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40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包括端部轴管、腿管Ⅰ和腿管Ⅱ,所述腿管Ⅰ和腿管Ⅱ分别与端部轴管固定连接,腿管Ⅰ固定设置变速器安装挂耳,腿管Ⅱ设置轮轴座;装配时,制动器固定设置在腿管Ⅱ上,轮轴座套在轮轴轴承座外圆用于支撑轮轴,所述轮轴座与轴承座配合的内孔的直径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轮轴座可相对于轮轴小幅度摆动,自动达到对中目的,使用时,各摩擦副会自动进行调解,不会造成偏摩,特别是对于相对于腿管固定设置的制动器,可以自动消除摩擦片对车轮的偏摩,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可方便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用平叉,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 度的组合式平叉。
技术介绍
平叉是机动车重要部件,属悬挂装置。平叉包括两腿管,将两腿管固定 连接的端部轴管;现有技术的两腿管上设置后轮轴孔,用于安装后轮;平叉和 后轮一起将车架支撑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平叉及车轮的刚度较大,理论上近似 的作为刚性处理,因此,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同轴度对车辆正常行驶起到比较 重要的作用。安装时如果不能保证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会使车轮轴承 偏摩,制动器刹车片也会形成偏摩摩擦副,恶化车辆的运行状况,造成能源和 动力的浪费,并提高车辆的检修成本。特别是对自适应自动变速器的机动车, 自适应换挡需要比较精确的力矩传输,如果轮轴安装偏劍"制动器刹车片或其 他摩擦副在车辆运行时会产生附加力矩,就不能保证力矩精确传输,影响自适 应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动作,也就会影响车辆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平叉进行改造,能够自动调整制动器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 同轴度,避免偏摩,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在 安装时调整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尽量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 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 式平叉,能够自动调整制动器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同轴度,避免偏摩,节约能 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在安装时调整两腿管上的后轮 轴孔的同轴度,尽量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 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包括端部轴管、腿管i和腿管ii,所述腿管i和腿管n分别与端部轴管固定连接,所述腿管i固 定设置变速器安装挂耳,腿管n设置轮轴座;装配时,制动器固定设置在腿管 ii上,轮轴座套在轮轴的轴承座外圆用于支撑轮轴,所述轮轴座与轴承座配合 的内孔的直径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增大。进一步,所述轮轴座通过制动器安装腿管固定设置在腿管n上,所述制动 器安装腿管以纵向位置可调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腿管n上;进一步,所述变速器安装挂耳通过变速器安装腿管固定设置在腿管i上, 所述变速器安装腿管以纵向位置可调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腿管i上;进一步,所述轮轴座与轴承座配合的内孔由中间到两端为弧形过渡,轮轴座与轴承座线接触配合;进一步,所述轮轴座与轴承座配合的内孔纵向截面中间为弧形,向两端为直线过渡,轮轴座与轴承座线接触配合;进一步,所述轮轴座与轴承座配合的内孔纵向截面中间为直线,向两端为 直线过渡,轮轴座与轴承座的配合方式为窄面接触;进一步,所述制动器安装腿管纵向设置安装槽,至少两个沿纵向并列设置的连接螺栓穿过安装槽将其固定连接在腿管n上;进一步,所述变速器安装腿管纵向设置安装槽,至少两个沿纵向并列设置 的连接螺栓穿过安装槽将其固定连接在腿管i上;进一步,所述制动器安装腿管的安装槽为U形开口槽或纵向腰形槽; 进一步,所述变速器安装腿管的安装槽为U形开口槽或纵向腰形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 叉,平叉轮轴座与轴承座配合的内孔的直径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增大,轮轴通过 轴承以及轴承座以线或窄面接触的方式担在轮轴座上,因此轮轴可相对于轮轴 座小幅度摆动,自动达到对中目的;安装过程中或平叉制造时轮轴座同轴度有微小差别,各摩擦副会自动进行调解,不会造成偏摩,特别是对于相对于腿管 固定设置的制动器,可以自动消除摩擦片对车轮的偏摩,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平叉采用组合式结构,能够在安装时调整 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尽量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 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向视图; 图3为图1沿B向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图3为 图1沿B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包括端部轴管1、腿管I 2和腿管I13,所述腿管I 2和腿管I13分别与 端部轴管1固定连接,腿管I 2固定设置变速器安装挂耳8,腿管113设置轮轴 座4;装配时,制动器13固定设置在腿管II3上,轮轴座4套在轮轴9的轴承 座10外圆用于支撑轮轴9,所述轮轴座4与轴承座10配合的内孔的直径由中间 到两端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轮轴座4与轴承座10配合的内孔由中间到两端 为弧形过渡,轮轴座4与轴承座10线接触配合,可以承受较重载荷,并达到调 节平衡的目的;轮轴座10通过制动器安装腿管5固定设置在腿管I13上,制动器安装腿管 5以纵向位置可调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腿管II3上,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腿管 5纵向设置安装槽,安装槽为U形开口槽,方便加工,当然,也可以采用纵向腰 形槽的结构,也能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两个沿纵向并列设置的连接螺栓穿过安装槽 将其固定连接在腿管I13上,螺栓的螺母与制动器安装腿管5之间设置防脱块7, 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节约制造成本,并且横向定位牢固;变速器安装挂耳8通过变速器安装腿管6固定设置在腿管I 2上,所述变速 器安装腿管6以纵向位置可调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腿管I 2上,本实施例中,变速 器安装腿管6纵向设置安装槽,安装槽为U形开口槽,方便加工,安装拆卸方 便,当然,也可以采用纵向腰形槽的结构,也能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两个沿纵向并 列设置的连接螺栓穿过安装槽将其固定连接在腿管I 2上,可非常方便的调节腿 管I 2和腿管I13的相对位置,在安装时消除摩擦副偏摩的可能性;采用组合式平叉结构,能够根据安装时的实际情况,调整平叉腿管I2和腿 管II3连接轮轴处的相对位置,能够在安装时保证平衡,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行 驶。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 的区别是,腿管I2直接连接变速器安装挂耳8,结构简单紧凑,适合于变速器 为自适应自动变速器的轻型电动车辆;轮轴座4与轴承座IO配合的内孔纵向截 面中间为弧形,向两端为直线过渡,轮轴座4与轴承座IO线接触配合,此种结构的轮轴座4加工容易。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腿管I2直接连接变速器安装挂耳8,结构简单紧凑,适合于变速器 为自适应自动变速器的轻型电动车辆;轮轴座4与轴承座10配合的内孔纵向截 面中间为直线,向两端为直线过渡,轮轴座4与轴承座10的配合方式为窄面接 触,此种结构的轮轴座4加工容易。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平叉的端部 轴管l分为两部分,腿管I2和腿管II3通过横梁固定连接,轮轴座4与轴承座 IO配合的内孔由中间到两端为弧形过渡,轮轴座4与轴承座IO线接触配合,适 用于燃油摩托车辆。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配时,变速器ll通过变速 器安装挂耳8与腿管I2连接,制动器13固定设置在腿管II3上,轮轴座4套 在轮轴9的轴承座10外圆用于支撑轮轴9,车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包括端部轴管(1)、腿管Ⅰ(2)和腿管Ⅱ(3),所述腿管Ⅰ(2)和腿管Ⅱ(3)分别与端部轴管(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腿管Ⅰ(2)固定设置变速器安装挂耳(8),腿管Ⅱ(3)设置轮轴座(4);装配时,制动器(13)固定设置在腿管Ⅱ(3)上,轮轴座(4)套在轮轴(9)的轴承座(10)外圆用于支撑轮轴(9),所述轮轴座(4)与轴承座(10)配合的内孔的直径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荣生林毓培郝允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