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49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一轮毂、组装在该轮毂内部的轮毂马达以及配置于该轮毂马达二侧的二车轮架体所构成,该轮毂马达中央配置有一凸伸出该轮毂左右二侧的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套设有一固定组件,该各固定组件对应抵顶于该车轮架体上的固定座,且该轴杆的二端部分别与该固定座结合为一体,其中,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一可与该第一结合部卡固的第二结合部。通过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卡固,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达到加强稳固的功效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达到结构 加强稳固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马达为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或电动车轮部位,藉以可驱使轮胎旋 转的专用马达。 一般的轮毂马达于其中心轴杆上套设有一个固定套筒, 用以衔接轮毂马达上的中心轮以及车轮架体上的固定座,提供固定的功 能。然而,以电动机车来说,由于其马达均设于车轮之内,故起步时的 瞬间扭力非常的大,故有时会牵引中心轮使之稍微转动,因而带动与中 心轮衔接的固定套筒也稍微转动。经过多次稍微转动累积下来,固定套 筒有可能变成松脱的状态,会造成轮胎转动时的不平稳,这对于驾驶人 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害到生命安全。因此, 一般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不够稳固,难以堪称安全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 该装置利用简单的设计可达到加强稳固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时 一种轮毂马 达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一个轮毂、组装在该轮毂内部的轮毂马达以 及配置于该轮毂马达二侧的二个车轮架体所构成,该轮毂马达中央 配置有一个凸伸出该轮毂左右二侧的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套设有 一个固定组件,该各固定组件对应抵顶于该车轮架体上的固定座,且 该轴杆的二端部分别与该固定座结合为一体,其中,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部,该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可与该第一结合部卡固 的第二结合部。通过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卡固,可使本技术 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达到加强稳固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毂马达固定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轮毂马达固定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轮毂马达固定装置组合示意图。 其中10--车轮;ll--轮毂;12--轮毂马达;121--轴杆; 122--中心轮;13—固定组件;131--第一结合部; 20—车轮架体;21--固定座;211—第二结合部; 212--穿槽;3—定位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将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以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轮毂马达的结构分解图以 及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轮毂马达12中央配置有一个 凸伸出轮毂马达左右二侧的轴杆121,轴杆121 二端分别套设有一个固 定组件13,且各固定组件13的一侧抵顶于轴杆121上的中心轮122, 固定组件13的另一侧设有一个第二结合部131。其中,第二结合部131 可为若干凸柱或凹槽。请参阅图3以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分解图 以及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主要 由一个轮毂11、组装在4仑毂11内部的轮毂马达12以及配置于轮毂马 达12 二侧的二个车專仑架体2 0所构成。^r毂马达12中央配置有一个凸 伸出轮毂11左右二侧的轴杆121,轴杆121 二端分别套设有一个固定组件13,各固定组件13对应抵顶于车轮架体20上的固定座21,且轴 杆121的二端部分别与固定座21结合为一体。其中,固定座21的一侧 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部211,可与固定组件13的一侧的第二结合部131 结合为一体。若第二结合部131为若干凸柱,则第一结合部211为若干 凹槽;若第二结合部131为若干凹槽,则第一结合部211为若干凸柱, 利用凸柱穿入凹槽内形成卡固结构,则可加强其间的结构强度。如此一 来,当电动机车刚起步时,车轮10以及轮毂11会因为具有较大的扭力 而牵引中心轮122随之旋转,而与于中心轮122抵靠的固定组件13亦 会接受此旋转的力量。但由于固定组件13的第二结合部131与车轮架 体20上固定座21的第一结合部211卡固为一体,因此不会随着车轮 10的旋转力量而旋转,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固,并改善了一般轮毂马达 固定装置易松脱的缺憾,并大幅增加了行车的安全。此外,轴杆121 二端部加设有螺紋,车4仑架体20上的固定座21 中央设有一个穿槽212,可令轴杆121 二端部自穿槽212内穿出,并利 用定位组件3 (通常为螺帽)配合轴杆121 二端部的螺紋将轴杆121锁 固于固定座21内,形成稳固的结构。综前所述,由本技术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的设计确实可行,且改 善了现有的技术的各种缺失,实为创新并符合产业需求的高度创作。本技术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 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技术,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 涵盖于本技术的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一个轮毂、组装在该轮毂内部的轮毂马达以及配置于该轮毂马达二侧的二个车轮架体所构成,该轮毂马达中央配置有一个凸伸出该轮毂左右二侧的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套设有一个固定组件,该各固定组件对应抵顶于该车轮架体上的固定座,且该轴杆的二端部分别与该固定座结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部,该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可与该第一结合部卡固的第二结合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结合部为若干凸柱,且该第二结合部为与所述的凸柱对应的若干 凹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结合部为若干凹槽,且该第二结合部为与所述的凹槽对应的若干 凸柱。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轴杆二端部加设有螺紋,该固定座中央设有一个穿槽;所述的轴杆二 端部穿过所述的穿槽,并设置有定位组件配合将该轴杆锁固于该固定座 内。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定位组件为螺帽。专利摘要本技术揭露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一轮毂、组装在该轮毂内部的轮毂马达以及配置于该轮毂马达二侧的二车轮架体所构成,该轮毂马达中央配置有一凸伸出该轮毂左右二侧的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套设有一固定组件,该各固定组件对应抵顶于该车轮架体上的固定座,且该轴杆的二端部分别与该固定座结合为一体,其中,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一可与该第一结合部卡固的第二结合部。通过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卡固,可使本技术的轮毂马达固定装置达到加强稳固的功效者。文档编号B62K25/02GK201143974SQ200720194820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则淳 申请人:摩特动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马达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一个轮毂、组装在该轮毂内部的轮毂马达以及配置于该轮毂马达二侧的二个车轮架体所构成,该轮毂马达中央配置有一个凸伸出该轮毂左右二侧的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套设有一个固定组件,该各固定组件对应抵顶于该车轮架体上的固定座,且该轴杆的二端部分别与该固定座结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部,该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可与该第一结合部卡固的第二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则淳
申请(专利权)人:摩特动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