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包括切块模块、推进杆、手柄和套筒,切块模块包括底部开口的外框,外框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平行的内腔体,推进杆的下端连接金属板的上表面,金属板的下表面连接多根金属杆,多根金属杆的下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的多个独立的内腔体中,推进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切块模块的顶部小孔和套筒筒体,套筒下端口与切块模块的顶部小孔连通并固定,套筒上端口固定连接手柄下端口,推进杆的中部连接拉伸弹簧的一端,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手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该切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将在平板上培养的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成均匀的小块,便于下一步开展抗鱼类水霉菌药物的筛选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水霉菌药物筛选试验时,是将水霉菌培养物用灭菌后的手术刀将培养物切成lcm2的正方形小块,然后将其贴在含有药物的培养基中进行抗水霉菌的药物筛选试验。从实践中发现,采用手术刀切割水霉菌培养物存在一些不足,如:进行抗水霉菌药物筛选时需要大量的lcm2的水霉菌培养物小块,用手术刀一块一块地切割水霉菌培养物操作繁琐;用手术刀切割的水霉菌培养物的大小不一致也影响试验结果;用手术刀切割水霉菌培养物时需要长时间打开培养皿的上盖,容易造成其它细菌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该切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将在平板上培养的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成均匀的小块,便于下一步开展抗鱼类水霉菌药物的筛选工作。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包括切块模块、推进杆、手柄和套筒,所述的切块模块包括底部开口的外框,外框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平行的内腔体,所述的推进杆的下端连接金属板的上表面,金属板的下表面连接多根金属杆,所述的多根金属杆的下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的多个独立的内腔体中,推进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切块模块的顶部小孔和套筒筒体,套筒下端口与切块模块的顶部小孔连通并固定,套筒上端口固定连接手柄下端口,推进杆的中部连接拉伸弹簧的一端,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手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推进杆在手柄筒体内和套筒筒体内滑动,推进杆的顶端穿过手柄筒体顶部为自由端。所述的推进杆的顶端设有拇指按压头;所述的金属杆下端连接薄片;所述的金属杆的长度为2.5cm,弹簧的最大伸长为2cm,所述的外框为正方形;所述的内腔体的横截面为l*lcm的正方形;所述的外框的上半部为空腔,所述的金属板位于外框的上部空腔内,并且金属板可在外框的上部空腔内上下移动;所述的外框内部下半部分隔的内腔体共49个,在内腔体中可上下滑动的49根金属杆下端分别连接薄片,薄片能够伸出切块模块的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该切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使用该切块器能将水霉菌培养物一次切割成49块lcm2的小块,有利于下一步开展抗水霉菌药物的筛选。总之,使用该切块器进行试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试验条件的一致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切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切块模块,1-1-外框,1-2-内腔体,1-3-顶部小孔,2_推进杆,3-手柄,4-金属板,5-金属杆,6-拉伸弹簧,7-拇指按压头,8-薄片,9-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包括切块模块1、推进杆2、手柄3、套筒9,所述的切块模块I包括底部开口的外框1_1,外框1-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平行的内腔体1-2,所述的推进杆2的下端连接金属板4的上表面,金属板4的下表面连接多根金属杆5,所述的多根金属杆5的下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的多个独立的内腔体1-2中,推进杆2的上端依次穿过切块模块I的顶部小孔1-3和套筒9筒体,套筒9下端口与切块模块I的顶部小孔1-3连通并固定,套筒9上端口固定连接手柄3下端口,推进杆2的中部连接拉伸弹簧6的一端,拉伸弹簧6的另一端与手柄3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推进杆2在手柄3筒体内和套筒9筒体内滑动,推进杆2的顶端穿过手柄3筒体顶部为自由端,推进杆2的顶端设有拇指按压头7,套筒9的上端与切块模块I的顶部固定相连,顶端与手柄3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的金属杆5的长度为2.5cm,拉伸弹簧6的最大伸长为2cm,所述的外框1-1为正方形,外框1-1的上半部为空腔;正方形外框1-1内部下半部分隔的内腔体1-2共49个,内腔体1-2横截面为l*lcm的正方形,所述的金属板4位于外框1-1的上部空腔内,并且金属板4可在外框1-1的上部空腔内上下移动,在内腔体1-2中可上下滑动的49根金属杆5下端分别连接正方形金属薄片8,金属薄片8能够伸出切块模块I的底面。可伸缩式的拉伸弹簧6不用时为收缩状态,按压推进杆2上的拇指按压头7时弹簧为伸长状态,弹簧最大伸长为2cm。手柄3是包裹在推进杆2与切块模块I相连的以外的部分和距拇指按压头2cm的部分,手柄3的大小便于操作者手握,手柄和套筒的内径略大于推进杆的外径(直径差为0.3-lmm),使得推进杆滑动顺畅。本技术提供的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将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用报纸包裹好,在高压灭菌锅内121°C高压灭菌30min,在适宜的温度下取出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将培养好的鱼类水霉菌培养物放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培养皿的盖子将水霉菌切块器底部开口的一端放到水霉菌培养物的中间手握手柄用力向下压将水霉菌培养物切割成49个lcm2的正方形小块,然后将切块器稍微提起,用拇指按压推进杆2上的拇指压头7使切成小块的水霉菌培养物回到培养皿中,然后将lcm2的水霉菌培养物用灭菌镊子夹取放到含药物的水霉菌培养基上用于筛选抗水霉菌的药物。【主权项】1.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块模块(1)、推进杆(2)、手柄(3)和套筒(9),所述的切块模块(I)包括底部开口的外框(1_1),外框(1-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平行的内腔体(1-2),所述的推进杆(2)的下端连接金属板(4)的上表面,金属板(4)的下表面连接多根金属杆(5),所述的多根金属杆(5)的下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的多个独立的内腔体(1-2)中,推进杆(2)的上端依次穿过切块模块(I)的顶部小孔(1-3)和套筒(9)筒体,套筒(9)下端口与切块模块(I)的顶部小孔(1-3)连通并固定,套筒(9)上端口固定连接手柄(3)下端口,推进杆(2)的中部连接拉伸弹簧(6)的一端,拉伸弹簧(6)的另一端与手柄(3)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推进杆(2)在手柄(3)筒体和套筒(9)筒体内滑动,推进杆(2)的顶端穿过手柄(3)筒体顶部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杆(2)的顶端设有拇指按压头(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杆(5)下端连接薄片(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杆(5)的长度为2.5cm,拉伸弹簧(6)的最大伸长为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1-1)为正方形;所述的内腔体(1-2)的横截面为l*lcm的正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1-1)的上半部为空腔,所述的金属板(4)位于外框(1-1)的上部空腔内,并且金属板(4)在外框(1-1)的上部空腔内上下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包括切块模块、推进杆、手柄和套筒,切块模块包括底部开口的外框,外框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平行的内腔体,推进杆的下端连接金属板的上表面,金属板的下表面连接多根金属杆,多根金属杆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类水霉菌培养物切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块模块(1)、推进杆(2)、手柄(3)和套筒(9),所述的切块模块(1)包括底部开口的外框(1‑1),外框(1‑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平行的内腔体(1‑2),所述的推进杆(2)的下端连接金属板(4)的上表面,金属板(4)的下表面连接多根金属杆(5),所述的多根金属杆(5)的下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的多个独立的内腔体(1‑2)中,推进杆(2)的上端依次穿过切块模块(1)的顶部小孔(1‑3)和套筒(9)筒体,套筒(9)下端口与切块模块(1)的顶部小孔(1‑3)连通并固定,套筒(9)上端口固定连接手柄(3)下端口,推进杆(2)的中部连接拉伸弹簧(6)的一端,拉伸弹簧(6)的另一端与手柄(3)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推进杆(2)在手柄(3)筒体和套筒(9)筒体内滑动,推进杆(2)的顶端穿过手柄(3)筒体顶部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涛,艾晓辉,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