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这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总成、上吊环、通过轴向孔而位于活塞杆上部的缓冲块、粗弹簧以及位于粗弹簧与细弹簧之间的隔套、细弹簧和下吊环组成,粗弹簧和细弹簧依活塞杆和缸体的轴向缠绕而位于上下吊环内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摩托车后减器相比,由于有两根以上弹簧起不同作用,骑车着单人或载重时均感觉很舒适;由于缸体下端部外螺纹与下吊环内端部的内螺纹连接,为活动连接,方便拆装,方便阻尼器内阻尼油的更换与填充,保证阻尼器的最佳减震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摩托车后减震器,由于只使用一根弹簧,为了能满足各种要求,弹簧作的很粗,当只有一个人骑车时,弹簧的弹性变形很小,减震效果不好;当有两个人骑同一辆车或者载重时,弹簧的弹性变形很大,弹性恢复时间很短,以上两种情况均达不到很好的减震效果,骑车人和坐车人均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总成、上吊环、通过轴向孔而位于活塞杆上部的缓冲块、粗弹簧以及位于粗弹簧与细弹簧之间的隔套、细弹簧和下吊环组成。阻尼器总成包括活塞杆、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件和缸体,活塞杆上端与上吊环内端部固定连接,活塞杆下端位于缸体内,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件从外至里分别是压紧圈、骨架油封、导向器、缓冲簧、阀座、塔簧、截流片、活塞,活塞杆下端部紧靠活塞的平垫和螺母将上述部件固定于活塞杆上,缸体下端部与下吊环内端部固定连接,粗弹簧和细弹簧依活塞杆和缸体的轴向缠绕而位于上下吊环内端之间,粗细弹簧通过隔套隔离。进一步地,通过位于缸体下端部的外螺纹与下吊环内端部内侧的内螺纹连接。进一步地,缸体下端部的螺纹除在其最端部与下吊环内端部内侧的内螺纹连接连接外,缸体下端部最端部靠里的螺纹上还连接有调整座和锁母。进一步地,粗细弹簧可以用隔套分成三个,甚至更多。本技术与现有摩托车后减器相比,由于有两根以上弹簧起不同作用,骑车着单人或载重时均感觉很舒适;由于缸体下端部的螺纹还连接有调整座和锁母,可以调紧弹簧,增加载重量或是在道路不平坦时,骑车人感觉同样舒适;由于缸体下端部外螺纹与下吊环内端部的内螺纹连接,为活动连接,方便拆装,方便阻尼器内阻尼油的更换与填充,保证阻尼器的最佳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总体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阻尼器总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这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总成、上吊环(16)、通过轴向孔而位于活塞杆(13)上部的缓冲块(15)、粗弹簧(12)、中弹簧(10)以及位于粗弹簧(12)与中弹簧(10)之间的隔套(11)、中弹簧(10)与细弹簧(7)之间的隔套(9)细弹簧(7)和下吊环(3)组成。阻尼器总成包括活塞杆(13)、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8)内的部件和缸体(8),活塞杆(13)上端与上吊环(16)内端部固定连接,活塞杆(13)下端位于缸体(8)内,连接于活塞杆(13)上的位于缸体(8)内的部件从外至里分别是压紧圈(28)、骨架油封(27)、导向器(26)、缓冲簧(25)、阀座(24)、塔簧(23)、截流片(22)、活塞环(21)、活塞(20),活塞杆(13)下端部紧靠活塞(20)的平垫(19)和螺母(18)将上述部件固定于活塞杆(13)上,缸体(8)下端部与下吊环(3)内端部固定连接,粗弹簧、中弹簧和细弹簧依活塞杆(13)和缸体(8)的轴向缠绕而位于上吊环(16)、下吊环(3)内端之间,粗中细弹簧通过隔套(9)、(11)隔离。缸体(8)下端部的外螺纹与下吊环(3)内端部内侧的内螺纹连接,并利用O型圈密封(17)。缸体(8)下端部的螺纹除在其最端部与下吊环(3)内端部内侧的内螺纹连接连接外,缸体(8)下端部最端部靠里的螺纹上还连接有调整座(6)和锁母(4)、(5)。下吊环(3)还设有衬套管(1)和缓冲圈(2)。上吊环与粗弹簧之间还连接有电镀罩(14)。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阻尼器总成包括活塞杆、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件和缸体,活塞杆上端与上吊环内端部固定连接,活塞杆下端位于缸体内,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件从外至里分别是压紧圈、骨架油封、导向器、缓冲簧、阀座、塔簧、截流片、活塞,活塞杆下端部紧靠活塞的平垫和螺母将上述部件固定于活塞杆上,其特征在于这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总成、上吊环、通过轴向孔而位于活塞杆上部的缓冲块、粗弹簧以及位于粗弹簧与细弹簧之间的隔套、细弹簧和下吊环组成,缸体下端部与下吊环内端部固定连接,粗弹簧和细弹簧依活塞杆和缸体的轴向缠绕而位于上下吊环内端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缸体下端部的外螺纹与下吊环内端部内侧的内螺纹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缸体下端部的螺纹除在其最端部与下吊环内端部内侧的内螺纹连接连接外,缸体下端部最端部靠里的螺纹上还连接有调整座和锁母。4.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粗细弹簧可以用隔套分成三个,甚至更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这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总成、上吊环、通过轴向孔而位于活塞杆上部的缓冲块、粗弹簧以及位于粗弹簧与细弹簧之间的隔套、细弹簧和下吊环组成,粗弹簧和细弹簧依活塞杆和缸体的轴向缠绕而位于上下吊环内端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摩托车后减器相比,由于有两根以上弹簧起不同作用,骑车着单人或载重时均感觉很舒适;由于缸体下端部外螺纹与下吊环内端部的内螺纹连接,为活动连接,方便拆装,方便阻尼器内阻尼油的更换与填充,保证阻尼器的最佳减震效果。文档编号B62K25/04GK2732611SQ20052002524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怀俊 申请人:天津市锋麒减震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阻尼器总成包括活塞杆、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件和缸体,活塞杆上端与上吊环内端部固定连接,活塞杆下端位于缸体内,连接于活塞杆上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件从外至里分别是压紧圈、骨架油封、导向器、缓冲簧、阀座、塔簧、截流片、活塞,活塞杆下端部紧靠活塞的平垫和螺母将上述部件固定于活塞杆上,其特征在于:这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总成、上吊环、通过轴向孔而位于活塞杆上部的缓冲块、粗弹簧以及位于粗弹簧与细弹簧之间的隔套、细弹簧和下吊环组成,缸体下端部与下吊环内端部固定连接,粗弹簧和细弹簧依活塞杆和缸体的轴向缠绕而位于上下吊环内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锋麒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