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093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包括地下连续墙、筋材、碎石垫层和气泡混合轻质土;所述地下连续墙位于涵洞轴线方向的加宽段地基两侧;所述筋材铺设于处理后的涵洞地基上,两端固定于地下连续墙顶部;所述碎石垫层铺设于筋材上部,与涵洞基础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道路加宽段涵洞地基,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可以有效避免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加宽段涵洞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涵洞结构病害,提高涵洞的使用寿命。采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新建涵洞地基受力更加合理,能够有效减小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涵洞地基不均匀沉降,避免新建涵洞病害的发生,节约道路养护成本,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道路地基处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
技术介绍
公路改扩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涵洞作为公路的主要构筑物,其加宽技术的应用对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但在山区特别是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较多,且地质情况复杂,由于新旧地基刚度差异以及受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公路加宽段涵洞地基往往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涵洞结构病害的发生,进而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目前常用的涵洞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以及采用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前者在路堤填方高度较大时地基强度和刚度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造成路基加宽段涵洞地基沉降过大,并引发涵洞结构病害;后者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工艺复杂,造价较高,施工期长,这两种方法都无法满足现代公路修建工程高效、优质、经济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新旧涵洞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对新建涵洞地基处理效果好、造价低且施工简便的路基加宽涵洞地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包括地下连续墙、筋材、碎石垫层和气泡混合轻质土 ;所述地下连续墙位于涵洞轴线方向的加宽段地基两侧;所述筋材铺设于处理后的涵洞地基上,两端固定于地下连续墙顶部;所述碎石垫层铺设于筋材上部,与涵洞基础接触。优选地,地下连续墙深度应穿过涵洞地基压缩层进入良好持力层,且厚度不应小于 600mmo优选地,地下连续墙宽度应超出涵洞基础两侧每边不小于0.5倍的涵洞基础宽度。优选地,筋材为拉伸屈服强度为30?100kN/m的筋材。优选地,碎石垫层的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铺设厚度为150?3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可用于道路加宽段涵洞地基,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可以有效避免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加宽段涵洞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涵洞结构病害,提高涵洞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采用的筋材可通过张拉膜效应,使大部分填土及涵洞结构自重荷载传递至地下连续墙,有效降低新建涵洞地基荷载,减小地基沉降。2、本技术所采用的地下连续墙不仅可以将涵洞和路堤自重荷载传递至地基持力层,同时还可以限制涵洞地基的侧向变形,进一步减小地基沉降。3、气泡混合轻质土相比于土的容重小,强度比普通土大,能够进一步减小涵洞顶部的填土荷载以及填土自身的压缩变形,同时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备工艺简单,施工期短,且填筑质量易于控制,可有效减小路堤填土的后期固结沉降。4、采取本技术处理后的新建涵洞地基受力更加合理,能够有效减小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涵洞地基不均匀沉降,避免新建涵洞病害的发生,节约道路养护成本,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1-1截面立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_填土路堤;2_原涵洞;3_涵洞地基;4_持力层;5_地下连续墙;6_筋材;7_碎石垫层;8_新建涵洞;9_气泡混合轻质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如图1、2所示,包括地下连续墙5、筋材6、碎石垫层7和气泡混合轻质土 9 ;地下连续墙5位于涵洞轴线方向的加宽段地基两侧,筋材6铺设于处理后的涵洞地基3上,筋材6两端固定于地下连续墙5顶部;筋材6上部再铺设碎石垫层7,经碾压密实后可进行涵洞基础施工。地下连续墙5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涵洞基础宽度为B,则地下连续墙5宽度应超出涵洞基础两侧每边不小于0.5B ;地下连续墙5深度应穿过涵洞地基压缩层进入良好持力层4,墙体的厚度和材料强度应满足规范《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对竖向承载墙的竖向承载力要求,且厚度不应小于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满足抗渗和抗侵蚀要求。筋材6的拉伸屈服强度选择范围一般为30?100kN/m,屈服延伸率宜大于10%,应变为5%时的双向拉伸强度不宜低于15kN/m,宜选择糙度较大的土工合成材料。碎石垫层7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铺设厚度为150?300mm,涵洞地基承载力低时取大值。气泡混合轻质土 9由固化剂、气泡、水和基质土混合制成,气泡采用物理起泡法与土混合后形成微小孔隙。本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涵洞加宽段地基向下开挖0.5m,并将基坑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B)地下连续墙施工根据《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分为导墙设置、泥浆制备、开挖成槽、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混凝土浇筑和槽段间施工接头处理六个步骤;C)在压实涵洞地基上铺设筋材,筋材铺设时不允许有褶皱,应人工拉紧,端头应固定与地下连续墙端部;下承层顶面应平整,防止筋材被刺穿,顶破;筋材应避免过长时间暴晒或裸露,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8h ;筋材采用搭接法连接,横向每幅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纵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搭接处采用聚乙稀扎扣等措施连接,绑扎点间距不超过200mm,筋材搭接均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结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D)垫层铺设采用静力压实法,虚铺后可适当洒水再行碾压或夯实,压实度一般取0.87 ?0.90。E)涵洞施工完成后进行路堤加宽段的填筑施工,填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时要避免雨天施工,避免过度振动,一次最大的施工厚度不能超过lm,最小施工厚度不小于0.25m。本技术通过筋材的张拉膜效应,使大部分填土及涵洞结构自重荷载传递至地下连续墙,并沿地下连续墙传递至地基,同时地下连续墙还能限制地基土侧向变形,从而减小涵洞地基沉降;而气泡混合轻质土相比于土的容重小,强度比普通土大,能够进一步减小涵洞顶部的填土荷载以及填土自身的压缩变形。本专利技术可用于道路加宽段涵洞地基处理,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可以有效避免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加宽段涵洞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涵洞结构病害,提高涵洞的使用寿命。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某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堤顶面单侧加宽4.5m,涵洞轴线方向相应加宽5m,加宽涵洞为盖板涵,填方高度6m,涵洞采用整体式基础,宽8.5m ;加宽段天然地基为粉质粘土,地基表层承载力160kPa。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处理方法,参见图1,其包括地下连续墙、筋材、碎石垫层和气泡混合轻质土 ;地下连续墙厚7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深度穿越5.3m厚的粉质粘土层,进入碎石土层0.5m,地下连续墙宽度超出新建涵洞8基础两侧各4m;筋材采用新型三向土工格栅,其拉伸屈服强度达到210kN/m,屈服延伸率15%,应变为5%时的双向拉伸强度35kN/m,土工格栅绑扎固定于地下连续墙顶端;土工格栅上铺设一层250mm后碎石垫层。其地基处理的具体实施步骤是:A)涵洞加宽段地基向下开挖0.5m,并将基坑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就选用基槽中挖出的粉质粘土,经室内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后,将回填土过筛粉碎,调配到最佳含水率后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6%。B)地下连续墙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筋材、碎石垫层和气泡混合轻质土;所述地下连续墙位于涵洞轴线方向的加宽段地基两侧;所述筋材铺设于处理后的涵洞地基上,两端固定于地下连续墙顶部;所述碎石垫层铺设于筋材上部,与涵洞基础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申俊敏赵建斌毛新虎孙志杰董立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