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135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20:57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端子、一第二绝缘本体、一第二导电端子、一第一接地片、一第二接地片、一中央接地片及一遮蔽壳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舌片,该中央接地片设置于该舌片内,而中央接地片的后端则延伸至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两侧;该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分别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上,且第一接地片及第二接地片分别组装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外缘;该遮蔽壳体将上述组件包覆,且其后方两侧则分别延伸有一可将中央接地片夹持接触的夹持部,据此达到接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USB TYPE C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通用串行总线(以下简称USB)规格的电连接器结构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可谓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传输装置之一,由于USB电连接器的方便易用、尺寸小且成本合理,因此在各个工作场所都随处可见USB的踪迹。不论是家庭的核心娱乐装置如电视、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或是办公室的工作用计算机、打印机,乃至于汽车的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时常都依靠USB来完成数据传输的任务。除了提供方便、快速而又可靠的数据传输外,USB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多媒体电子装置接口的相互连接来进行电力传输,也就是所谓的充电。然而,目前的USB充电最高仍只能提供7.5瓦的电力,这样的供电规格虽然能符合手持式可携装置如手机或音乐媒体播放器(MP3)的充电需求,但通常耗时较长,且不能满足大尺寸并需消耗较大功率产品如屏幕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的供电。为了更加普及USB在不同装置供电上的应用,并提供携带方便及更轻薄的多媒体电子产品,同时减少因USB插入方向或接线方向错误而发生无法传输的情况,全新的通用串行总线Type C便应运而生。USB国际制定标准协会(USB-1F)于日前宣布了这项名为USBType C接口的标准规范,旨在通过高达100瓦的电力传输量,让各种装置均能通过单独一条USB线缆满足供电需求,使其具有装置充电时间缩短的优点,更能优化行动应用的便利性。另外,USB Type C接口将支持各种设备的全新超薄设计,从手机、平板计算机、二合一产品、笔记本电脑到桌面计算机以及其他众多用途更具体的设备。这项采用业界新标准的薄型接口可以传输数据、电力和视讯,将成为人们结合各种设备传输所需的唯一接口,由于传输数据量的同步大量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相对应的电磁辐射,从而干扰其它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有鉴于此,业界普遍都会以接地方式来降低电磁干扰(EMI)的产生。但是,USB Type C接口由于其导电端子数量较多,且体积也随着变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克服电磁干扰(EMI)的产生,将会是此产品亟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结构仍有许多缺陷,并非较佳的设计,因此急需改善。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现有结构所出现的各项缺点,对其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宄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分别将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后再相互组装,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为通过中央接地片与第一遮蔽壳体相互搭接,达到有效排除静电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端子、一第二绝缘本体、一第二导电端子、一第一接地片、一第二接地片、一中央接地片及一遮蔽壳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舌片,该中央接地片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后端延伸并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接触部;该中央接地片镶埋于该舌片内,且其前端外缘外露于舌片外,而后端的接触部则外露于该基部后端两侧;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内;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包括一通过镶埋成型于该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卡扣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上;该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形成有一固定部、自固定部两侧分别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并通过固定部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内,使得该接触部及焊接部分别外露于该第一及第二绝缘本体外;该第一接地片及第二接地片则分别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上;该遮蔽壳体系将上述组件包覆;其后方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与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相互夹持接触。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底部设有一容置槽,而第二绝缘本体可容置于该容置槽内,因此当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通过镶埋成型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上后,该第一及第二绝缘本体即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固定,据此得以达到本技术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遮蔽壳体的后方两侧则分别设置有一可将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夹持的夹持部,据此达到接地的效果。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基部两侧朝底面方向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固定部间则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卡扣槽。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的上、下两面则分别形成一端子容置槽,借以收容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基部的底面则凸出有可定位于电路板上的定位柱。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则设有一贴合槽,该贴合槽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优选的,该中央接地片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为一片状结构,该中央接地片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朝两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自平板部上连续弯折而成,使其略呈L型弯折,而该延伸部的侧缘则再弯折延伸有一接触部。优选的,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当第一导电端子镶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后,该接触部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内且外露于该舌片的上表面,该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一绝缘本体基部的后端O优选的,该第一接地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该第一接地片两侧朝底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且可通过该固定部插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贴合槽两侧的固定插槽内,使得第一接地片得以容置于该贴合槽内。优选的,该第二绝缘本体为一平板状矩形体,该第二绝缘本体两侧分别凸出延伸有一与第一绝缘本体容置槽两侧卡扣槽相对应的卡扣凸部,使其得以通过卡扣凸部与第一绝缘本体的卡扣槽相互卡扣固定,并容置于第一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下表面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优选的,该第二导电端子其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当第二导电端子镶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后,该接触部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内且外露于该舌片的下表面,该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后端。 优选的,该第二接地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该第二接地片两侧朝顶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且可通过该固定部插设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固定插槽内,使得第二接地片得以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优选的,该遮蔽壳体的夹持部结构为一缺口,并于缺口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一接触凸部,用以容置并夹持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角度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第一绝缘本体11 基部12 舌片13固定部14容置槽15卡扣槽16端子容置槽17定位柱18贴合槽19固定插槽2中央接地片21平板部22延伸部23接触部3第一导电端子31固定部32接触部33焊接部4第一接地片41固定部5第二绝缘本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舌片;一中央接地片,其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后端延伸并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接触部; 一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内;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包括一通过镶埋成型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卡扣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上;一第一接地片,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上;一第二接地片,固定于第二绝缘本体上;一遮蔽壳体,收容并包覆上述组件,其后方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与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相互夹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乐尧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