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射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05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射器防护装置,属于行人碰撞试验设备领域。它能够在进行腿部模型碰撞试验时,避免发射器受到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射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开设有弹射孔,所述第一防护板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弹射孔的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板连接有用于支撑其竖立的第一支撑体,且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竖边连接有第二防护板、相对的另一竖边连接有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以及所述第三防护板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防护行人碰撞试验用的发射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行人碰撞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射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行人是仅次于车内乘员的第二大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对象,因此进行行人保护研宄试验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行人保护研宄试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实车与碰撞假人进行碰撞试验(简称假人模型试验),另一种是利用模拟假人部件对实车或汽车部件进行冲击试验(简称部件模型试验)。其中,部件模型试验包括腿部模型和保险杆的碰撞试验、大腿模型和发动机罩前缘的碰撞试验以及头部模块和发动机罩上表面的碰撞试验。对于腿部模型和保险杠的碰撞试验,通常采用发射器将腿部模型发射到汽车保险杆上,通过收集腿部模型的数据,来评价行人腿型的伤害程度进行评价。在进行该碰撞试验中,为了避免腿部模型反弹撞击到发射器上而对发射器造成损坏,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射架防护装置(公告号:CN 201772988 U),该防护装置包括挡板、遮挡板,挡板开设有弹射孔,遮挡板与挡板用弹簧合页固定在挡板的外侧。在做腿部模型碰撞试验时,先把遮板固定在发射架的前端,拉开遮挡板,然后腿部模型被发射架从弹射孔中弹出,再松开遮挡板,遮挡板在弹簧合页的作用下回位,遮住弹射孔,腿部模型反弹后被遮板和遮挡板挡住,防止腿部模型撞到发射架上而损坏发射架。但是由于遮板的面积相对较小,腿部模型可能由于自身弹性的作用朝偏离遮板的方向反弹,从而绕过遮板反弹到发射架上,对发射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射器防护装置,能够在进行腿部模型碰撞试验时,避免发射器受到损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发射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开设有弹射孔,所述第一防护板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弹射孔的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板连接有用于支撑其竖立的第一支撑体,且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竖边连接有第二防护板、相对的另一竖边连接有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以及所述第三防护板处于同一平面。在进行腿部碰撞试验时,先通过第一支撑体将第一防护板支撑在地面上,并设置在发射器的前端,由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第三防护板接近处于同一平面(即处于完全敞开状态),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一个遮板增大了防护面积;然后打开防护门,腿部模型被发射器弹出,经由弹射孔撞击到汽车上;接着关闭防护门。当腿部模型朝偏离第一防护板的方向反弹时,其会被反弹撞击到第二防护板或第三防护板上,从而较好地避免撞击到发射器而对发射器造成损坏。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三防护板分别通过铰链连接。这样通过转动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将发射器防护装置折叠起来,便于人员搬运,而且折叠后的防护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存放。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防护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板上。通过滑动防护门来调整弹射孔的开口大小,可以与不同尺寸的腿部模型相适应。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上靠近所述弹射孔上端的部分横向设有一排上滚轮、靠近所述弹射孔下端的部分横向设有一排下滚轮,对应地,所述防护门的上端设有容纳所述上滚轮的上滚轮槽、下端设有容纳所述下滚轮的下滚轮槽。这是由于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能够减少防护门滑动时受到的阻力,使防护门可以灵活快速的移动。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防护门连接有绳索,当腿部模型经过弹射孔后,人员可以拉动绳索,从而拽动防护门滑动,使防护门将弹射孔关闭,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第二防护板连接有用于支撑体竖立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三防护板连接有用于支撑体竖立的第三支撑体。在进行腿部模型碰撞试验时,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以及第三支撑体同时将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第三防护板稳固地支撑竖立于地面。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三支撑体均包括支撑杆、呈梯子状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在防护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长边上。可以看出,这样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较好地提高防护板的试验强度。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以及所述第三防护板中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加强件。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防护板的试验强度,而且保证防护板的重心偏向支撑体一侧,不会因为支撑体太重而使防护板向另一侧倾斜。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以及所述第三防护板均由两块铁板相对扣合焊接而成。这样防护板形成空心的结构,既能够满足试验强度,又能够使防护板的重量比较轻。在上述的发射器防护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由多根方管焊接而成,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加强件均为方管。由于方管的强度较强,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试验强度,而且由方管焊形成的整体结构也较为简单,制作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防护板上连接第二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使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第三防护板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能够避免腿部模型反弹撞击到发射器上,进而对发射器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器防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器防护装置中第一防护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器防护装置中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_第一防护板,1a-第二防护板,1b-第三防护板,100-弹射孔,20-防护门,30-第一支撑体,30a-第二支撑体,30b-第三支撑体,300-支撑底座,301、302-长边,310-支撑杆0,40-加强件,50-上滚轮,60-下滚轮,70-绳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0、第二防护板10a、第三防护板10b,其中,第一防护板10上设有呈矩形的弹射孔100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该弹射孔100的矩形防护门20,如图2所示,第一防护板10上连接用于支撑其竖立于地面的第一支撑体30,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二防护板1a上连接用于支撑其竖立于地面的第二支撑体30a,第三防护板1b上连接用于支撑其竖立于地面的第三支撑体30b,第二防护板1a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0的其中一竖边上,第三防护板1b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0的另一竖边上,当第一防护板10、第二防护板1a以及第三防护板1b同时竖立支撑在地面时,三者能够基本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增大防护面积。其中,第一防护板10、第二防护板10a、第三防护板1b可以不用完全通过第一支撑体30、第二支撑体30a、第三支撑体30b来同时支撑,当三个防护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时,可以仅用其中一个支撑体或两个支撑体来对三个防护板进行支撑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及图中所示的防护板的数量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技术的精神所在,而实际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还可以增加防护板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防护板10与第二防护板10a、第三防护板1b的连接方式优选采用铰链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第二防护板10a、第三防护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射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0),所述第一防护板(10)开设有弹射孔(100),所述第一防护板(10)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弹射孔(100)的防护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0)连接有用于支撑其竖立的第一支撑体(30),且所述第一防护板(10)的一竖边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0a)、相对的另一竖边连接有第三防护板(10b),所述第一防护板(10)、所述第二防护板(10a)以及所述第三防护板(10b)处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章平栾朋郑佳丽曹国华韩刚周大永刘卫国李传海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