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油组件,包括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所述第一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电动机的轴伸端,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电动机的非轴伸端,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均穿过主翼筒体并与所述主翼筒体上的注油嘴连接,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直线布置。由于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到下端沿直线布置,相比于现有的两处90°直角折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注油管注油顺畅,不易造成注油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动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成本,保证了矿井正常供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井下的主扇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主扇电动机的注油组 件。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注油管10'对主扇电动机20'的轴承不断注入冷却油,用于降低轴 承的温度。现有的注油管10'为IOmm铜管,需经过两处90°直角弯才能到达注油位置,造 成油注不到位。轴承使用10个月左右就会出现超温现象,造成对主扇进行抢修,两台抢修 时间约为96小时,需要人力40人左右,耗费了大量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抢修期间由 于主扇单机运转对矿井供风还造成威胁。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保证矿井正常供风,节省成本的注油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矿井正常供风,节 省成本的注油组件。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油组件,包括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所述 第一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电动机的轴伸端,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电动机 的非轴伸端,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均穿过主翼筒体并与所述主翼筒体 上的注油嘴连接,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直线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垂直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倾斜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左延伸,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右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右延伸,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左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的直径为21_。 优选地,所述主翼筒体上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注油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为 22mm〇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均通过至少两段管件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为四分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的上端 到下端沿直线布置,相比于现有的两处90°直角折弯,本技术中的注油管注油顺畅,不 易造成注油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动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成本,保证了矿井正 常供风。【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注油管与主扇电动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注油组件与电动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注油管 20'-主扇电动机 10-注油组件 11-第一注油管 12-第二注油管 111-下端 112-上端 113-管件 121-下端 122-上端 123-管件 20-电动机 21-轴伸端 22-非轴伸端 30-主翼筒体【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注油组件10包括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第一注油管11的 下端111用于连接电动机20的轴伸端21,第二注油管12的下端121用于连接电动机20的 非轴伸端22,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的上端(112、122)均穿过主翼筒体30并与 主翼筒体30上的注油嘴31连接,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从上到下均沿直线布置。 主翼筒体30上形成用于安装注油嘴31的安装孔32,安装孔32的直径为22mm。 安装时,首先在电动机20的轴伸端21(前端注油处)和非轴伸端22(尾端注油 处)与主翼筒体30之间直线定位,定位后在主翼筒体30上打022mm的安装孔32,在安 装孔32上安装注油嘴31后,再用将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与轴承注油处(即轴 伸端21和非轴伸端22)和注油嘴31连接,形成直线型的注油管。改进后的注油组件注油 顺畅,不易造成注油不到位的问题,能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长达24个月,节约材料费用 14万无,保证了矿井正常供风,节省人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从上到下均沿垂直方向 布置。这样冷却油从上端(112、122)流入到下端(111、121)的时间最短,注油最快,注油的 效果最好。 较佳地,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从上到下均沿倾斜方向布置。由于第一 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为仍沿直线布置,虽然是倾斜布置,但相对于现有的两处90°直 角折弯的注油管,倾斜布置的注油管的注油效果仍较优。 优选地,第一注油管11从上到下向左延伸,第二注油管12从上到下向右延伸。即 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从靠近主翼筒体30的中心的位置分别向两侧延伸并连接 到各自的轴承注油处。 优选地,第一注油管11还可以从上到下向右延伸,第二注油管12还可以从上到下 向左延伸。即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可以从主翼筒体30的两侧向靠近中心的方 向延伸分别连接到各自的轴承注油处。 当然,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还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延伸,即从主翼 筒体30的左侧向右侧延伸,或从主翼筒体30的右侧向左侧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的直径为21_。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均通过两段管件(113、 123)组成。 较佳地,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还可以通过一段管件,或多段管件组成。 本实施例中,第一注油管11和第二注油管12为四分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 一种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所述第一注油管的下端 用于连接电动机的轴伸端,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电动机的非轴伸端,所述 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均穿过主翼筒体并与所述主翼筒体上的注油嘴连接, 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直线布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 从上到下均沿垂直方向布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 从上到下均沿倾斜方向布置。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左延伸, 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右延伸。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右延伸, 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向左延伸。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 的直径为2Imm0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翼筒体上形成用于安装所述 注油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22mm。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 均通过至少两段管件组成。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 为四分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油组件,包括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所述第一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电动机的轴伸端,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电动机的非轴伸端,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均穿过主翼筒体并与所述主翼筒体上的注油嘴连接,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直线布置。由于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到下端沿直线布置,相比于现有的两处90°直角折弯,本技术中的注油管注油顺畅,不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所述第一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电动机的轴伸端,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电动机的非轴伸端,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的上端均穿过主翼筒体并与所述主翼筒体上的注油嘴连接,所述第一注油管和所述第二注油管从上到下均沿直线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爱清,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