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奋雷专利>正文

仰行单人运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35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提供一种仰行单人运动车,是一种新的车型。驾车者行进时空气阻力小。本车体有一个供驾车者既可坐又可躺的支托装置它由头托,背托,臂托及脚踏装置采用活动拼接组成及相应驾车的结构,有迅速、稳定、轻便、舒适的性能。适合运动或人力代步兼保健,也可配置各种动力。(*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运动车,特别是一种在行进中人体受空气阻力小的仰行单人运动车。适合单人运动或代步,也可配置各种动力。现有的各种人力代步车在行进中人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较大,尤其是快速及顶风时更是主要阻力。曾有报导,为提高车速国外有人给车体装上一个流线形外壳用伏势驾车,国内也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还未见普及。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车型,行进时人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且有迅速、稳定、轻便、舒适的效果,能劳能逸既是运动车又可作保健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车体有一个供驾车者既可坐又可躺着驾车的结构。驾车姿势比较舒适,尤其是在行进方向上的气动阻力面小,利用人体自身流线就可达到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速度的目的,本车体着地车轮多于二个、重心低故稳定性好,车体的收芷尺寸可做到小于1200×600×600达到较轻便的目的。本技术的制造没有特殊的难度较易实现。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参照图1,下面部分是包括前后车轮(1)、(2)在内的一系列传动和控制系统及不标号的由图示的车架。上面部分是包括头托(3)、背托(4)、臀托(5)、以轴心线(0)为活动中心的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等组成总长度申出前后车轮轴的支托装置,驾车者能躺或坐在上面进行驾车。驾车者用人力蹬脚为动力,通过脚蹬装置(6)经过中心分别在(0)、(10)、(13)及后车轮轴心的3对链轮(图略)进行三节变速驱动车轮运动。各操纵把手在臀位二侧,图1、2、3仅示方向把手(7)通过连杆(8)连接方向车轮架(9)。图1虚线所画示意参照身高1.7米正常人体,按比例画出的驾车者。驾车者的头位、臀位、脚位等分别处在支托装置相应的位置上,脚位活动中心相应(0)。各位的图示标号与支托装置相通用。支托装置采用活动拼接,便于申展折收。参照图1,各部分申展折收的动向由箭头所示,其中以(0)为活动中心的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背托(4)、头托(3)分别以活动拼接点中心(10)、(11)、(12)为轴心作各种角度的活动,按照坐和躺着驾车的需要定位,以(0)为活动中心的脚蹬装置(6)采用可变位的紧固件(图略)来定位,背托(4)采用支点可移位的定位撑杆(14)来定位,头托(3)相对于背托(4)在展平的位置定位。(A-A)(B-B)示意垂直地面、平行且过前后车轮轴心线的二参照平面,是作为一种位置介限,把空间划分成三个区域以便于说明车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权利要求1.一个由包括前后车轮(1)、(2)在内的一系列传动和控制系统、车架及在车体上面的供驾车者既可坐又可躺着进行驾车的支托装置(3)(4)(5)(6)等组成的可驾行的车体,其特征是所述支托装置(3)(4)(5)(6)是由头托(3)、背托(4)、臀托(5)、以(0)为活动中心的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采用活动拼接组成,能够伸展折收,其中以(0)为活动中心的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背托(4)、头托(3)分别是以活动拼接点中心(10)、(11)、(12)为轴心作铰链连接,按照坐和躺着驾车的需要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其特征是以垂直地面、平行且过前后车轮轴心线的二平面(A-A)(B-B)为介限,在正常驾车的情况下,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的活动中心(0)的位置申在前车轮轴线的前面。专利摘要本装置提供一种仰行单人运动车,是一种新的车型。驾车者行进时空气阻力小。本车体有一个供驾车者既可坐又可躺的支托装置它由头托,背托,臂托及脚踏装置采用活动拼接组成及相应驾车的结构,有迅速、稳定、轻便、舒适的性能。适合运动或人力代步兼保健,也可配置各种动力。文档编号B62K17/00GK2112581SQ9121570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宋奋雷 申请人:宋奋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包括前后车轮(1)、(2)在内的一系列传动和控制系统、车架及在车体上面的供驾车者既可坐又可躺着进行驾车的支托装置(3)(4)(5)(6)等组成的可驾行的车体,其特征是所述支托装置(3)(4)(5)(6)是由头托(3)、背托(4)、臀托(5)、以(0)为活动中心的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采用活动拼接组成,能够伸展折收,其中以(0)为活动中心的兼作脚托的脚蹬装置(6)、背托(4)、头托(3)分别是以活动拼接点中心(10)、(11)、(12)为轴心作铰链连接,按照坐和躺着驾车的需要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奋雷
申请(专利权)人:宋奋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