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833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属于交通工具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位于车壳车头上方,与车头组合件连接;驱动机舱组合件位于整车的后部;车头组合件位于整车前部;车左前翼子板上片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用卡扣三相连;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位于整车前方车头的左边,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连接;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位于整车中后部;电源控制器放置舱位于车头;左前车轮挡泥板位于车壳车头左边;左侧大边位于车壳底部的左边;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位于车壳后部左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汽车车壳局部损坏后,通过临时替换车壳局部零件的方式降低修理汽车的时间;为部分用户提供个性化设计的空间,用户对于车辆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行设计,更容易个性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属于交通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数量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其一,车壳局部损坏不易修理,且耽误车主使用汽车,那么汽车就应该具有每一个部件都可以拆卸的能力,从而不耽误车主使用汽车。其二,每一辆汽车的设计、生产、下线,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并且每一款汽车的外形都是固定的,无法按照用户的心理需求进行修改,然而目前对于个性化消费的用户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因此,现在需要一款用户可以对局部进行设计的自主组装式四轮电动车车壳,用来满足追求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总之,应当有一种汽车可以在骨架固定的情况下任意拆卸车壳,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可以保证汽车车壳局部损坏后,通过临时替换车壳局部零件的方式降低修理汽车的时间;为部分用户提供个性化设计的空间,用户对于车辆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行设计,更容易个性化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包括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1、驱动机舱组合件2、车头组合件3、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前脸组合件9、电源控制器放置舱10、左前车轮挡泥板11、左侧大边12、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太阳能板固定架15、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后保险杠17、车壳车底18、车右后翼子板组合件19、驱动机舱挡泥板20、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车头组件内衬24、驱动机舱侧板25、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左前翼子板单件27、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卡扣一30、卡扣二31、螺柱孔32、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其中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1位于车壳车头上方,由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组合而成,与车头组合件3连接;驱动机舱组合件2位于整车的后部,作用是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开,由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后保险杠17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螺柱孔32、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固定组合而成;车头组合件3位于整车前部,主要由太阳能板固定架15、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左前翼子板单件27、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连接组合而成;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用卡扣三33相连,并用十字平口螺柱34通过螺柱孔32和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上打的孔固定,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在与螺柱孔重叠部分开口;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位于整车前方车头的左边,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连接;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位于整车中后部,在驾驶舱内,与车壳车底18、驱动机舱侧板25连接;电源控制器放置舱10位于车头,在车头组合件3内部,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车壳车底18连接;左前车轮挡泥板11位于车壳车头左边,属于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的后部,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左侧大边12连接;左侧大边12位于车壳底部的左边,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车壳车底18、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相连接;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位于车壳后部左边,在驱动机舱组合件2的左边,与驱动机舱组合件2、左侧大边12连接;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位于车壳后部,属于驾驶舱的一部分,与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车壳车底18、驱动机舱侧板25连接;车右后翼子板组合件19位于车壳后部的右边,与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后保险杠17连接;驱动机舱挡泥板20位于车壳后部,在驱动机舱组合件2内部,与车壳车底18连接;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位于车头右边,与车头组合件3、前脸组合件9连接;车头组件内衬24位于车壳车头内部,主要与太阳能板固定架15、车壳车底18、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连接;驱动机舱侧板25属于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一部分;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位于车壳车头的左边,与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车头组件内衬24连接;左前翼子板单件27位于车壳车头的左边,与车壳车底18、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连接;进气栅28位于车壳车头的前方,与车头组合件3连接;前保险杠29位于车壳车头的车头组合件3前下方,与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前脸组合件9、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连接;卡扣一30主要用于车壳翼子板与车身的连接;卡扣二31主要用于具有固定角度的零件之间的连接;螺柱孔32用十字平口螺柱34固定连接;卡扣三33用于不固定角度的零件之间的连接;十字平口螺柱34用于零件之间的固定。所述卡扣一30、卡扣二31、卡扣三33材质为橡胶包裹金属。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车左前翼子板: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用卡扣三33相连,并用十字平口螺柱34通过螺柱孔32和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上打的孔固定,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在与螺柱孔重叠部分开口,以此类推,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使用卡扣三33组合固定。此时,车左前翼子板已组装完毕,利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卡扣三33将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靠近车头组合件3的一边和车头组合件3中的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固定,固定螺丝使用十字平口螺柱34通过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卡扣上的螺丝孔进行固定。此时,完成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与车头各部件中的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的组装,车头一侧组装完成。将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车头组件内衬24、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与已连接好的车左前翼子板27、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起来。此时,车头组装完成。将车头组合件3、左侧大边12、车壳车底18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起来。此时,车头与车身组装完成,即车前部组装完成。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太阳能板固定架15、驱动机舱侧板25、车右后翼子板组合件19、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驱动机舱挡泥板20、后保险杠17利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起来。此时,车壳驾驶室、驱动机室、车尾组装完成,即车后部组装完成。最后将车前部与车后部利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起来。此时,整体车壳组装完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汽车车壳局部损坏后,通过临时替换车壳局部零件的方式降低修理汽车的时间;为部分用户提供个性化设计的空间,用户对于车辆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行设计,更容易个性化设计。卡扣的作用是密封防水和连接车壳零部件,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壳整体后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壳整体前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壳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扣一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扣一透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卡扣二透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卡扣三透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平口十字螺栓图;图中各标号:1-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2-驱动机舱组合件,3-车头组合件,4-车左前翼子板上片,5-车左前翼子板中片,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1)、驱动机舱组合件(2)、车头组合件(3)、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前脸组合件(9)、电源控制器放置舱(10)、左前车轮挡泥板(11)、左侧大边(12)、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太阳能板固定架(15)、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后保险杠(17)、车壳车底(18)、车右后翼子板组合件(19)、驱动机舱挡泥板(20)、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车头组件内衬(24)、驱动机舱侧板(25)、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左前翼子板单件(27)、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卡扣一(30)、卡扣二(31)、螺柱孔(32)、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其中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1)位于车壳车头上方,由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组合而成,与车头组合件(3)连接;驱动机舱组合件(2)位于整车的后部,作用是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开,由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后保险杠(17)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螺柱孔(32)、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固定组合而成;车头组合件(3)位于整车前部,主要由太阳能板固定架(15)、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左前翼子板单件(27)、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连接组合而成;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用卡扣三(33)相连,并用十字平口螺柱(34)通过螺柱孔(32)和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上打的孔固定,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在与螺柱孔重叠部分开口;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位于整车前方车头的左边,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连接;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位于整车中后部,在驾驶舱内,与车壳车底(18)、驱动机舱侧板(25)连接;电源控制器放置舱(10)位于车头,在车头组合件(3)内部,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车壳车底(18)连接;左前车轮挡泥板(11)位于车壳车头左边,属于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的后部,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左侧大边(12)连接;左侧大边(12)位于车壳底部的左边,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车壳车底(18)、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相连接;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位于车壳后部左边,在驱动机舱组合件(2)的左边,与驱动机舱组合件(2)、左侧大边(12)连接;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位于车壳后部,属于驾驶舱的一部分,与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车壳车底(18)、驱动机舱侧板(25)连接;车右后翼子板组合件(19)位于车壳后部的右边,与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后保险杠(17)连接;驱动机舱挡泥板(20)位于车壳后部,在驱动机舱组合件(2)内部,与车壳车底(18)连接;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位于车头右边,与车头组合件(3)、前脸组合件(9)连接;车头组件内衬(24)位于车壳车头内部,主要与太阳能板固定架(15)、车壳车底(18)、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连接;驱动机舱侧板(25)属于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一部分;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位于车壳车头的左边,与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车头组件内衬(24)连接;左前翼子板单件(27)位于车壳车头的左边,与车壳车底(18)、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连接;进气栅(28)位于车壳车头的前方,与车头组合件(3)连接;前保险杠(29)位于车壳车头的车头组合件(3)前下方,与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前脸组合件(9)、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连接;卡扣一(30)主要用于车壳翼子板与车身的连接;卡扣二(31)主要用于具有固定角度的零件之间的连接;螺柱孔(32)用十字平口螺柱(34)固定连接;卡扣三(33)用于不固定角度的零件之间的连接;十字平口螺柱(34)用于零件之间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四轮车车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1)、驱动机舱组合件(2)、车头组合件(3)、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前脸组合件(9)、电源控制器放置舱(10)、左前车轮挡泥板(11)、左侧大边(12)、车左后翼子板组合件(13)、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太阳能板固定架(15)、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后保险杠(17)、车壳车底(18)、车右后翼子板组合件(19)、驱动机舱挡泥板(20)、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车头组件内衬(24)、驱动机舱侧板(25)、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左前翼子板单件(27)、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卡扣一(30)、卡扣二(31)、螺柱孔(32)、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其中挡风玻璃前支柱组合件(1)位于车壳车头上方,由挡风玻璃框(22)、挡风玻璃框固定架(23)组合而成,与车头组合件(3)连接;驱动机舱组合件(2)位于整车的后部,作用是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开,由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下挡板(14)、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上挡板(16)、后保险杠(17)用卡扣一(30)、卡扣二(31)、螺柱孔(32)、卡扣三(33)、十字平口螺柱(34)连接固定组合而成;车头组合件(3)位于整车前部,主要由太阳能板固定架(15)、车右前翼子板组合件(21)、车头组合件的左下片零件(26)、左前翼子板单件(27)、进气栅(28)、前保险杠(29)连接组合而成;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用卡扣三(33)相连,并用十字平口螺柱(34)通过螺柱孔(32)和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上打的孔固定,车左前翼子板上片(4)与车左前翼子板中片(5)在与螺柱孔重叠部分开口;车左前翼子板组合件(6)位于整车前方车头的左边,与车头组合件左下片(7)连接;驾驶舱与驱动机舱隔层组合件(8)位于整车中后部,在驾驶舱内,与车壳车底(18)、驱动机舱侧板(25)连接;电源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洪昌彭志鼎胡朝胶段国飞赵成俊荣恩国丁志俊佘国章陈蜀乔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