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结构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193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结构及工程机械。所述车架结构包括:车架主体(3);以及支腿装置,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支腿装置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将所述车架主体(3)支撑在地面上,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支腿装置和所述车架主体(3)以可相对水平滑动的方式相互连接,以调节所述车架主体(3)相对于所述支腿装置在地面上的支撑边(6)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结构中,车架主体与支腿装置以可相对水平滑动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车架主体相对于选定支撑边的位置,由此提高工程机械在特定作业状态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及具有所述车架结 构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在例如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的工程机械中,在作业状态下,通常需要将其自身 所带有的支腿向两侧展开,然后通过支腿两端设置的竖直油缸将车架主体(即工程机械主 体)向上撑起,使车架主体下方的车轮离地。也就是说,所述支腿用于在展开状态下将车架 主体支撑在地面上。相对于通过工程机械的轮胎或者履带等支撑,通过展开的支腿对工程 机械进行支撑,车架主体相对于支撑边之间的距离更大,从而工程机械工作时的稳定性更 好。 下面以汽车起重机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和图2,汽车起重机具有前后两个支腿 组,每个支腿组包括两个支腿Γ,支腿Γ的一端铰接在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主体3'上,在展 开油缸4'的驱动下绕着铰接端在展开状态与收起状态之间运动。在展开状态下,支腿Γ 垂直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在收起状态下,支腿1'平行于车辆的前后方向。 在汽车起重机进行起重作业(起吊重物)前,展开油缸4'伸展,使得支腿Γ相应 地向两侧展开,然后伸展支腿Γ远离铰接端的远端处的竖直油缸5',使汽车起重机主体向 上提升,轮胎脱离地面,由四个支腿Γ对汽车起重机主体提供支撑。由四个支腿形成的左 右支撑边之间的距离明显大于左右车轮之间的距离,汽车起重机整机支撑宽度增加,有利 于提高汽车起重机在起重作业时的稳定性。 在需要切换至汽车起重机行驶状态时,展开油缸4'收缩,使支腿Γ收起至平行于 车辆前后方向的收起状态,汽车起重机整机的宽度减小,有利于汽车起重机的通行。 在此种支腿结构下,不能充分利用支腿所形成的支撑边之间的距离,在起吊更大 重量的物体时,仍然存在倾覆的作用。为起吊更大重量的物体,需要将支腿的长度设计的较 长,会使支腿在收起后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因此,希望有一种车架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 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所述车架结构包括: 车架主体;以及 支腿装置,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支腿装置用于在所述展开 状态将所述车架主体支撑在地面上,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支腿装置和所述车架主体以 可相对水平滑动的方式相互连接,以调节所述车架主体相对于所述支腿装置在地面上的支 撑边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支腿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支腿组,每个所述支腿组包括: 支腿中段,其水平延伸; 支腿左段,其一端与支腿中段左端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竖直油缸;以及 支腿右段,其一端与支腿中段右端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竖直油缸; 其中,在所述支腿组的展开状态下,所述支腿右段、所述支腿左段与所述支腿中段 对接成一直线。 优选地,所述支腿中段以沿车架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 上。 优选地,所述车架主体上设置有配合孔,所述支腿组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配合 孔中,且与所述配合孔相互配合,能够沿着所述配合孔的纵向相对水平滑动。 优选地,所述配合孔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支腿组的横截面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车架结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上且相互传动连接的动力 源及第一传动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腿组上的第二传动构件,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与 第二传动构件传动连接,以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实现车架主体与所述支腿组之间的相对水平 滑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为固定 设置在所述支腿组上的齿条。 优选地,所述车架主体上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支腿组的上 表面接触,通过所述滚轮的转动,实现所述车架主体与所述支腿组之间的相对水平滑动。 优选地,所述滚轮为橡胶轮,且在所述支腿组支撑车架主体的工况下,所述车架主 体上的配合孔与所述支腿组的上表面之间的配合对所述车架主体起主要支撑作用,所述橡 胶轮对所述车架主体起辅助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车架结构进一步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连接,另 一端与所述支腿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车架主体与所述支腿组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 滑动。 优选地,所述车架结构进一步包括丝杠螺母驱动装置,所述丝杠螺母驱动装置的 丝杠安装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丝杠螺母驱动装置的螺母安装在所述支腿组上,用于驱 动所述车架主体与所述支腿组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滑动。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汽车起重机或混凝土泵车。 在本技术的车架结构中,车架主体与支腿装置以可相对水平滑动的方式相互 连接,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车架主体相对于选定支撑边的位置,由此提高工程机械在特 定作业状态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支腿处于收起状态的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支腿处于展开状态的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图3是具有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架结构的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其中支 腿处于收起状态。 图4是图3所示汽车起重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汽车起重机在支腿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汽车起重机在车架主体相对于支腿装置向右侧(图6中的上侧) 偏移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车架主体和支腿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图3所示汽车起重机中在未偏移起吊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汽车起重机在向左偏移起吊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权项】1. 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主体(3);以及 支腿装置,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支腿装置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 将所述车架主体(3)支撑在地面上,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支腿装置和所述车架主体(3) 以可相对水平滑动的方式相互连接,以调节所述车架主体(3)相对于所述支腿装置在地面 上的支撑边(6)的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 的支腿组(1),每个所述支腿组(1)包括: 支腿中段(102),其水平延伸; 支腿左段(101),其一端与支腿中段(102)左端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竖直油缸(5);以及 支腿右段(103),其一端与支腿中段(102)右端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竖直油缸(5); 其中,在所述支腿组(1)的展开状态下,所述支腿右段(101)、所述支腿左段(103)与所 述支腿中段(102)对接成一直线。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中段(102)以沿车架主体宽度 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3)上。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3)上设置有配合孔 (301),所述支腿组(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配合孔(301)中,且与所述配合孔(301)相 互配合,能够沿着所述配合孔(301)的纵向相对水平滑动。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301)的横截面为方形,所 述支腿组(1)的横截面为方形。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3)上 且相互传动连接的动力源及第一传动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腿组(1)上的第二传动 构件,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与第二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3);以及支腿装置,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支腿装置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将所述车架主体(3)支撑在地面上,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支腿装置和所述车架主体(3)以可相对水平滑动的方式相互连接,以调节所述车架主体(3)相对于所述支腿装置在地面上的支撑边(6)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鲁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