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水密舱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652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其设有第一阻燃材料层、第二阻燃材料层、阻燃胶层等耐火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耐火性能;其盖板与围板之间通过弹簧铰链装置实现链接,以及阻燃胶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的盖接处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水密性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耐火水密舱口盖同时兼具耐火及水密性能,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安设在舱室的舱口上,具备耐火及水密性能的舱口盖。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船舶能够保证足够的续航力,离不开各种物资的补给,因此在船舶的甲板下通常都设有若干舱室,用来储备各种物资。为了保证安全,舱室及舱口盖均要求具备耐火及水密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舱口盖性能均比较单一,要么只有耐火性能,要么只有水密性能(或者需另设隔离防火区),而没有满足同时耐火又能水密的舱口盖,这无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舱口盖的性能比较单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具备耐火及水密性能的舱口盖。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其包括盖板、围板、弹簧铰链装置、手轮装置、连杆、第一阻燃材料层、第二阻燃材料层和阻燃胶层;所述围板用于围设在舱口周边的甲板上;所述盖板用于盖设在所述围板及所述舱口上,且其与所述围板通过所述弹簧铰链装置实现链接;所述手轮装置穿设在所述盖板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盖板转动;所述第一阻燃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盖板内部;所述第二阻燃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围板内侧;所述阻燃胶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的盖接处;所述连杆安设在所述手轮装置相对于所述舱口的内端上;所述第二阻燃材料层的内侧设有锁盒,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锁盒活动式抵接,其在所述手轮装置的传动下可与所述锁盒脱离或抵扣,以相应打开或合上所述盖板。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主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主动杆安设在所述手轮装置相对于所述舱口的内端上,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均一端与所述主动杆活动式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盒活动式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与所述主动杆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轧头座和第二轧头座;所述第一轧头座和第二轧头座均设置在所述盖板内侧,且均可相对于所述盖板转动;所述第一传动杆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一轧头座的座孔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二轧头座的座孔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材料层和第二阻燃材料层具体均为岩棉层。优选的,所述阻燃胶层具体为硅橡胶层。优选的,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盖板外侧边缘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耐火水密舱口盖,其设有第一阻燃材料层、第二阻燃材料层、阻燃胶层等耐火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耐火性能;其盖板与围板之间通过弹簧铰链装置实现链接,以及阻燃胶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的盖接处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水密性能,从而使得本技术提出的耐火水密舱口盖同时兼具耐火及水密性能,减少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实施例的俯视及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中,10-盖板,20-围板,30-弹簧铰链装置,40-手轮装置,50-连杆,51-主动杆,52-第一传动杆,53-第二传动杆,60-第一阻燃材料层,70-第二阻燃材料层,71-锁盒,80-阻燃胶层,91-第一轧头座,92-第二轧头座,93-提手,94-防火胶条,100-甲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实施例,其包括盖板10、围板20、弹簧铰链装置30、手轮装置40、连杆50、第一阻燃材料层60、第二阻燃材料层70和阻燃胶层80。所述围板20用于围设在舱口周边的甲板100上(本实施例中,盖板10和围板20具体均为钢板,其中,围板20可以直接跟甲板100进行焊接);所述盖板10用于盖设在所述围板20及所述舱口上,且其与所述围板20通过所述弹簧铰链装置30实现链接;所述手轮装置40穿设在所述盖板10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盖板10转动。所述第一阻燃材料层60设置在所述盖板10内部;所述第二阻燃材料层70设置在所述围板20内侧;所述阻燃胶层70设置在所述盖板10上、所述盖板10与所述围板20的盖接处。其中,所述第一阻燃材料层60和第二阻燃材料层70具体均优选为岩棉层,所述阻燃胶层80优选为硅橡胶层。所述连杆50安设在所述手轮装置40相对于所述舱口的内端上;所述第二阻燃材料层70的内侧设有锁盒71,所述连杆50的两端与所述锁盒71活动式抵接,其在所述手轮装置40的传动下可与所述锁盒71脱离或抵扣,以相应打开或合上所述盖板10。本实施例提出的耐火水密舱口盖,其设有第一阻燃材料层60、第二阻燃材料层70、阻燃胶层80等耐火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耐火性能;其盖板10与围板20之间通过弹簧铰链装置30实现链接,以及阻燃胶层80设置在所述盖板10与所述围板20的盖接处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水密性能,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出的耐火水密舱口盖同时兼具耐火及水密性能,减少了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不需要另外设置隔离防火区,填补了无耐火水密舱口盖这一技术空白,同时节省了额外成本,为船上节余了空间,能够产生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船舶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本实施例还做了进一步优化设计。具体地,所述连杆50包括主动杆51、第一传动杆52和第二传动杆53 ;所述主动杆50安设在所述手轮装置40相对于所述舱口的内端上,所述第一传动杆52和第二传动杆53均一端与所述主动杆51活动式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盒71活动式抵接。本实施例采用了主动杆与传动杆活动式连接的设计,相对于单独一根直杆而言,可以降低对连杆50长度的精度要求,且可避免出现连杆50卡死的情况,使得操作起来更加顺畅。用户只需转动所述手轮装置40 (如图2所示,转动时可按一行程30度的方式进行旋转,)带动所述主动杆51转动,所述主动杆51传动所述第一传动杆52和第二传动杆53,使所述第一传动杆52和第二传动杆53的末端与所述锁盒71脱离或抵扣,便可相应打开或合上所述盖板1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52和第二传动杆53与所述主动杆51的连接方式优选均为螺栓连接,当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其他与螺栓连接类似的活动式连接。进一步,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轧头座91和第二轧头座92 ;所述第一轧头座91和第二轧头座92均设置在所述盖板10内侧,且均可相对于所述盖板10转动;所述第一传动杆52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一轧头座91的座孔上,所述第二传动杆53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二轧头座92的座孔上。为了方便打开所述盖板10,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包括提手93 (仅在图3示出),所述提手93设置在所述盖板10外侧边缘上。此外,本实施例还在所述盖板10与所述围板20的盖接处、所述阻燃胶层80下方设有防火胶条94(请参阅图3),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耐火及水密性能。所述防火胶条94具体可以是硅橡胶条。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围板、弹簧铰链装置、手轮装置、连杆、第一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火水密舱口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围板、弹簧铰链装置、手轮装置、连杆、第一阻燃材料层、第二阻燃材料层和阻燃胶层;所述围板用于围设在舱口周边的甲板上;所述盖板用于盖设在所述围板及所述舱口上,且其与所述围板通过所述弹簧铰链装置实现链接;所述手轮装置穿设在所述盖板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盖板转动;所述第一阻燃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盖板内部;所述第二阻燃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围板内侧;所述阻燃胶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的盖接处;所述连杆安设在所述手轮装置相对于所述舱口的内端上;所述第二阻燃材料层的内侧设有锁盒,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锁盒活动式抵接,其在所述手轮装置的传动下可与所述锁盒脱离或抵扣,以相应打开或合上所述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