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71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体积大,造价高、干燥周期长、易引入污染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座、下底座、电热盘、通风管和电风扇,下底座上面等间距装有通风管,上座和下底座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和通风管一一对应,支撑架上套装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装有垂直于支撑架的夹子,夹子位于通风管的正上方,下底座内部装有电风扇,电风扇上方的下底座内装有电热盘,通风管侧壁上均布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干燥快速,不易污染,使用效果好,是干燥装置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仪器,特别是一种非接触式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所用的玻璃仪器烘箱式干燥器和通风管接触式加电烘干器,前者体积大,造价高、干燥周期长,后者加热管与玻璃仪器内部接触易引入污染物,所以专利技术一种体积小、造价低的非接触式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体积大,造价高、干燥周期长、易引入污染物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座、下底座、电热盘、通风管和电风扇,下底座上面等间距装有通风管,上座和下底座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和通风管一一对应,支撑架上套装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装有垂直于支撑架的夹子,夹子位于通风管的正上方,下底座内部装有电风扇,电风扇上方的下底座内装有电热盘,通风管侧壁上均布有通孔。本技术操作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干燥快速,不易污染,使用效果好,是干燥装置上的创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3给出,本技术包括上座、下底座、电热盘、通风管和电风扇,下底座2上面等间距装有通风管4,上座I和下底座2之间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和通风管4 一一对应,支撑架6上套装有连接环8,连接环8上装有垂直于支撑架6的夹子7,夹子7位于通风管4的正上方,下底座2内部装有电风扇5,电风扇5上方的下底座2内装有电热盘3,通风管4侧壁上均布有通孔。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通风管4为316L不锈钢制成的长2 Cm、直径8 mm的圆柱形。所述的通风管底部设有外螺纹接头,与下底座2的内螺纹旋装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通孔孔径为2 mm。所述的电风扇5为直流涡轮风扇。所述的夹子7是由镀锌钢材制成的夹柄及夹头构成,夹柄长28 Cm,夹头装在夹柄前端部,夹头的夹口宽为1.5 cm?8 Cm。所述的上座I和下底座2均为不锈钢制成的中空长方体。所述的支撑架6为不锈钢制成的圆柱体。本技术的使用情况是,当需要加热仪器时,先把清洗过的仪器放在夹子7上,然后用外螺纹接头将其固定住,在支撑架6上调节夹子7高度使它达到一个合适的高度能让下底座固定的通风管4伸进仪器内部进行烘干。随后连接电源,电风扇5、电热盘3开始工作,电热盘3加热空气,产生热气流,电风扇5吹动热气流向上移动进入通风管4内,随后又通过通风管4上的通孔吹到仪器内壁进行烘干。当所需要加热的仪器比较少时,可以用不锈钢外螺纹接头把不需要的通风管4底座给堵上,以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散失,节省能源损耗。当发现仪器内部水滴消失时,关闭电源,然后沿支撑架向上调节夹子7的高度,松动外螺纹接头,最后取出仪器即可。本技术电风扇5采用小型的直流涡轮风扇,占用体积小且效率更高,夹子7为市售产品(北京天连和谐仪器厂),材料为钢制镀锌,总长为28 cm (中号),夹持范围1.5 cm到8 Cm,连接环8套在支撑架上,可以在支撑架上下移动(可以考虑利用磁性相吸的原理,把连接环做成磁性物质,这样既能使它和支撑架紧紧相吸,也比较容易上下滑动)。通风管与下底座通过内外螺纹相连接,下底座为不锈钢内螺纹式,通风管底部设有配套规格的不锈钢外螺纹接头。本技术的优点是避免了仪器和通风管的接触,从而相对现在所用的干燥装置相比确保了在烘干时通风管4上的灰尘不会沾在仪器内壁,保证了仪器在加热过程中的清洁,本技术操作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干燥快速,不易污染,使用效果好,特别适合小型实验室即洗即用玻璃仪器的干燥,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是干燥装置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权项】1.一种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包括上座、下底座、电热盘、通风管和电风扇,其特征在于,下底座⑵上面等间距装有通风管(4),上座⑴和下底座(2)之间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和通风管(4) 一一对应,支撑架(6)上套装有连接环(8),连接环(8)上装有垂直于支撑架(6)的夹子(7),夹子(7)位于通风管⑷的正上方,下底座(2)内部装有电风扇(5),电风扇(5)上方的下底座(2)内装有电热盘(3),通风管(4)侧壁上均布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⑷为316L不锈钢制成的长2 cm、直径8 mm的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底部设有外螺纹接头,与下底座(2)的内螺纹旋装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孔径为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风扇(5)为直流涡轮风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子(7)是由镀锌钢材制成的夹柄及夹头构成,夹柄长28 cm,夹头装在夹柄前端部,夹头的夹口宽为1.5 cm?8Cm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I)和下底座(2)均为不锈钢制成的中空长方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6)为不锈钢制成的圆柱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体积大,造价高、干燥周期长、易引入污染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座、下底座、电热盘、通风管和电风扇,下底座上面等间距装有通风管,上座和下底座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和通风管一一对应,支撑架上套装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装有垂直于支撑架的夹子,夹子位于通风管的正上方,下底座内部装有电风扇,电风扇上方的下底座内装有电热盘,通风管侧壁上均布有通孔,本技术操作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干燥快速,不易污染,使用效果好,是干燥装置上的创新。【IPC分类】F26B21-00, F26B23-06【公开号】CN204555616【申请号】CN201520156332【专利技术人】谢银德, 闫硕, 张玉霞, 徐顺, 侯保森 【申请人】郑州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干燥装置,包括上座、下底座、电热盘、通风管和电风扇,其特征在于,下底座(2)上面等间距装有通风管(4),上座(1)和下底座(2)之间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和通风管(4)一一对应,支撑架(6)上套装有连接环(8),连接环(8)上装有垂直于支撑架(6)的夹子(7),夹子(7)位于通风管(4)的正上方,下底座(2)内部装有电风扇(5),电风扇(5)上方的下底座(2)内装有电热盘(3),通风管(4)侧壁上均布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银德闫硕张玉霞徐顺侯保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