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713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它包括箱体,它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源开关与托盘及导管连接,导管通过螺栓与养料盆连接,所述导管上安装至少二个养料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复试验使用获知,可以减少人工处理程序,科学化管理,占用面积少,多管径注水,根据情况需要合理配置菌种,省时省力,高效控制水量、湿度、温度的不同需求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途广泛,实用性强,显著提高产量,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工培育蘑菇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种植菌种一般占用面积较大,管理费时费力,人工劳作效率低,不能科学化管理等诸多因素制纸产量不能提升,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研制一种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它包括箱体,它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源开关与托盘及导管连接,导管通过螺栓与养料盆连接,所述导管上安装至少二个养料盆。进一步,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养料盆之间通过导管与螺栓安装固定。进一步,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养料盆为半圆状,其内依次安装过滤层及横板。进一步,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导管设置至少三个以上。进一步,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导管为塑料或金属材质任一种均可。进一步,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养料盆采用菱镁复合材料制作。本技术反复试验使用获知,可以减少人工处理程序,科学化管理,占用面积少,多管径注水,根据情况需要合理配置菌种,省时省力,高效控制水量、湿度、温度的不同需求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途广泛,实用性强,显著提高产量,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图中为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它包括箱体,它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源开关I与托盘2及导管3连接,导管3通过螺栓4与养料盆5连接,所述导管上安装至少二个养料盆5。具体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养料盆之间通过导管3与螺栓4安装固定。具体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养料盆5为半圆状,其内依次安装过滤层6及横板7。具体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导管设置至少三个以上。具体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导管为塑料或金属材质任一种均可。具体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养料盆采用菱镁复合材料制作。本技术未详述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或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它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源开关(I)与托盘(2)及导管(3)连接,导管(3)通过螺栓(4)与养料盆(5)连接,所述导管上安装至少二个养料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料盆之间通过导管(3)与螺栓(4)安装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料盆(5)为半圆状,其内依次安装过滤层(6 )及横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设置至少三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为塑料或金属材质任一种均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料盆采用菱镁复合材料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它包括箱体,它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源开关与托盘及导管连接,导管通过螺栓与养料盆连接,所述导管上安装至少二个养料盆。本技术反复试验使用获知,可以减少人工处理程序,科学化管理,占用面积少,多管径注水,根据情况需要合理配置菌种,省时省力,高效控制水量、湿度、温度的不同需求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途广泛,实用性强,显著提高产量,适宜推广使用。【IPC分类】A01G1-04【公开号】CN204560311【申请号】CN201520099228【专利技术人】何光太 【申请人】通江县光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食用菌多管径接种装置,它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源开关(1)与托盘(2)及导管(3)连接,导管(3)通过螺栓(4)与养料盆(5)连接,所述导管上安装至少二个养料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太
申请(专利权)人:通江县光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