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武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46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性好、省力的自行车。它包括前后轮、前叉、后叉、座垫,其特点在于:设有一着地中轮,其中轴安装棘轮机构,中轴与前叉之间有中叉相连,中叉铰接于前叉上,前后轮分别与前后轴之间为滑轮配合,中叉也可与后叉或后轴两端相连。当人脚踩踏板时,中轮克服摩擦力前行,带动前后轮前行。省去原有链轮、链条,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维修性好。而且它将原有柔性传动改为钢性传动,传动效率高,省力。中轮可随地面地势高低变化而摆动调整,适应性强,尤其适合童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是前后两轮着地,靠中轴链轮与后轴链轮链条相连带动,其结构复杂,成本高,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性好、省力的自行车。其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前后轮、前叉、后叉、座垫,其特点在于设有一着地中轮,其中轴安装棘轮机构,中轴与前叉之间有中叉相连,中叉铰接于前叉上,前后轮分别与前后轴之间为滑轮配合,中叉也可与后叉或后轴两端相连。当人脚踩踏板时,中轮克服磨擦力前行,带动前后轮前行。省去原有链轮、链条,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维修性好。而且它将原有柔性传动改为钢性传动,传动效率高,省力。中轮可随地面地势高低变化而摆动调整,适应性强,尤其适合童车。附图说明下面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前轮1、后轮2、前叉3、后叉4、座垫5、中轮6、中叉7等组成。优点效果已如前叙,此不赘述。另外,中叉也可与后叉相连或与后轴两端相连(图略画)。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它包括前后轮、前叉、后叉、座垫,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着地中轮,其中轴安装棘轮机构,中轴与前叉之间有中叉相连,中叉铰接于前叉上,前后轮分别与前后轴之间为滑轮配合,中叉也可与后叉或后轴两端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性好、省力的自行车。它包括前后轮、前叉、后叉、座垫,其特点在于设有一着地中轮,其中轴安装棘轮机构,中轴与前叉之间有中叉相连,中叉铰接于前叉上,前后轮分别与前后轴之间为滑轮配合,中叉也可与后叉或后轴两端相连。当人脚踩踏板时,中轮克服摩擦力前行,带动前后轮前行。省去原有链轮、链条,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维修性好。而且它将原有柔性传动改为钢性传动,传动效率高,省力。中轮可随地面地势高低变化而摆动调整,适应性强,尤其适合童车。文档编号B62K17/00GK2721514SQ20042007659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文武 申请人:李文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它包括前后轮、前叉、后叉、座垫,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着地中轮,其中轴安装棘轮机构,中轴与前叉之间有中叉相连,中叉铰接于前叉上,前后轮分别与前后轴之间为滑轮配合,中叉也可与后叉或后轴两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