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属于电动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横梁体,所述的横梁体中部设置上凸条,所述的上凸条上设置一组下凹槽,所述的上凸条左右两侧设置下凹的铰链加强筋,所述的铰链加强筋外侧设置上凸的内饰安装孔,所述的上凸条下方设置一组上凸的定位孔,所述的上凸条上方设置一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上方设置一组打胶点,所述的打胶点之间设有线束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横梁体厚度不变的前提上,通过横梁体上设置上凸或下凹的结构,使得横梁体形成弯折凸起结构,保证其强度;通过设置加强筋结构,增强横梁体的强度;通过对减重孔间距和面积的优化,在降低横梁体重量的同时保证横梁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车身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MO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技术中,为了提高汽车顶盖总成的强度,通常采用在顶盖外板上设置加强横梁,和增加顶盖外板及个加强横梁的材料厚度的方式。例如,名称为:顶盖加强结构,专利号为:200720124392.8的中国实用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叫车顶盖加强结构,其是在轿车顶盖结构刚度较弱,易变形的中部区区域下方横向贯彻设置一横梁;名称为:一种高强度的汽车顶盖结构,专利号为:201120063258.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轿车顶盖结构,包括顶盖外板、顶盖前横梁、顶盖中横梁、顶盖后横梁以及加强横梁。现有技术通过在顶盖总成中设置顶盖横梁加强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白车身总成的质量,降低了整车动力性會K。微型电动汽车由于受其结构的限制,需要顶盖总成能得到轻量化,但又不影响其轻度。而现有技术中鲜有关于如何微型电动汽车顶盖此方面的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体中部设置上凸条,所述的上凸条上设置一组下凹槽,所述的上凸条左右两侧设置下凹的铰链加强筋,所述的铰链加强筋外侧设置上凸的内饰安装孔,所述的上凸条下方设置一组上凸的定位孔,所述的上凸条上方设置一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上方设置一组打胶点,所述的打胶点之间设有线束安装孔。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重孔为沉台孔,所述的减重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1mm,所述的减重孔的面积不小于0.002m2。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体材料厚度均为0.7mm0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胶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85mm0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条上下端均设有加强筋。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饰安装孔为沉台孔。上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在保证横梁体厚度不变的前提上,通过横梁体上设置上凸或下凹的结构,使得横梁体形成弯折凸起结构,保证其强度;通过设置加强筋结构,增强横梁体的强度;通过对减重孔间距和面积的优化,在降低横梁体重量的同时保证横梁体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线束安装孔;2_减重孔;3_打胶点;4_内饰安装孔;5_上凸条;6-下凹槽;7_加强筋;8_铰链加强筋;9_定位孔;10_横梁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梁体10,横梁体10厚度均为0.7mm。横梁体10中部设置上凸条5,上凸条5上设置一组下凹槽6,上凸条5左右两侧设置下凹的铰链加强筋8,铰链加强筋8外侧设置上凸的内饰安装孔4,内饰安装孔4为沉台孔,上凸条5下方设置一组上凸的定位孔9,上凸条5上方设置一组减重孔2,减重孔2上方设置一组打胶点3,打胶点3之间设有线束安装孔I。上述的铰链加强筋8实际为一下凹的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安装孔,其不仅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而且起到安装后背门铰链作用,一件多用,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进一步减轻了汽车重量。上述的减重孔2为沉台孔,减重孔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1mm,减重孔2的面积不小于0.002m2。对减重孔2设置间距和面积的限定,在减轻汽车重量的同时,保证其横梁体10的强度。上述的打胶点3实际为一凹槽,打胶点3之间的间距不小于85mm。打胶点3同时也达到加强筋的作用。为了整体强度,上凸条5上下端均设有加强筋7。如图2和3所示,正是本技术将横梁体10上的各个部件设置成上凸或下凹结构,使得横梁体10形成弯折凸起结构,增加了其强度。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梁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体(10)中部设置上凸条(5),所述的上凸条(5)上设置一组下凹槽(6),所述的上凸条(5)左右两侧设置下凹的铰链加强筋(8),所述的铰链加强筋(8)外侧设置上凸的内饰安装孔(4),所述的上凸条(5)下方设置一组上凸的定位孔(9),所述的上凸条(5)上方设置一组减重孔(2),所述的减重孔(2)上方设置一组打胶点(3),所述的打胶点(3)之间设有线束安装孔(I)。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重孔(2)为沉台孔,所述的减重孔(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1mm,所述的减重孔(2)的面积不小于0.002m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体(10)材料厚度均为0.7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胶点(3)之间的间距不小于8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条(5)上下端均设有加强筋(7)。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饰安装孔(4)为沉台孔。【专利摘要】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属于电动车车身结构
其包括横梁体,所述的横梁体中部设置上凸条,所述的上凸条上设置一组下凹槽,所述的上凸条左右两侧设置下凹的铰链加强筋,所述的铰链加强筋外侧设置上凸的内饰安装孔,所述的上凸条下方设置一组上凸的定位孔,所述的上凸条上方设置一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上方设置一组打胶点,所述的打胶点之间设有线束安装孔。本技术在保证横梁体厚度不变的前提上,通过横梁体上设置上凸或下凹的结构,使得横梁体形成弯折凸起结构,保证其强度;通过设置加强筋结构,增强横梁体的强度;通过对减重孔间距和面积的优化,在降低横梁体重量的同时保证横梁体的强度。【IPC分类】B62D25-06【公开号】CN204415529【申请号】CN201420839710【专利技术人】鲍文光, 张成龙, 何志刚, 汤雪军, 崔臻, 闫优胜, 栾英林, 袁鹏文, 陈新娟, 刘楠楠 【申请人】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电动汽车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梁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体(10)中部设置上凸条(5),所述的上凸条(5)上设置一组下凹槽(6),所述的上凸条(5)左右两侧设置下凹的铰链加强筋(8),所述的铰链加强筋(8)外侧设置上凸的内饰安装孔(4),所述的上凸条(5)下方设置一组上凸的定位孔(9),所述的上凸条(5)上方设置一组减重孔(2),所述的减重孔(2)上方设置一组打胶点(3),所述的打胶点(3)之间设有线束安装孔(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文光,张成龙,何志刚,汤雪军,崔臻,闫优胜,栾英林,袁鹏文,陈新娟,刘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