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启超专利>正文

安全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94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尤指一种可供自行车先刹后轮再刹前轮的安全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主要是在一本体内设置一具有后刹车线的后刹车控制座,且在后者内设置一具有前刹车线的前刹车控制座,不论先扳动哪一刹车拉线,均可先拉动后刹车控制座,再扳动另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带动前刹车控制座位移而刹掣前轮,同时当放开任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先放松前刹车控制座,再放开另一刹车拉线时,则可放松后刹车控制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供自行车安全刹车的安全刹车装置。自行车是一种结构单纯的代步工具,由于其具有轻便及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自行车被大众运用于各类休闲及运动活动中,有越野车、路跑车…等各式自行车问世,而为了使自行车能随时停下以及对安全的考虑,因此自行车通常会设有刹车装置,而已往刹车装置主要是在把手两侧分设有前、后刹车拉线,且两刹车拉线分别连接至前轮刹车装置或后轮刹车装置,因此传统自行车的刹车方法,是当使用者扳动任一扳手时,刹车拉线仅能控制其对应的刹车装置,也就是说当骑车人扳动前刹车拉线时,就仅能拉动前轮刹车装置刹掣前轮,反之当骑车人扳动后刹车拉线时,则仅能拉动后轮刹车装置刹掣后轮。然而,自行车的动力源主要是来自后轮,因此自行车刹车时需先刹住后轮,才能有效地刹住整车,但传统的刹车装置是分别刹掣前轮或后轮,因此当骑车人在紧急状况时,如骑车人一时心急或同时拉动前、后刹车拉线,而使前刹车拉线先拉动前轮刹车装置刹掣前轮时,则由于后轮推力并未立即降低,因此前轮刹掣时,后轮仍会继续往前推,如此将会造成翻车事故,不仅易造成自行车的损坏,同时亦极可能造成骑车人的意外伤害,严重威胁到自行车骑行时的安全性。鉴于上述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先安全刹车后轮再刹前轮的增加安全性的安全刹车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安全刹车装置在一本体内设置一后刹车控制座,并在后刹车控制座内设置一由两滑块所组成的前刹车控制座,在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上端分别设有一穿过后刹车控制座的刹车拉线,又在前、后刹车控制座下端分别设有前、后刹车线,当拉动任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先利用滑块驱动后刹车控制座而拉动后刹车线,当接着拉动另一刹车拉线时,随即可拉动前刹车控制座的另一滑块带动前刹车线,而可使自行车先刹后轮再刹前轮,可先放松前轮再放开后轮,从而提高自行车刹车时的安全性。在上述的安全刹车装置中所述后刹车控制座由一可置于本体内的滑座所构成,且所述滑座内底缘可形成有两卡槽,以供后刹车线的套头卡掣;所述后刹车控制座的滑座顶端形成有供刹车拉线穿过的穿线孔,且所述滑座下端形成有供前、后刹车线穿过的前、后线孔;所述两滑块对应处中段分别形成有可供所述套头放置的套头槽,且所述两滑块在所述套头槽底缘连接有一对应的卡掣槽,并在所述卡掣槽下缘连通有对应的线槽;所述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对应后刹车控制座侧边可分别设有滚杆,以提高滑块的滑动效率;所述两滑块上端形成有可供刹车拉线穿掣的通孔,且所述滑块侧面于对应处形成有螺孔,以利用压紧螺栓锁紧刹车拉线;在所述本体的周缘面形成有数个螺孔,且在所述本体上盖设有一具有通孔的盖片,以利用螺钉连接片与本体。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刹车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本体内设一后刹车控制座,并在后刹车控制座内设一由两滑块组成的前刹车控制座,且使两刹车拉线分别固设在前刹车控制座的两对应滑块上,又,前、后刹车控制座分别连接有前、后刹车线,不论是先拉动哪一刹车拉线,均可先驱动后刹车控制座而刹掣后轮,当先前的刹车拉线未放开时,再拉动另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刹掣前轮,反之,当放开任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先放开前轮,后放开后轮,以避免先刹前轮再刹后轮的现象,进而可提高自行车刹车时的安全性。以下通过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全刹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形态及其相对关系。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各组件的形态及其相关位置。图3是图1的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组成及动作前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拉动第一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先行刹掣后轮的动作。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拉动第二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接着刹掣前轮的动作。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放开第一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先行放松前轮的动作。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放开第二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接着放松后轮的动作。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增加安全的自行车刹车装置,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该刹车装置主要包含一穿设有第一及第二刹车拉线21、22的本体10、一具有后刹车线25的后刹车控制座30及一具有前刹车线26的前刹车控制座40,其中前刹车控制座40由两滑块41、46所组成,且前、后刹车线26、25分别连接自行车的前、后刹车块(图中未示);请同时配合参看图1、2所示,在本体10内部形成有一可供放置后刹车控制座30的位移槽11,且在本体10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穿线孔12、13,又在本体10前侧周缘分别形成有数个螺孔14,另外,本体10前侧面盖设有一盖片15,而在盖片15周缘形成有对应本体10螺孔14的通孔16,可利用螺钉17将盖片15安装在本体10上;而后刹车控制座30主要是由一呈框状的滑座31所构成,在滑座31内部形成有一贯穿的滑槽32,且在滑槽32下端形成有两卡槽33,以供后刹车线25的套头250卡掣,且在滑座31顶端形成有两个与本体10穿线孔12对应的穿线孔34,以供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穿过,又在滑座31下端的与卡槽33对应处分别形成有可供后刹车线25穿过的后线孔35,且两卡槽33之间形成有可供前刹车线26穿过的前线孔36。另外,设于后刹车控制座30内部的前刹车控制座40主要是由第一滑块41及第二滑块46所组成,且在两滑块41、46相邻滑座31内壁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容置槽410、460,各容置槽410、460可放置可滚动的滚杆42、47,以提高两滑块41、46与滑座31的滑动效率,又在第一、第二滑块41、46顶端分别形成有可供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穿过的通孔411、461,且在两滑块41、46前侧面形成有数个螺孔412、462,其中各螺孔412、462分别对应各通孔411、461,通过用压紧螺栓45从螺孔412、462旋入,而压紧位于通孔411、461内的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分别与第一、第二滑块41、46结合,又第一、第二滑块41、46相邻的内侧中段分别形成有可供前刹车线26套头260卡掣的套头槽43、48,同时在两套头槽43、48下缘分别形成有一对应的卡掣槽44、49,且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卡掣槽44、49恰可供套头260卡入,另外,在第一、第二滑块41、46对应面的卡掣槽44、49下缘形成有相对合的线槽440、490(线槽490因角度关系,在图中未能显示,故未予标注),用以供前刹车线26穿过;本专利技术安全刹车装置的组装,如图1、2及3所示,首先将前刹车线26的套头260置于前刹车控制座40中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对应卡掣槽44、49间,同时使前刹车线26穿置于线槽440、490间,接着将前刹车线26穿过后刹车控制座30下端的前线孔36,并将相异侧边分别具有滚杆42、47的第一、第二滑块41、46同时置于后刹车控制座30的滑座31的滑槽32内,而使第一、第二滑块41、46可分别相对滑座31滑移,然后将后刹车线25穿过滑座31下端的后线孔35,并使后刹车线25的套头250卡掣在滑座31下端的卡槽33上,且前、后刹车线26、25分别穿出本体10下端的穿线孔13,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在一本体内设置一后刹车控制座,并在所述后刹车控制座内设置一由两滑块组成的前刹车控制座,在所述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上端分别设有一穿过后刹车控制座的刹车拉线,且在所述前、后刹车控制座下端分别设有前、后刹车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廖启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