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轮圈,适用于供一个轮胎设置,该耐冲击轮圈包含一个轮圈体、一个耐冲击材。该轮圈体环绕一条轮轴线设置并包括两个沿该轮轴线方向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侧壁、一个设置于所述侧壁间的胎床,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壁与该胎床间的角区部。该耐冲击材环绕该轮轴线设置于该轮圈体,并包括一个具有纤维结构的基层,及一个浸渍于该基层的剪切增稠材料。通过该耐冲击材的设置,能够吸收轮圈滚动时受到的冲击,避免轮圈受到轮胎的撞击而损坏,因此能够确实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圈,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冲击轮圈及轮组。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轮组,包含一个轮圈11及一个环绕设置于该轮圈11的轮胎12。由于该轮胎12在地面滚动时对会该轮圈11施加压力,尤其是在行经不平整的地面时,该轮胎12施加于该轮圈11的冲击更剧烈,使得该轮圈11往往会因此产生裂缝或破损,而基于安全考虑,不论是维修或者换新对消费者来说都是额外花费。然而,除了该轮胎12施加于该轮圈11的压力外,当该轮胎12变形过大时,该轮圈11也可能直接撞击地面或其它路面障碍物,而使得该轮圈11更容易损毁,造成安全上的疑虑。当该轮圈11含有复合材料(如碳纤维补强树脂)时虽有轻量化优势但物性脆硬,更容易发生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冲击避免损坏,而能提高使用耐久度的耐冲击轮圈。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适用于供一个轮胎设置,该耐冲击轮圈包含一个轮圈体、至少一个耐冲击材。该轮圈体环绕一条轮轴线设置并包括两个沿该轮轴线方向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侧壁、一个设置于所述侧壁间的胎床,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壁与该胎床间的角区部。该耐冲击材环绕该轮轴线设置于该轮圈体,并包括一个具有纤维结构的基层,及一个浸渍于该基层的剪切增稠材料。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该胎床具有一个邻近该轮胎的胎床面,该耐冲击材设置于该胎床面并介于该轮胎及该胎床面间。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该耐冲击材镶埋于该胎床中。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该胎床具有一个邻近该轮胎的胎床面及一个相反于该胎床面的背胎床面,该耐冲击材设置于该背胎床面。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包含多个耐冲击材,每一个角区部具有一个邻近该轮胎的角区面,所述耐冲击材分别设置于所述角区面并分别介于该轮胎及个别的角区面间。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每一个耐冲击材接触空气的表面还包括一个具能挠性的隔离膜。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包含多个耐冲击材,所述耐冲击材分别镶埋于所述角区部中。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包含多个耐冲击材,每一个角区部具有一个邻近该轮胎的角区面,及一个相反于该角区面的背角区面,所述耐冲击材分别设置于所述背角区面。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每一个耐冲击材的剪切增稠材料具有聚乙二醇及混合于其中的二氧化硅。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每一个耐冲击材是环绕整圈设置于该轮圈体。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圈,该轮圈体含有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轮组。该耐冲击轮组包含一个轮圈体、一个轮胎及一个耐冲击材。该轮圈体环绕一条轮轴线设置。该轮胎环绕该轮轴线设置于该轮圈体,并包括一个胎壁、一个由该胎壁的内表面围绕界定的充气空间。该耐冲击材设置于该轮胎的胎壁,并包括一个具有纤维结构的基层,及一个浸渍于该基层的剪切增稠材料。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组,该耐冲击材设置于该胎壁的内表面。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组,该胎壁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内表面的外表面,该耐冲击材设置于该外表面并介于该外表面及该轮圈体间。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组,该耐冲击材的剪切增稠材料具有聚乙二醇及混合于其中的二氧化硅。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组,每一个耐冲击材是环绕整圈设置于该胎壁。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轮组,该轮圈体含有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耐冲击材的设置,能够吸收轮圈滚动时受到的冲击,避免轮圈受到轮胎的撞击而损坏,因此能够确实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个剖视图,说明现有的一种轮组;图2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耐冲击轮圈及轮组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轮圈体及一个轮胎围绕一条轮轴线设置;图3是一个沿图2中II1-1II剖切线的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耐冲击材设置于该轮圈体;图4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态样;图5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又一个实施态样;图6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图7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第三实施例;图8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态样;图9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第四实施例;图10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第五实施例;图11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第六实施例;图12是一个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六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态样。【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参阅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耐冲击轮圈及轮组的第一实施例,该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轮圈体2、一个轮胎3及一个耐冲击材4。该轮圈体2环绕一条轮轴线L设置并包括两个沿该轮轴线L方向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侧壁21、一个设置于所述侧壁21间的胎床22,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壁21与该胎床22间的角区部23。较佳地,该轮圈体2含有复合材料(如碳纤维补强树脂),但不以此为限。该胎床22具有一个邻近该轮胎3的胎床面221、一个相反于该胎床面221的背胎床面222。每一个角区部23具有一个邻近该轮胎3的角区面231及一个相反于该角区面231的背角区面232。该轮胎3环绕该轮轴线L并整圈设置于该轮圈体2,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内表面311及一个外表面312的胎壁31,及一个由该胎壁31的内表面311围绕界定的充气空间32ο该耐冲击材4环绕整圈设置于该轮圈体2,并包括一个具有纤维结构的基层(图未示),及一个浸渍于该基层的剪切增稠材料(Shear Thickening Material)(图未示)。可以理解的是,该耐冲击材4也能视需求采用多段落式环绕设置于该轮圈体2,也能够达成相同的目的及功效。该具有纤维结构的基层,能采用一般复材轮圈惯用的碳纤维布,或尼龙布、玻璃纤维布、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布…等等。该剪切增稠材料具有聚乙二醇及混合于其中的二氧化硅。该剪切增稠材料在一般状态呈流体(Fluid),而容易塑形,将其浸渍于该基层后,该基层仍然是柔软能被挠曲的,具有适应该轮圈体2的形状的加工便利性。当受到外力冲击时,该剪切增稠材料会迅速刚化,除了可以吸收冲击的能量以外,随着该剪切增稠材料的刚性变化也能够提高该轮圈体2的强度,避免该轮圈体2产生裂缝或损毁。在本实施例中,该耐冲击材4设置于该胎床22的胎床面221并介于该轮胎3及该胎床22间,能直接吸收该轮胎3受压迫变形时对该轮圈体2产生的冲击,并通过该耐冲击材4刚化来提高该轮圈体2的强度。参阅图4,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在前述的实施态样中,该轮胎3是选自现有的一种管状胎(tubular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冲击轮圈,适用于供一个轮胎设置,该耐冲击轮圈包含:一个轮圈体,环绕一条轮轴线设置并包括两个沿该轮轴线方向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侧壁、一个设置于所述侧壁间的胎床,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壁与该胎床间的角区部;其特征在于:该耐冲击轮圈还包含:至少一个耐冲击材,环绕该轮轴线设置于该轮圈体,并包括一个具有纤维结构的基层,及一个浸渍于该基层的剪切增稠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仁,
申请(专利权)人: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