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69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包含:一第一车体、一第二车体,及一用于组接第一、二车体的搭接装置,该第一车体具有一朝前延伸的悬臂,该第二车体具有一对应位于该第一车体的悬臂前方的柱杆,该搭接装置包括一安装在该悬臂的前端顶侧的凸块,及一固接在该柱杆的后侧且可拆离地弹性卡掣于凸块的卡掣单元,藉由该搭接装置的设计,使得车架能具有构造创新,且组装与拆卸都容易的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电动代步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前、后车体组接而成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
技术介绍
电动代步车为一种针对老弱或残疾人士所设计的代步工具,主要是将一电动设备安装在一车架上,且在该车架底部安装有滚轮,可供使用人员控制驾驶以代步行走。由于该车架的体积较大,为了便于制造及搬运,厂商通常会先制成前、后二独立车体,而后再将车体相互组接成一车架。目前市面上已出现有相当多种用于组接前、后车体的搭接装置,而本新型就在提供一种搭接构造创新的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构造创新且组装与拆卸皆简单容易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本技术的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包含一第一车体、一第二车体,及一用于组接第一、二车体的搭接装置。该第一车体具有一朝前延伸的悬臂。该第二车体具有一对应位在该第一车体的悬臂前方的柱杆。该搭接装置包括一安装在该悬臂的前端顶侧的凸块,及一固接在该柱杆后侧且可拆离地弹性卡掣于凸块的卡掣单元。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新型的电动代步车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卡掣单元的一立体分解图,并显示一凸块的放大外观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说明将一前车体与一后车体以一角度相互搭接的状态;图4是类似于图3的一视图,说明该前、后车体卡掣定位的状态;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组接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本新型车架的较佳实施例是安装在一电动代步车上,并包含一第一车体1、一位在该第一车体1前方的第二车体2,及一用于组接第一、二车体1、2的搭接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车体1、2分别为后、前车体,当然在设计上也可以令第一、二车体1、2反置,而分别成为前、后车体,在此不再另外说明。而且,由于电动代步车的其他构造并非本新型的创作重点,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该第一车体1是由复数杆件组接焊固而成,并具有一左右长向延伸的第一侧杆11,及一由第一侧杆11中央向上再朝前水平延伸的悬臂12。该第二车体2也是由复数杆件组接焊固而成,并具有一左右长向延伸的第二侧杆21,及一直立固接在该第二侧杆21中央的柱杆22。该柱杆22对应位在该第一车体1的悬臂12前方。该搭接装置3是用于可拆离地将第一、二车体1、2组接在一起,并包括一安装在第一侧杆11的前侧下方的承板31、二分别自承板31的左、右两端向上直立延伸的端板32、二相间隔地自承板31的前侧向上直立延伸的钩板33、一间隔设在第二侧杆21后侧且对应该承板31的搭杆34、一凸设在该悬臂12的前端顶侧的凸块35,及一固接在该柱杆22的后侧的卡掣单元36。该凸块35具有一直立位在后侧的直抵面351,及一位在前侧且朝前下方倾斜的斜顶面352。该卡掣单元36是可拆离地弹性卡掣于凸块35,并具有一固接在该柱杆22上的中空壳座361、一被限位在壳座361中的卡块362、一与卡块362衔接且向上伸出壳座361的拉杆363,及一安装在壳座361中且具有将卡块362向下顶出壳座361的弹性的弹性件364。该卡块362具有一对应配合该斜顶面352的斜导面365。在本实施例中该壳座361是由一固接在该柱杆22上的L型底板366,及一盖置固接在该底板366上的U型盖板367所组接构成,当然在设计上也可以有其他实施态样。而该弹性件364为一压缩弹簧,是套设在拉杆363上且顶抵在底板366与卡块362间。此外,该壳座361还具有一形成在盖板367上且上下长向延伸的长槽孔368,而该卡掣单元36还具有一伸入该长槽孔368且固接于卡块362的限位件369,透过限位件369被局限在长槽孔368中的设计,可用以相对限制卡块362伸缩移动的距离。参阅图1与图3,于组架第一、二车体1、2时,组装人员须先将第一、二车体1、2的相邻侧略微倾斜抬高一角度,令搭杆34对应向后放入钩板33、第一侧杆11与端板32间,并使悬臂12向前移近柱杆22,让凸块35对应顶靠于卡掣单元36的卡块362,而后就可以将第一、二车体1、2放下,由于此时悬臂12与柱杆22会相向旋摆,使得凸块35向前移动顶抵卡块362,而让斜顶面352沿着斜导面365移动,同时会使得卡块362受到顶抵而自动缩入壳座362中并压抵弹性件364,如图4与图5所示,当凸块35继续向前移动越过卡块362且抵至柱杆22时,卡块362就可以藉由弹性件364的复位弹力向下凸出,阻挡在凸块35的直抵面351后方,且位在悬臂12上方,用以卡掣定位凸块35,同时,该搭杆34也会对应搭叠在该承板31上,使得搭杆34被框定限位在钩板33、第一侧杆11、端板32与承板31间,能增加两车体1、2的组接稳固性。于拆卸时,只要拉动拉杆363带动卡块362缩入壳座361中,脱离卡掣凸块35的位置,并略微抬高第二车体2后侧,将搭杆34向上再向前搬离钩板33与端板32,就可以将第一、二车体1、2拆离分解。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新型在设计上乃为一构造创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具有组装及拆卸容易的功效,确实能够达到本新型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包含一第一车体、一第二车体,及一用于组接第一、二车体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体具有一朝前延伸的悬臂;该第二车体具有一对应位于该第一车体的悬臂前方的柱杆;该搭接装置包括一安装在该悬臂的前端顶侧的凸块,及一固接在该柱杆的后侧且可拆离地弹性卡掣于凸块的卡掣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凸块具有一位在后侧的直抵面,而该卡掣单元具有一固接在该柱杆上的中空壳座、一被限位在壳座中的卡块、一与卡块衔接且向上伸出壳座的拉杆,及一安装在壳座中且具有将卡块向下顶出壳座以卡掣凸块的弹性的弹性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凸块具有一位在前侧的斜顶面,而该卡块具有一位在后侧且配合该斜顶面的斜导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壳座具有一上下长向的长槽孔,而该卡掣单元还具有一伸入该长槽孔且固接于卡块的限位件。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搭接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在该第一车体前侧的承板,及一安装在第二车体后侧且对应叠置在该承板上方的搭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搭接装置还包括二分别自承板的左、右两端向上直立延伸且位在搭杆的左、右端外侧的端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搭接装置还包括二相间隔地自承板的前侧向上直立延伸且钩抵在搭杆前侧的钩板。专利摘要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包含一第一车体、一第二车体,及一用于组接第一、二车体的搭接装置,该第一车体具有一朝前延伸的悬臂,该第二车体具有一对应位于该第一车体的悬臂前方的柱杆,该搭接装置包括一安装在该悬臂的前端顶侧的凸块,及一固接在该柱杆的后侧且可拆离地弹性卡掣于凸块的卡掣单元,藉由该搭接装置的设计,使得车架能具有构造创新,且组装与拆卸都容易的功效。文档编号B62K11/02GK2803893SQ200520018028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清耀, 林信泉 申请人: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包含:一第一车体、一第二车体,及一用于组接第一、二车体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体具有一朝前延伸的悬臂;该第二车体具有一对应位于该第一车体的悬臂前方的柱杆;该搭接装置包括一安装在该悬臂的前 端顶侧的凸块,及一固接在该柱杆的后侧且可拆离地弹性卡掣于凸块的卡掣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耀林信泉
申请(专利权)人: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