷管背光板(18)上下运动,在所述雷管背光板(18)上有与雷管模架(19)一致的定位套孔(22)套在雷管(20)上,在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通信及气缸驱动控制电路模块(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士旭王志坚包崇兵谢纪东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伟视创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