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该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包括步骤1,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步骤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结束后,继续连续挤入液态二氧化碳;步骤3,进行第一次焖井;步骤4,焖井结束后,向井筒中连续注入高温防膨剂和蒸汽;以及步骤5,进行第二次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该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原油粘度,提高周期开发效果,可以实现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经济有效动用,提高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油溶性降粘剂和液态二氧化碳辅助降低超深层低渗稠油粘度,提高原油在低渗地层中流动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常规油气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石油需求的不断攀升,稠油以其分布广、储量大等特点而成为目前非常规资源开发的主力。国内稠油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稠油资源本身的特点,导致其开发难度大,采出程度低,尤其是超深层低渗稠油,很大一部分储量都处于未动用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超深层低渗稠油的油藏埋藏深、地层渗透率低,常规的稠油降粘开采措施不适用或开发效果不理想,如蒸汽辅助重力驱(SAGD)要求油藏埋深小于1000m,储层厚度大于20m,因此SAGD技术无法应用于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而单一的降粘剂或CO2等辅助降粘技术,无法克服由于低渗和埋藏深导致的注汽压力高、干度低、波及范围小的矛盾。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降低超深层低渗稠油的粘度,增加稠油在低渗地层中的流动能力,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是周期性的将油溶性降粘剂、液态二氧化碳、高温防膨剂和蒸汽以段塞形式顺序注入地层中,经焖井、放喷后开抽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包括步骤1,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步骤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结束后,继续连续挤入液态二氧化碳;步骤3,进行第一次焖井;步骤4,焖井结束后,向井筒中连续注入高温防膨剂和蒸汽;以及步骤5,进行第二次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中的注入层位位于油藏的中下部位。在步骤I中,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0.2-0.3t/m,注入速度保持在20_30m3/h。在步骤2中,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彡0.75t/m,注入速度保持在15_20m3/h。在步骤3中,第一次焖井时间为3天,以保证压力的扩散及油层温度的恢复。在步骤4中,蒸汽注入量在10_15t/m,井口蒸汽干度大于70%,以保证蒸汽在井底具有足够的干度。在步骤5中,第二次焖井时间为5天,以保证注入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在地层中的有效扩散。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要利用油溶性降粘剂解聚降粘、乳化降粘和闪点高的特点,对深层低渗稠油中的胶质、浙青质等聚集体进行高度拆散,并有效防止了冷凝水前缘高粘乳化带的形成;二氧化碳可以起到膨胀助排、提高蒸汽体积、扩大蒸汽波及范围的作用。通过二氧化碳的溶解降粘、增能助排特性与油溶性降粘剂、蒸汽发生协同降粘、混合传质和增能助排作用,在降低原油粘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其在低渗地层中的流动能力。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原油粘度,提高周期开发效果。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经济有效动用,提高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室内试验表明: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使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高8%左右,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步骤101,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注入层位位于油藏的中下部位,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0.2-0.3t/m,注入速度保持在20-30m3/h。流程进入到步骤102。在步骤10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结束后,继续连续挤入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彡0.75t/m,注入速度保持在15-20m3/h。流程进入到步骤103。在步骤103,进行第一次焖井。第一次焖井时间为3天左右,以保证压力的扩散及油层温度的恢复。流程进入到步骤104。在步骤104,焖井结束后,向井筒中连续注入高温防膨剂和蒸汽。蒸汽注入量在10-15t/m,井口蒸汽干度大于70%,以保证蒸汽在井底具有足够的干度。流程进入到步骤105。在步骤105,进行第二次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第二次焖井时间为5天左右,以保证注入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在地层中的有效扩散。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中,包括了以下步骤: a.以22m3/h的速度注入油溶性降粘剂15t; b.以17m3/h的速度注入液态二氧化碳60t; c.焖井3天后开井,注入高温防膨剂30m3,然后以180m3/d的速度注入蒸汽,注汽压力15.2MPa,温度3350C,干度72.7%,累积注入量为1400tod.焖井4天后开井生产。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中,包括了以下步骤: a.以20m3/h的速度注入油溶性降粘剂15t; b.以19m3/h的速度注入液态二氧化碳10t; c.焖井3天后开井,注入高温防膨剂8t,然后以168m3/d的速度注入蒸汽,注汽压力18.4MPa,温度335°C,干度70.2%,累积注入量为1500t。d.焖井5天后开井生产。【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该包括: 步骤1,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 步骤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结束后,继续连续挤入液态二氧化碳; 步骤3,进行第一次焖井; 步骤4,焖井结束后,向井筒中连续注入高温防膨剂和蒸汽;以及 步骤5,进行第二次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中的注入层位位于油藏的中下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0.2-0.3t/m,注入速度保持在20-30m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 0.75t/m,注入速度保持在15-20m3/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第一次焖井时间为3天,以保证压力的扩散及油层温度的恢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蒸汽注入量在10-15t/m,井口蒸汽干度大于70%,以保证蒸汽在井底具有足够的干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第二次焖井时间为5天,以保证注入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在地层中的有效扩散。【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包括步骤1,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步骤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结束后,继续连续挤入液态二氧化碳;步骤3,进行第一次焖井;步骤4,焖井结束后,向井筒中连续注入高温防膨剂和蒸汽;以及步骤5,进行第二次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该可以大幅度降低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原油粘度,提高周期开发效果,可以实现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的经济有效动用,提高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IPC分类】E21B43-24, E21B43-22【公开号】CN104847320【申请号】CN201410049692【专利技术人】吴光焕, 赵红雨, 李伟忠, 邓宏伟, 王一平, 隋永婷, 尹小梅, 梁金萍, 石军平, 李伟, 王传飞, 李洪毅, 杨艳霞, 陈桂华, 路言秋, 吴兆徽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4年2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包括:步骤1,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步骤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结束后,继续连续挤入液态二氧化碳;步骤3,进行第一次焖井;步骤4,焖井结束后,向井筒中连续注入高温防膨剂和蒸汽;以及步骤5,进行第二次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焕,赵红雨,李伟忠,邓宏伟,王一平,隋永婷,尹小梅,梁金萍,石军平,李伟,王传飞,李洪毅,杨艳霞,陈桂华,路言秋,吴兆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