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军专利>正文

乘坐舒适安稳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617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乘坐舒适安稳的自行车;由前叉、前后轮、链轮链条副、车架、驱动机构、靠椅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停车轮及其升降机构、减振机构、车座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和护罩组成,驱动机构包括行走踏板、行走踏杆、拉杆和摇臂,踏杆铰接于下架的座架上,拉杆两端铰接于行走踏杆中部和摇臂外端,摇臂内端固定于中轴上,两侧摇臂对称安装,两侧踏杆错开约90°安装;车架低,上下车方便和确保安全;减振性能好;乘骑轻便和灵活。(*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乘坐舒适安稳的自行车,主要供妇女、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乘骑之用。现有技术主要分男用车和女用车。男用车车架有横梁,其不足之处在于妇女、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上下车不便,不安全;坐垫后无靠背,乘骑时不够舒适。女用车虽车架较低,但对妇女、中小学生和老年人来说,上下车仍不够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上下车方便和乘坐舒适安稳的乘坐舒适安稳的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由前叉、前后轮、链轮链条副、车架、驱动机构、靠椅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停车轮及其升降机构、减振机构、车座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和护罩组成,驱动机构包括行走踏板、行走踏杆、拉杆和摇臂,踏杆铰接于下架的座架上,拉杆两端铰接于行走踏杆中部和摇臂外端,摇臂内端固定于中轴上,两侧摇臂对称安装,两侧踏杆错开约90°安装。车架包括上架和下架,上架前端固定于前叉上,上架中部呈类U字形,下架前端铰接于上架前部,下架中部架支于中轴套上,下架后端架支于车后轴套上,上下架后部间有减振机构。停车轮及其升降机构由停车踏板、停车踏杆、停车轮和松紧装置组成,后端有停车轮的停车踏杆铰接于座架上,停车踏杆前部有停车踏板和松紧装置,松紧装置的座板,焊于下架前部。松紧装置包括夹板对、弹簧、带凸锥台螺杆、螺母、筒螺杆、拉簧和捅杆,带凸锥台螺杆外有弹簧和上端连接于停车踏杆,下端穿过夹板对并有螺母拧入,筒螺杆上端连接于停车踏杆和下端套入捅杆凸环,夹板对后端有拉簧。靠椅及其升降摆动机构由靠椅、销轴、定位珠和支杆构成,靠椅靠架装入焊有销轴的套筒内,销轴外有焊于上架下的轴套,套筒前焊有装入定位珠、弹簧和丝堵的筒,套筒上有供定位珠进入的孔和靠架上有定位珠卧人的凹坑。减振机构包括缓冲弹簧和可调减振装置,可调减振装置包括外短管、内长管、中心螺杆、螺母和上、下弹簧,下架后有带隔环的外短管,隔环内有焊于上座板的内长管,内长管外隔环和上座板间有上弹簧,内长管内有中心螺杆,中心螺杆下端有压板和螺母,隔环和压板间有下弹簧。车座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包括车座和门框形支架,车座铰接于上架后部,上架后部铰接有门框形支架。车架后部有护罩。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未表示车座,图中表示两行车踏杆均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图3为驱动机构的图,虚线表示两行车踏杆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图4为靠椅及其升降摆动机构的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图1的B部放大图,表示停车轮降下以停车的状态;图8为图7的仰视图;图9为图1的B部放大图,表示停车轮升起以行车的状态;图10为图9的仰视图;图11为图1的B部放大图,表示由行车至停车时,捅杆撑开夹板对的状态;图12为图11的仰视图;图13为图1的C向视图,在说明书附图第2页上;图14为可调减振装置的图;图15为图12的俯视图;图16表示护罩装于上架中后部的结构。附图件号代表1、前叉 2、前轮3、后轮4、中轴5、后轴 6、链轮链条副 7、车架8、上架9、下架 10、行车踏板 11、行车踏杆 12、拉杆13、摇臂14、大轮盘 15、链条 16、飞轮17、座架18、销轴 19、定位珠 20、支杆21、套筒22、轴套 23、弹簧 24、丝堵25、靠架26、软垫 27、拉簧 28、停车踏板29、停车踏杆30、停车轮 31、松紧装置 32、夹板对33、弹簧34、带凸锥台螺杆 35、螺母 36、筒螺杆37、捅杆38、凸锥台 39、弧形缺口 40、车座41、角形挡板42、门框形支架 43、缓冲弹簧 44、可调减振装置45、外短管 46、内长管 47、中心螺杆 48、螺母49、上弹簧 50、下弹簧 51、压板 52、筒隔环53、支架上梁54、护罩 55、隔环 56、座板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和图2表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前叉1、前轮2,后轮3和套装于中轴4和后轴5上的链轮链条副6为现有技术。车架7包括上架8和下架9,两根上架的前端分别固定于前叉两侧,上架中部为下凹的类U型,由于上架中间离地面低,即比现有女车的梁还低,所以上下车很方便。上架后部围成和现有技术车后座相似的弧形架。本实施例的后轮大于前轮,使骑车者有向前运动的作用。图3表示驱动机构的结构,由行车踏板10、行车踏杆11、拉杆12、摇臂13和链轮链条副组成,链轮链条副包括中轴上的大轮盘14、链条15和后轴上的飞轮16。两根下架下各焊固有座架17,踏杆下部铰接于座架上。拉杆两端分别铰接于踏杆中部和摇臂外端,摇臂内端固定于中轴上。两件踏板错开90°左右安装,两件摇臂错开180°安装。骑车人坐好于车座上后,一脚踏同侧行走踏板向前90°左右,使行车踏杆带动拉杆和摇臂,连同大轮盘旋转180°,另侧摇臂带动拉杆将行车踏杆向后拉动90°左右。然后,另脚踏另侧行走踏板向前90°左右,使另侧行车踏杆带动另侧拉杆和摇臂,连同大轮盘再旋转180°,即两脚先后向前踏动行车踏板一个满行程,就可带动大轮盘转动一圈。如此往复不停,驱动本技术不断向前行驶。图4-图6表示靠椅及其升降摆动机构的结构,由靠椅、销轴18、定位珠19和支杆20构成。靠椅包括靠架25和软垫26。上架8后部内侧有套筒21,套筒外焊有销轴18,销轴外有轴套22,轴套焊接于上架下,靠架装入套筒内。套筒21前焊有筒52,筒内由外向里依次有丝堵24、弹簧23和定位珠19,套筒上有供定位珠进入的孔,靠架上有供定位珠卧入的凹坑。支杆两端分别和靠架下端和上架后部铰接。骑车人可手持靠架向前或向后摇动,靠架连同筒21以销轴18轴心为圆心而摆动。需将靠背向上或向下移动时,手提起或压下靠架,迫使定位珠克服弹簧弹力后退,至下一个凹坑后,定位珠被弹回复位。这样,可达到乘骑者有舒适感。靠架放于最下位置,可作为坐于车后座孩童的把手用。图7-图10表示停车轮及其升降机构的结构,还参见图1和图2,由停车踏板28、停车踏杆29、停车轮30和松紧装置31组成,停车踏杆前端有停车踏板,停车踏杆中部铰接于座架17上,停车踏杆中部铰接后分叉成两根,每根后端有停车轮,停车踏杆前部有松紧装置31。松紧装置的座板56焊于下架前部,其放大结构见图7-图10,由夹板对32、弹簧33、带凸锥台螺杆34、螺母35、筒螺杆36、拉簧27和桶杆37构成,带凸锥台螺杆外有弹簧,螺杆34上端穿过焊于停车踏杆29上的座板,有上下各一个螺母将螺杆34紧固于座板上。带凸锥台螺杆下部有凸锥台38,带凸锥台螺杆下端穿过夹板对并用螺母拧紧。夹板对两块各有弧形缺口39二个相对安装,弧形缺口供装入带凸台螺杆34下端和桶杆37下端之用。筒螺杆上端穿过座板,有上下各一个螺母将筒螺杆36紧固于座板上。夹板对后端有拉拢夹板用的拉簧27。使用时,停车轮降下而着地,此时松紧装置的状态见图7和图8,即螺杆34的凸锥台处于夹板对的上方,弹簧33被放松而将停车踏杆顶起,升降轮降下。由于前后轮和两个停车轮共有四个轮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着地,所以停车平稳。行车前,骑车人坐好于车座40上,一脚踏下停车踏板,停车踏杆下压,迫使凸锥台38克服拉簧27的弹力而通过夹板对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坐舒适安稳的自行车,包括前叉、前后轮和链轮链条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驱动机构、靠椅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停车轮及其升降机构、减振机构、车座及其升降摆动机构和护罩,驱动机构包括行走踏板、行走踏杆、拉杆和摇臂,踏杆铰接于下架的座架上,拉杆两端铰接于行走踏杆中部和摇臂外端,摇臂内端固定于中轴上,两侧摇臂对称安装,两侧踏杆错开约90°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