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专利>正文

三轮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782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左龙骨(1),右龙骨(5),分别与左龙骨(1)和右龙骨(5)焊接连接的左大梁(16)和右大梁(6),前横梁(7)和后横梁(2),立管(30)和前体中梁(23),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尾段分别直接作为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的后半部分;该尾段的后端部直接与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密封焊接连接,该尾段的前端处分别与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前半部分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合理,整体强度高,且水箱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技术背景目前,三轮摩托车的车架采用的结构通常为左、右大梁均为整体件,并在左、右大 梁之间前设置前、后横梁及中部小横梁形成平面框架,左、右龙骨的后部在该平面框架下 方与前横梁及中部小横梁之间经垂直的连接件连接,左、右龙骨的前端与立管连接,前体 中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和立管固定连接,立管与摩托车的前端转向轴连接,而主、副钢 板的前、后悬挂均焊接连接在左、右大梁的下侧面上,在左、右龙骨的前部的连接横管上 固定连接两个平行的用于固定发动机的前、后悬挂座;此种车架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龙 骨未与大梁直接固定连接,而与前横梁及中部小横梁呈直角U形开口连接,使整个车架结 构的抗震、抗扭、抗冲击性能较差,而且对两条龙骨的大量内部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此 外,固定发动机的悬挂座的悬挂横梁与挂件之间为螺拴固定的钢性连接,对发动机产生的 振动起到了传递和放大作用,容易损坏车架的焊接连接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整体强度高,并可作为发动机水箱的三轮 摩托车车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左龙骨,右龙骨,分别与左龙 骨和右龙骨焊接连接的左大梁和右大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立管,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和立 管固定连接的前体中梁,在左龙骨和右龙骨的前部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龙骨前连接横管和 龙骨中连接横管,固定连接在龙骨前连接横管上的发动机前悬挂座和固定连接在龙骨中连 接横管上的发动机后悬挂座,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的尾段分别直接作 为所述左大梁和所述右大梁的后半部分;该尾段的后端部直接与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密封焊 接连接,该尾段的前端处分别与所述左大梁和所述右大梁前半部分焊接连接。上述左龙骨、右龙骨在尾段的前端处同时向内侧和下部弯曲。上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的前部端面分别与增设的U形连接板的两外側面固定连接: 所述左大梁和所述右大梁的后半部分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相通,使所述左龙骨、右龙骨和所述后横梁构成一连通管道;可在所述立管两侧处的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的前端上侧面分别设置循环水注水口和排气口,而在该前端下部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进 水口接头和出水口接头,以便与发动机循环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联,在所述左龙骨和所 述右龙骨的前下部的下侧面上分别设置放水口,使该连通管道成为一个完整的水箱。还可在上述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的所述左大梁和所述右大梁上增设前加强横管和后 加强横管;所述前加强横管和所述后加强横管分别穿过所述左大梁和所述右大梁的内、外 侧面并与之密封焊接连接,可在焊接处增设加强块,其两端伸出的端部分别与主钢板前悬 挂和主钢板后悬挂焊接连接;副钢板前悬挂和副钢板后悬挂则焊接连接在所述左大梁和所 述右大梁的外侧面。为增加车架中部的结构强度,可在上述前横梁的下侧面与其正对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 龙骨的上侧面之间分别设置小支撑件将两者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横梁的位于所述左大梁和 所述右大梁外侧处的下表面分别设置焊接连接的大支撑件,在所述大支撑件的内侧面与所 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的外侧面之间分别设置横支撑件将两者固定连接。还可在上述发动机前悬挂座的前悬挂横梁与前挂件的连接处设置缓冲垫;在所述发动 机后悬挂座的后悬挂横梁与后挂件的连接处设置缓冲垫,以降低发动机的振动,该缓冲垫 可为常规的橡胶垫。为增加车架前端部的结构强度,可在所述U形连接板与所述左龙骨、所述右龙骨连接 处的前外侧分别设置焊接连接的角形加强板;所述U形连接板的上部开口处与所述前体中 梁的前部焊接连接;所述立管与所述前体中梁的前端和所述U形连接板的前端开口处焊接 连接;在所述U形连接板下部与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之间设置将三者固定连接的弓形 连接板。本技术提供三轮摩托车车架以整体的左右龙骨作为车架受力的的基本主体,在龙 骨的中部形成两个对称的由大梁前半部分、龙骨和小支撑件等组成的三角受力构架,并将 前加强横管连接在大梁的前半部分,减轻了龙骨直接受力,龙骨上的焊接点也有减少,这 使车架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加,抗扭力和抗震、抗冲击性能增强。将左右龙骨与后横梁连接 组成水箱,使水箱水容量增大,散热面积增加,冷却效果好,且焊接部位少,工艺性、密 封性好。此外,在发动机的悬挂座的悬挂横梁与挂件之间增加缓冲垫,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 直接减轻了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焊接部位的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合理,整体强度高,且水箱冷却水的冷 却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D-D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发动机前悬挂座和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发动机后悬挂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9,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左龙骨l,右龙骨5,分别与左 龙骨1和右龙骨5焊接连接的左大梁16和右大梁6,分别与左大梁16、右大梁6的前端 和后端焊接连接的前横梁7和后横梁2,与左龙骨1和右龙骨5的前端固定连接的立管30, 两端分别与前横梁7和立管30焊连接的前体中梁23,在左龙骨1和右龙骨5的前部分别 与其焊连接的龙骨前连接横管13和龙骨中连接横管15,经螺栓固定连接在龙骨前连接横 管13上的发动机前悬挂座31和经螺栓固定连接在龙骨中连接横管15上的发动机后悬挂 座32,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尾段分别直接作为所述左大梁16 和所述右大梁6的后半部分;该尾段的后端部直接与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密封焊接连接, 该尾段的前端处分别与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前半部分焊接连接。 所述左龙骨l、右龙骨5在尾段的前端处同时向内侧和下部弯曲。 所述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前部端面分别与增设的U形连接板25的两外侧面焊 接连接;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与所述后横梁2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相通,使所 述左龙骨1、右龙骨5和所述后横梁2构成一连通管道;所述立管30两侧处的所述左龙 骨1和所述右龙5的前端上侧面分别设置循环水注水口 IO和排气口 11,而在该前端下部 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进水口接头12和出水口接头9,在所述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前下部的下侧面上分别设置放水口 19。所述前横梁7和后横梁2之间的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上增设前加强横管18和 后加强横管3;所述前加强横管18和所述后加强横管3分别穿过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的内、外侧面并与之密封焊接连接,并在焊接处增设焊接加强块,其两端伸出的端 部分别与主钢板前悬挂20和主钢板后悬挂22焊接连接;副钢板前悬挂21a和副钢板后悬 挂21b焊接连接在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的外侧面。在所述前横梁7的下侧面与其正对所述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上侧面之间分别设 置小支撑件27将两者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横梁7的位于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 6外侧处的下表面分别设置焊接连接的大支撑件28,在所述大支撑件28的内侧面与所述 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外侧面之间分别设置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左龙骨(1),右龙骨(5),分别与左龙骨(1)和右龙骨(5)焊接连接的左大梁(16)和右大梁(6),前横梁(7)和后横梁(2),立管(30),两端分别与前横梁(7)和立管(30)固定连接的前体中梁(23),在左龙骨(1)和右龙骨(5)的前部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龙骨前连接横管(13)和龙骨中连接横管(15),固定连接在龙骨前连接横管(13)上的发动机前悬挂座(31)和固定连接在龙骨中连接横管(15)上的发动机后悬挂座(32),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左龙骨(1)和所述右龙骨(5)的尾段分别直接作为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的后半部分;该尾段的后端部直接与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密封焊接连接,该尾段的前端处分别与所述左大梁(16)和所述右大梁(6)前半部分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