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耀华专利>正文

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98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它由连杆1、连杆2、连杆3三连杆机构和避震器4组成,连杆3一端与连杆2三角架上的杆5的连接采用滑块6结构,另一端与避震器4铰接,连杆3的中间与连杆1的下端铰接,连杆2三角架上杆5的顶端与连杆1固定鞍座10处的斜杆铰接,避震器4上的弹簧杆8的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杆1铰接,弹簧杆8外套有弹簧9。当遇有不平道路出现颠簸时,后轮轴上提,此时,连杆2改变位置,杆5上的滑块6带动槽7使连杆3绕支点b转动,则连杆3的下端压弹簧9,起到减震的作用。其优点是: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又舒适,尤其适合女士对车体造型的要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车架类,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三连杆机构避震的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二连杆机构,它的体积庞大以保证整个车体强度,外观不美,成本高;还有一种四连杆机构的车架,其结构复杂,精度低,同时,可靠性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三连杆机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安全可靠、适合电动自行车功能要求、价格合理、外形美观又舒适的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连杆和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连杆1、连杆2、连杆3三连杆机构和避震器4机构,连杆2由两个U字型管和焊在两个U字型管底部的杆5构成三角架,杆5与连杆3一端的连接采用滑块6结构,其滑块6固定在连杆2三角架的杆5上,连杆3的一端开槽,滑块6可在槽内滑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避震器4铰接,连杆3的中间与连杆1的下端铰接,连杆2三角架上杆5的顶端与连杆1固定鞍座10处的斜杆铰接,避震器4的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杆1铰接,避震器4内带有弹簧杆8,在它的外面套有弹簧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三连杆机构,其结构简单、价格合理,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又舒适,尤其适合女士对车体造型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示意图。图1中1.连杆,2.连杆,3.连杆,4.避震器,5.杆,6.滑块,7.槽,8.弹簧杆,9.弹簧,10.鞍座,11.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连杆1、连杆2、连杆3三连杆机构和避震器4机构,连杆2由上下两个U字型杆和U字型杆底部中间部位焊接的杆5构成三角架整体,连杆2三角架上的杆5与连杆3一端的连接采用滑块6结构,滑块6固定在杆5上,与之连接的连杆3的一端带有槽7,滑块6可在槽7内滑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避震器4铰接,连杆3的中间与连杆1的下端铰接,铰接点为b并以b点为支点,连杆2三角架上杆5的顶端与连杆1上固定鞍座10处的斜杆铰接,其铰接点为a,避震器4的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杆1铰接,避震器4中带有弹簧杆8,它的外面套有弹簧9,避震器4的连接方式采用常规连接方式。当遇有不平道路出现颠簸时,地面凸起处将后轮垫起,则后轮轴上提,此时,连杆2三角架改变位置,绕a点转动,杆5上的滑块6带动槽7使连杆3绕支点b转动,则连杆3的下端压弹簧9,起到减震的作用。当后轮落到平地上继续前进时,后轮轴恢复原位,弹簧9也恢复原位。电动自行车在不平道路上如此重复的动作,人坐在车上并不觉得颠簸。其优点是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又舒适,尤其适合女士对车体造型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它由连杆和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连杆(1)、连杆(2)、连杆(3)三连杆机构和避震器(4)机构,连杆(2)由两个U字型管和焊在两个U字型管底部的杆(5)构成三角架,杆(5)与连杆(3)一端的连接采用滑块(6)结构,其滑块(6)固定在连杆(2)三角架的杆(5)上,连杆(3)的一端开槽,滑块(6)可在槽内滑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避震器(4)铰接,连杆(3)的中间与连杆(1)的下端铰接,连杆(2)三角架上杆(5)的顶端与连杆(1)上固定鞍座(10)处的斜杆铰接,避震器(4)的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杆(1)铰接,避震器(4)内带有弹簧杆(8)在它的外面套有弹簧(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它由连杆1、连杆2、连杆3三连杆机构和避震器4组成,连杆3一端与连杆2三角架上的杆5的连接采用滑块6结构,另一端与避震器4铰接,连杆3的中间与连杆1的下端铰接,连杆2三角架上杆5的顶端与连杆1固定鞍座10处的斜杆铰接,避震器4上的弹簧杆8的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杆1铰接,弹簧杆8外套有弹簧9。当遇有不平道路出现颠簸时,后轮轴上提,此时,连杆2改变位置,杆5上的滑块6带动槽7使连杆3绕支点b转动,则连杆3的下端压弹簧9,起到减震的作用。其优点是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又舒适,尤其适合女士对车体造型的要求。文档编号B62K11/00GK2808708SQ20052002657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史耀华 申请人:史耀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它由连杆和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连杆(1)、连杆(2)、连杆(3)三连杆机构和避震器(4)机构,连杆(2)由两个U字型管和焊在两个U字型管底部的杆(5)构成三角架,杆(5)与连杆(3)一端的连接采用滑块(6)结构,其滑块(6)固定在连杆(2)三角架的杆(5)上,连杆(3)的一端开槽,滑块(6)可在槽内滑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避震器(4)铰接,连杆(3)的中间与连杆(1)的下端铰接,连杆(2)三角架上杆(5)的顶端与连杆(1)上固定鞍座(10)处的斜杆铰接,避震器(4)的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杆(1)铰接,避震器(4)内带有弹簧杆(8)在它的外面套有弹簧(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史耀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