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平移转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40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7:19
一种卧床平移转运机,有设置在机架上面的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病人转床的上层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面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平移转运机在床面上移动的下层行走机构,构成上层传动机构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中的任一模块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主驱动机构,与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的传动辊系机构,由传动辊系机构驱动的上层转动带机构;下层行走机构包括有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相连的驱动带轮结构和与驱动带轮结构相连接的下层行走带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重伤、瘫痪或术后病人在平躺姿势下安全平稳地从病床转移到担架车或从担架车转移到病床,实现自动转移,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床平移转运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病床之间对病人进行转运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病人进行转运的卧床平移转运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化、缺乏锻炼、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各类疾病频繁发生,使得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此外,交通事故、各类自然灾害等也会造成大量人员骨折甚至瘫痪。然而,我国在危重病人的转运与护理问题上,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病人保持平躺姿势的情况下在病床之间的转运问题。在国内,病床之间的转运还沿用传统的方式,依靠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抱抬。根据临床实践调查,医护人员在搬运病人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危险因素,例如搬运知识缺乏、技术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等,这极有可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造成二次损伤,严重者还会发生生命危险。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各个国家分别研制出许多搬移工具,但是这些工具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搬运工具为柔性材料,搬运不安全,病人可能会在搬运时位姿发生改变而导致二次损伤;搬运工具成本过高,操作复杂;不能清洗和消毒。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安全平稳地将危重病人在病床之间进行转移的卧床平移转运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重伤、瘫痪或术后病人在平躺姿势下安全平稳地从病床转移到担架车或从担架车转移到病床上的卧床平移转运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床平移转运机,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面的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病人转床的上层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面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平移转运机在床面上移动的下层行走机构,所述的构成上层传动机构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中的任一模块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主驱动机构,与所述的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的传动辊系机构,由所述传动辊系机构驱动的上层转动带机构;所述的下层行走机构包括有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相连的驱动带轮结构和与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相连接的下层行走带机构。所述的主驱动机构包括有:依次相连接的编码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转接板连接电机架底座,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设置在电机架底座内的第一双膜片联轴器连接设置在电机架底座内的齿轮轴的一端,所述的齿轮轴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电机架底座外侧的用于驱动传动辊系机构的齿轮,所述电机架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架底座的上端盖有机架上盖。所述的传动辊系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传动辊系支架,两端的轴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的两个侧面上用于驱动转运带的驱动辊,对称的位于所述驱动辊的上方且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的两个侧面上用于调整转运带松紧的两条张紧辊,对称的位于所述驱动辊的下方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的两个侧面上用于引导转运带导向的两条导向辊,所述驱动辊一端的轴头与位于传动辊系支架外侧的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主驱动机构中的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辊系支架的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的两条张紧辊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两条张紧辊高低的张紧结构,所述的张紧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上的调整横梁,贯穿所述调整横梁的调整螺栓,以及连接在所述调整螺栓端部的张紧滑块,所述张紧滑块的底端连接支撑张紧辊端部的轴承。所述的上层转动带机构包括有用于支撑转运带且在两侧边形成有边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传动辊系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前导辊架,所述前导辊架上是设置有位于支撑板一侧的用于对转运带进行导向的导向辊,位于远离支撑板一侧的用于引导转运带进行换向的换向辊,以及位于导向辊和换向辊之间的用于支撑转运带的支承辊,所述前导辊架两侧边的底端分别连接有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与所述的边框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机架中的横板的缝隙。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编码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的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转接板固定在联轴器支架上,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设置在联轴器支架内的第二双膜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包括有由驱动带轮前架体和驱动带轮后架体构成的驱动带轮架体,位于所述驱动带轮架体内且两端分别各通过一个轴承支撑在驱动带轮前架体和驱动带轮后架体上的用于驱动同步带的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的旋转轴与所述的驱动机构中的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双膜片联轴器相连,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驱动带轮前架体上的用于对同步带进行导向的导向轮,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驱动带轮前架体上的用于对同步带进行驱动和导向的后带轮,所述驱动带轮前架体和驱动带轮后架体远离第二双膜片联轴器的一侧对应所述的轴承设置有用于防尘和密封的轴承端盖,所述驱动带轮前架体连接下层行走带机构。所述的下层行走带机构,包括有一端连接在驱动带轮结构中的驱动带轮前架体前端的行走带架,分别通过轴承均匀设置在行走带架上的8个结构完全相同的用于驱动和支撑同步带的行走带被动轮,连接在所述行走带架位于驱动带轮前架体一端的张紧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有在走带架上的张紧块,通过螺纹连接在张紧块的螺纹孔内的用于调节所述的驱动带轮前架体与所述的行走带架连接程度的张紧螺栓,所述驱动带轮前架体的前端两侧形成有向前凸出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滑动槽,并通过插入在滑动槽内的螺钉与所述的行走带架滑动连接,所述张紧螺栓的端头贯穿张紧块后与所述的驱动带轮前架体前侧的连接件为接触连接,所述行走带架上向外侧凸出的形成有用于与机架中的行走带架滑入槽相结合的滑片。所述的机架包括有立板和与所述的立板相垂直的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上在远离立板的一端设置有四组用于插入下层行走带机构中行走带架上的滑片的行走带架插入槽,所述下层行走带机构中通过将滑片插入到行走带架插入槽内并由螺丝固定而连接在横板的下端面上,与所述下层行走带机构相连的驱动带轮结构和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的后侧面上,所述横板上在对应上层传动机构中的支撑边框处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凸槽,上层传动机构中的上层转动带机构安装在所述横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凸槽插入到上层转动带机构中的支撑条与所述的边框之间所形成的缝隙内,所述的上层传动机构中的支撑边框嵌入在所述的凸槽内,所述上层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辊系机构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前侧,上层传动机构中的主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后侧,所述的立板上对应所述传动辊系机构中的驱动齿轮和主驱动机构中的齿轮开有能够确保驱动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通孔,所述的立板上还罩有用于封闭安装在所述立板上的主驱动机构、传动辊系机构、驱动带轮结构和驱动机构的护罩。所述的横板的底端面上还分别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用于封闭护罩的第一尾补板、第二尾补板和第三尾补板,所述的立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板电路板的电控板支架。本专利技术的卧床平移转运机,能够将重伤、瘫痪或术后病人在平躺姿势下安全平稳地从病床转移到担架车或从担架车转移到病床,实现自动转移,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卧床平移转运机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卧床平移转运机上层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层传动机构中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层传动机构中传动辊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层传动机构中上层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床平移转运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3)、设置在所述机架(3)上面的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病人转床的上层传动机构(1),设置在所述机架(3)下面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平移转运机在床面上移动的下层行走机构(2),所述的构成上层传动机构(1)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中的任一模块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机架(3)上的主驱动机构(11),与所述的主驱动机构(11)的驱动端相连接的传动辊系机构(12),由所述传动辊系机构(12)驱动的上层转动带机构(13);所述的下层行走机构(2)包括有驱动机构(21)、与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相连的驱动带轮结构(22)和与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22)相连接的下层行走带机构(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3)、设置在所述机架(3)上面的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病人转床的上层传动机构(1),设置在所述机架(3)下面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构成的用于实现卧床平移转运机在床面上移动的下层行走机构(2),所述的构成上层传动机构(1)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模块中的任一模块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机架(3)上的主驱动机构(11),与所述的主驱动机构(11)的驱动端相连接的传动辊系机构(12),由所述传动辊系机构(12)驱动的上层转动带机构(13);所述的下层行走机构(2)包括有驱动机构(21)、与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相连的驱动带轮结构(22)和与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22)相连接的下层行走带机构(23);所述的上层转动带机构(13)包括有用于支撑转运带(137)且在两侧边形成有边框(131)的支撑板(132),所述支撑板(132)远离传动辊系机构(12)的一端连接有前导辊架(136),所述前导辊架(136)上是设置有位于支撑板(132)一侧的用于对转运带(137)进行导向的导向辊(134),位于远离支撑板(132)一侧的用于引导转运带(137)进行换向的换向辊(135),以及位于导向辊(134)和换向辊(135)之间的用于支撑转运带(137)的支承辊(133),所述前导辊架(136)两侧边的底端分别连接有支撑条(138),所述的支撑条(138)与所述的边框(131)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机架(3)中的横板(313)的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驱动机构(11)包括有:依次相连接的编码器(111)、电机(112)和减速器(113),所述减速器(113)通过减速器转接板(114)连接电机架底座(116),所述减速器(113)的输出轴通过设置在电机架底座(116)内的第一双膜片联轴器(115)连接设置在电机架底座(116)内的齿轮轴(117)的一端,所述的齿轮轴(117)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电机架底座(116)外侧的用于驱动传动辊系机构(12)的齿轮(118),所述电机架底座(11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3)上,所述电机架底座(116)的上端盖有机架上盖(1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辊系(12)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传动辊系支架(121),两端的轴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121)的两个侧面上用于驱动转运带(137)的驱动辊(123),对称的位于所述驱动辊(123)的上方且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121)的两个侧面上用于调整转运带(137)松紧的两条张紧辊(124),对称的位于所述驱动辊(123)的下方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121)的两个侧面上用于引导转运带(137)导向的两条导向辊(122),所述驱动辊(123)一端的轴头与位于传动辊系支架(121)外侧的驱动齿轮(12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25)与主驱动机构中的齿轮(118)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系支架(121)的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的两条张紧辊(12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两条张紧辊(124)高低的张紧结构,所述的张紧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传动辊系支架(121)上的调整横梁(126),贯穿所述调整横梁(126)的调整螺栓(127),以及连接在所述调整螺栓(127)端部的张紧滑块(128),所述张紧滑块(128)的底端连接支撑张紧辊(124)端部的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21)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编码器(211)、电机(212)和减速器(213),所述的减速器(213)通过减速器转接板(214)固定在联轴器支架(216)上,所述减速器(213)的输出轴通过设置在联轴器支架(216)内的第二双膜片联轴器(215)连接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22)。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卧床平移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带轮结构(22)包括有由驱动带轮前架体(223)和驱动带轮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王旭升胡国清解丽玉刘正操牛建业申艾欣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瑞立达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