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室内外低反射效果的高效遮阳低辐射镀膜玻璃。
技术介绍
传统的Low-E玻璃为了获得更高的遮阳性能,只能通过提高银层或NiCr合金层将 尽量多的阳光反射吸收,以降低太阳光总透过比,但会导致玻璃的室内外反射大幅上升。较 高的室外反射会造成城市的光污染;较高的室内反射则会干扰室内人员的景观观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单银室内外低反射的遮阳低辐射 镀膜玻璃,玻璃的镀层结构是,自玻璃基板向外各层,依次是: 介质层阻挡层、第一晶床介质层、可见光吸收层、合金金属保护层、第二晶床介质 层、第一复合电介质层、第一干涉层、银层、第一保护层、电介质层; 所述介质层阻挡层、第一复合电介质层、电介质层为多层复合结构,其膜层总厚度 为 15nm~100nm; 所述第一晶床介质层、第二晶床介质层、第一干涉层为多层复合结构,膜层厚度为 14nm~25nm; 所述合金金属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的膜层厚度可为0? 6nm~10nm; 所述银层为为Ag,膜层厚度为3nm~30nm; 所述可见光吸收层为为Cu,膜层厚度为3~15nm。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添加在单银膜系以下的单独的Cu层对可见光起到吸收 而不是反射的作用,这样在提高了遮阳性能的同时,不会带来镀膜玻璃室内反射或室外反 射增加的负面效应。 Cu层,本身就是一种LOW-E材料,对光线红外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添加在单银膜 系以下后,会进一步提升镀膜玻璃的低辐射性能,对镀膜玻璃隔绝室外红外线起到积极有 力的作用。 Cu层对可见光的特征吸收主要分布在蓝绿光区,添加后可改善单银或双银镀膜玻 璃透过色偏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银室内外低反射的遮阳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的层结构,自玻璃基板向外各层,依次是:介质层阻挡层、第一晶床介质层、可见光吸收层、合金金属保护层、第二晶床介质层、第一复合电介质层、第一干涉层、银层、第一保护层、电介质层;所述介质层阻挡层、第一复合电介质层、电介质层为多层复合结构,其膜层总厚度为15nm~100nm;所述晶床介质层、晶床介质层、第一干涉层为多层复合结构,膜层厚度为14nm~25nm;所述合金金属保护层1、第一保护层的膜层厚度可为0.6nm~10nm;所述银层为为Ag,膜层厚度为3nm~30nm;所述可见光吸收层为为Cu,膜层厚度为3~15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吴斌,陈波,孙大海,董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