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332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通过是被测井曲线中个目标分段的数量来对应的统计古风暴发生的次数,其中,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由于风暴发生而形成的目标分段是特殊的,因而目标分段所对应的测井曲线是有大幅振动的,因此,通过识别测井曲线在单位深度值内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能够有效的识别出一次风暴所形成的风暴沉积,进而通过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也就能够得出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代状态恢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气象条件能够对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刮风、下雨等气象能够改变地 形地貌。并且,伴随沉积作用的发生,气象条件,同样会对沉积环境带来相应的改变。具体如,海洋或湖泊沉积中的风暴沉积,是由风暴作用形成的风暴潮掀起海洋或 湖泊近岸带的沉积物,在风暴潮的离岸流作用下,形成离岸方向流动的异重流,当风暴减弱 时,在风暴浪基面之下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质历史中经历成岩作用成为岩石,称为风暴岩。 受不同强度、规模风暴的影响,形成的岩石也是有着相当差别的。岩石形成后,随着沉积作 用的影响,会逐层沉积到不同的地层中,进而形成了多个层层覆盖的地层。 风暴岩沉积特征的研宄,有利于了解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水动力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以提尚确定古风 暴次数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 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 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所述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所述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 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测 井数值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数值和伽马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 包括:若测井数据中携带有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则根据岩相分布信息的排列顺序查 找目标分段,目标分段的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SG层、SU层、SC层、S0层; 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岩 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EB层、SG层、SU层、SC层、S0层、FM层和FMH层。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 包括: 通过钻井取心的方式,获取目标地层不同深度的岩石;分别对每个岩石进行岩相分析,以确定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 述目标分段包括深度值最小的左端点、深度值最大的右端点和测井数值最小的最低点,所 述左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所述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所述右端点的测井 数值大于所述右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 述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小于所述右端点与所述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 率。 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 一阈值为0.l-o. 7米。 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SG 层包括正粒序层理、块状层理和变形层理; SU层包括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爬升层理; SC层包括浪成沙纹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和不对称的波状层理; S0层包括对称的波状层理。 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查找模块,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 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 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 的总次数。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通过识别测井曲线来判断是否发生过 古风暴,与现有技术中的在进行古风暴次数统计的时候,需要获取较为精确的参数,而导致 成本过高相比,其通过先获取了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在根据测井数据中的测井曲线来判 断在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内是否发生过风暴,也就是如果测井曲线中存在有一个目标分 段,则说明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内发生过一次风暴,其中,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 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 包括至少一个波谷,由于风暴发生而形成的目标分段是特殊的,因而目标分段所对应的测 井曲线是有大幅振动的,因此,通过识别测井曲线在单位深度值内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能 够有效的识别出一次风暴所形成的风暴沉积,进而通过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也就能够得 出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沉积形成过程示 意图; 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的侵蚀基底岩 心照片; 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重力流的沉积 构造照片; 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中反映单向水 流的层理照片; 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中反映复合水 流的层理照片; 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中反映复合流 成因的不对称波状层理以及振荡水流成因的对称波状层理照片; 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理想的风暴岩垂向序 列不意图; 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研宄区沉积相分布图; 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研宄区的风暴岩期次 划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 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 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 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风暴发生的过程中会对沉积作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沉积的岩相来 判断形成某沉积的时间段内是否发生过风暴。 下面从风暴沉积形成的过程来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原理: 风暴沉积是在风暴引起的风暴浪与风暴潮作用下沉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统计所述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所述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辉姜在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