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12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车辆结构,包括一车体、一轮圈、一制动器与一排气管。轮圈是沿一轴心而枢接于车体。轮圈包括一轮框与一碟盘,其中,轮框具有一第一轮廓部。制动器是以相对于轮圈的一侧边而设置于车体上,藉由制动器对轮圈的碟盘进行制动。排气管是以相对于轮圈的另一侧边而设置于车体上。制动器包括一主体与一卡合部,其中,主体是以相对于轮框的第一轮廓部的方式而连接于车体,并且卡合部是卡合于轮圈的碟盘。在不必拆除排气管的情况下,制动器可沿着一既定路径且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车体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结构珠术领域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车辆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不必对于排气管进行拆除 下,可将一制动器沿着一既定路径设置于一车体上的车辆结构。
技术介绍
图1表示习知车辆结构N的局部示意图。车辆结构N包括一车体nl、 一 轮圈n2、 一制动器n3、 一排气管n4与一剎车盘片n5。轮圈n2是枢接于车体 nl,剎车盘片n5设置于轮圈n2的一侧,剎车盘片n5与轮圈n2是同步转动。 制动器n3与排气管n4、剎车盘片n5是共同相对于轮圈n2的一侧边且设置于 车体nl上,藉由制动器n3对剎车盘片n5进行制动。然而,当,制动器n3进行拆除或安装时,则必须先将排气管n4进行拆除, 如此才可进一步对制动器n3进行拆除或安装,造成工作人员操作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结构,藉此可在不必拆除排气管的 情况下对制动器进行安装与拆除。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辆结构包括一车体、 一轮圈、 一制 动器与一排气管。轮圈是沿一轴心而枢接于车体,包括一轮框与一碟盘,轮 框包括一第一轮廓部,碟盘是邻接设置于轮框的第一轮廓部的侧边。制动器是对轮圈的碟盘进行制动,制动器包括一主体与一卡合部,主体 是沿着一既定路径、相对于轮框的第一轮廓部的侧边且以可分离的方式而连 接于车体,并且卡合部是卡合于轮圈的碟盘。既定路径是根据轮框的第一轮廓部而形成,或是轮框的第一轮廓部是根 据既定路径而形成。卡合部为形成于主体的一槽结构。主体可包括一第二轮 廓部,既定路径是根据主体的第二轮廓部而形成。轮框更可包括至少一开孔,开孔形成于第一轮廓部上,沿着既定路径移 动的主体的第二轮廓部是经过开孔。轮框更包括至少一开孔,开孔形成于第一轮廓部上,既定路径是经过开孔。制动器是相对于相互结合的车体与轮圈、 沿着既定路径而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车体上。既定路径实质上呈U型状。本技术的优点是,对制动器进行拆除或安装时,不必拆除排气管的 情况下,制动器可沿着一既定路径且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车体上,操作相当 便利。附图说明图1表示习知车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2表示本技术车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3A表示根据图2的车辆结构的立体图3B表示根据图2的车辆结构的立体图4A表示沿着图3A的线段a-a与方向W1-W1对于车辆结构的局部剖面图4B表示沿着图3B的线段a-a与方向W2-W2对于车辆结构的局部剖面图。符号说明1 车体2~轮圈20~轮框200 第一轮廓部200fl、 200f2 侧边201 开孔21~碟盘3 制动器30~主体300 第二轮廓部32~卡合部4~排气管a-a 线段L 既定路径L01 第一路径L02 第一路径M 车辆结构N 车辆结构nl 车体n2 轮圈n3 制动器n4 排气管n5 剎车盘片W1-W1、 W2-W2 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图2表示本技术车辆结构M的局部示意图。车辆结构M包括一车体 1 、 一轮圈2、 一制动器3与一排气管4。轮圈2是沿一轴心a-a而枢接于车体 1。制动器3是以相对于轮圈2的一侧边200fl而设置于车体l上,藉由制动 器3对轮圈2进行制动。排气管4是以相对于轮圈2的另一侧边200f2而设 置于车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结构M为一摩托车(motorcyde)。图3A、3B分别表示制动器3在设置于车体1与轮圈2的前、后的立体图。 图4A表示沿着图3A的线段a-a与方向W1-W1对于车辆结构M的局部剖面 图,图4B表示沿着图3B的线段a-a与方向W2-W2对于车辆结构M的局部 剖面图。轮圈2包括一轮框20与一碟盘21 。轮框20包括一第一轮廓部200与至 少一开孔201,开孔201形成于第一轮廓部200上。碟盘21是邻接设置于轮 框20的第一轮廓部200的侧边200fl,并且碟盘21与轮框20是同步转动。制动器3是沿着一既定路径L、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车体1上。制动器3 包括一主体30与一卡合部32。主体30是以相对于轮框20的第一轮廓部200 的侧边200fl且以可分离的方式而连接于车体1。主体30具有一第二轮廓部 300,卡合部32为形成于主体30的第二轮廓部300上的一槽结构,此卡合部32是卡合于轮圈2的碟盘21 ,如此以利用设置于主体30内部的剎车片(未图 标)以对轮圈2的碟盘21进行制动。在本实施例中,既定路径L实质上是由一第一路径LOl与一第二路径L02 所呈U型状路径,其中,第一路径LOl为曲型路径,第二路径L02为直线路 径。此U型状的既定路径L是根据轮框20的第一轮廓部200、主体30的第 二轮廓部300而形成,或可说是轮框20的第一轮廓部200是根据既定路径L 而形成。沿着既定路径L移动的主体30的第二轮廓部300是经过轮框20的开孔 201,或是既定路径L是经过轮框20的开孔201。因此,在不必拆除排气管4的情况下,制动器3可相对于相互结合的车 体1与轮圈2、沿着既定路径L而设置于车体1上,或是制动器3可相对于 相互结合的车体1与轮圈2、沿着既定路径L而分离于车体1 。本技术车 辆结构M是一种相当便利的机构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一轮圈,枢接于该车体,该轮圈包括一轮框与一碟盘,该轮框包括一第一轮廓部,该碟盘邻接设置于该轮框的该第一轮廓部的一侧边;以及一制动器,对于该轮圈的该碟盘进行制动,该制动器包括一主体与一卡合部,该主体是沿着一既定路径、相对于该轮框的该第一轮廓部的该侧边且以可分离方式而设置于该车体,并且该卡合部卡合于该轮圈的该碟盘。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既定路径是根据该轮框 的该第一轮廓部而形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框的该第一轮廓部是 根据该既定路径而形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为形成于主体的一槽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一第二轮廓 部,该既定路径是根据该主体的该第二轮廓部而形成。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框更包括至少一开 孔,该开孔形成于该第一轮廓部上,沿着该既定路径移动的该主体的该第二 轮廓部是经过该开孔。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框更包括至少一开 孔,该开孔形成于该第一轮廓部上,该既定路径经过该开孔。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器相对于相互结合 的该车体与该轮圈、沿着该既定路径而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该车体上。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既定路径实质上呈U型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车辆结构,包括一车体、一轮圈、一制动器与一排气管。轮圈是沿一轴心而枢接于车体。轮圈包括一轮框与一碟盘,其中,轮框具有一第一轮廓部。制动器是以相对于轮圈的一侧边而设置于车体上,藉由制动器对轮圈的碟盘进行制动。排气管是以相对于轮圈的另一侧边而设置于车体上。制动器包括一主体与一卡合部,其中,主体是以相对于轮框的第一轮廓部的方式而连接于车体,并且卡合部是卡合于轮圈的碟盘。在不必拆除排气管的情况下,制动器可沿着一既定路径且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车体上。文档编号B62L1/00GK201071097SQ20072012810公开日2008年6月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体;    一轮圈,枢接于该车体,该轮圈包括一轮框与一碟盘,该轮框包括一第一轮廓部,该碟盘邻接设置于该轮框的该第一轮廓部的一侧边;以及    一制动器,对于该轮圈的该碟盘进行制动,该制动器包括一主体与一卡合部,该主体是沿着一既定路径、相对于该轮框的该第一轮廓部的该侧边且以可分离方式而设置于该车体,并且该卡合部卡合于该轮圈的该碟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天仁朱清松张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