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79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在配置于后轮一侧并支撑该后轮的摇臂在侧视时大致形成为三角形状,后制动器的制动钳由所述摇臂支撑着的自动二轮车中,可以使后制动器的制动钳实现自动二轮车的低重心化,并且可以提高摇臂的刚性。在摇臂(48)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开口部(81),制动钳(85)配置在开口部(81)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brake caliper)支撑结构,配置在后轮一侧并支撑该后轮的摇臂在侧视时大致形成为三角形状,后制动器的制动钳由所述摇臂支撑。
技术介绍
这种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被公知。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15868号公报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后制动器的制动钳是由安装在摇臂上部的支撑部件支撑的结构,为了实现自动二轮车的低重心化,期望将制动钳配置在更低的位置,同时期望提高摇臂自身的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使后制动器的制动钳配置在比较低的位置,可以实现自动二轮车的低重心化,并且提高摇臂自身的刚性,提高外观性,提高制动钳的安装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的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配置在后轮一侧并支撑该后轮的摇臂在侧视时大致形成为三角形状,后制动器的制动钳由所述摇臂支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臂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开口部,所述制动钳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内。本专利技术之二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摇臂的外侧方配置从外侧方覆盖所述制动钳的排气消音器。本专利技术之三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之一的基础上,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其上下宽度随着朝向后方而变狭小,配置在该开口部的后部内的所述制动钳在开口部的后方由所述摇臂支撑。本专利技术之四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之二的基础上,所述排气消音器的下部在从前后两侧夹持后轮车轴的两处被固定(缔结)在所述摇臂上,在连接这两处固定部之间的直线和所述排气消音器之间,配置所述车轴和设在摇臂及车架之间的后缓冲器在所述摇臂上的固定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把制动钳配置在比较低的位置,可以实现自动二轮车的低重心化,并且利用摇臂包围制动钳周围,所以可以确保在侧视时摇臂的上下方向的实质宽度,提高纵向及扭转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二,制动钳从其外侧方被排气消音器覆盖,所以可以提高外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三,利用摇臂的刚性较高的部分支撑制动钳,从而可以提高制动钳的安装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四,容易向摇臂上安装排气消音器和后缓冲器,并且从自动二轮车的侧面上方不易看到车轴和各固定部,从而可以提高外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2是安装了燃料箱和散热器的状态下的车架的立体图。图3是卸下乘车用座席和车体罩板的状态下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左侧视图。图4是卸下收纳箱的状态下的图3中沿4的向视图。图5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的放大纵剖面侧视图。图6是表示组合式摇摆发动机及后轮的相对配置的图。图7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右侧视图。图8是收纳箱的后部附近的纵剖面图。图9是图8中沿9的向视图。图10是沿图1的10-10线的放大剖面图。图11是打开前部座席的状态下的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沿12的向视图。图13是图1的沿13的放大向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14-14线的概略剖面图。图15是沿图13的15-15线的剖面图。图16是沿图15的16-16线的剖面图。图17是沿图13的17-17线的剖面图。图18是沿图13的18-18线的剖面图。图19是表示智能入口系统(smart entry system)的结构图。图20是接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表示对座席锁定(seat lock)的紧急开锁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符号说明48摇臂;64后缓冲器;78排气消音器;80车轴;81开口部;84后制动器;85制动钳;F车架;L直线;WR后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图2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2是安装了燃料箱和散热器的状态下的车架的立体图,图3是卸下乘车用座席和车体罩板的状态下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左侧视图,图4是卸下收纳箱的状态下的图3中沿4的向视图,图5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的放大纵剖面侧视图,图6是表示组合式摇摆发动机及后轮的相对配置的图,图7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右侧视图,图8是收纳箱的后部附近的纵剖面图,图9是图8中沿9的向视图,图10是沿图1的10-10线的放大剖面图,图11是打开前部座席的状态下的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沿12的向视图,图13是图1的沿13的放大向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14-14线的概略剖面图,图15是沿图13的15-15线的剖面图,图16是沿图15的16-16线的剖面图,图17是沿图13的17-17线的剖面图,图18是沿图13的18-18线的剖面图,图19是表示智能入口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0是接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表示对座席锁定的紧急开锁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首先在图1中,自动二轮车即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架F在其前端具有轴支撑前轮WF的前叉25、以及支撑与该前叉25连接的操纵手柄26并使其可以操纵方向的头管27,在后端支撑后轮WR的组合式摇摆发动机UE由车架F的前后方向中间部支撑并可以上下摇动,在组合式摇摆发动机UE前方的车架F上安装着在侧视时形成为上下较长的燃料箱28、和配置在该燃料箱28后方的散热器29。并且,在车架F上还安装着从上方覆盖所述组合式摇摆发动机UE的收纳箱30,在该收纳箱30上配置着具有前部座席32和后部座席33的构成为双人型的乘车用座席31。另外,在车架F上还安装着覆盖车架F、所述组合式摇摆发动机UE的前部、燃料箱28、散热器29及收纳箱30的合成树脂制的车体罩板34。同时参照图2和图3,车架F具有所述头管27;与该头管27连接并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延伸架(upper down frame)37…;在这些上延伸架37…下方与该头管27连续设置的、并通过向后下方延伸的倾斜部38a…的后端一体地连续设置水平部38b…而构成的、并且后端焊接在所述上延伸架37…的后端部的左右一对下延伸架(lower down frame)38、38;从所述两上延伸架37…的中间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席导向架(seat rail)39、39;连接上延伸架37…的后部和座席导向架39的后部之间的左右一对后车架40、40;配置在上延伸架37…、下延伸架38及后车架40…的外侧方并且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撑架(supportframe)41、41。两支撑架41…从下方支撑设在车体罩板34左右的脚踏板159…,两支撑架41…的前端接合在下延伸架38的倾斜部38a…的下部,并且两支撑架41…的后端接合在后车架40…的中间部。同时参照图4~图6,组合式摇摆发动机UE由气缸轴线大致水平的水冷式发动机E、和通过传送带和皮带轮把该发动机E的输出无级变速并传递给后轮WR的带式无级变速机M构成,该无级变速机M根据变速用电动电机42的动作驱动曲轴侧的可动皮带轮,使变速比无级变化。所述无级变速机M的变速机壳体43连接设置在所述发动机E的曲轴箱44的左侧并从发动机E向左侧伸出,延伸设置到后轮WR的左侧。另外,摇臂48的前端部接合在所述曲轴箱44的右侧,后轮WR被轴支撑在变速机壳体43的后端部和摇臂48的后端部之间。变速用的所述电动电机42在无级变速机M的前方配置在发动机E的气缸45的左侧方,被安装在所述变速机壳体43的前方突出部43a上并且使旋转轴线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配置在后轮(WR)一侧并支撑该后轮(WR)的摇臂(48)在侧视时大致形成为三角形状,后制动器(84)的制动钳(85)由所述摇臂(48)支撑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臂(48)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开口部(81),所述制动钳(85)配置在所述开口部(81)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家启胜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