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8136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4:34
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属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将湖滨人工湿地分为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对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整地,其中对植物缓冲带整地具体包括: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要求种植地坡面应≤20°;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或在种植地引入客土;栽植: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湖滨人工湿地植物种植,防护林带种植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物缓冲带种植湿生草本植物;管理措施。上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设计合理,通过该方法实现湖滨湿地的规范化,规模化,以利于湖滨湿地的生态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恢复
,具体涉及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湖滨湿地是湖泊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拦截陆域污染物、净化湖泊水体、保持湖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湿地受水体、陆地交互作用,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滤器、缓冲器的功能,对改善水质、提供生物繁育生长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湖滨湿地因其水陆交错带的特殊属性,使它在多景观的复合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方面,具有特殊的固碳、缓解污染、蓄洪防旱、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在景观方面,具有景观美学和教育功能;在经济方面,具有生态旅游、泥炭积累等功能。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丧失,局部水体富营养化、泥沙淤积严重,水位变幅增大,生境恶化,环境服务功能下降,自我恢复力和抵抗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甚至阻碍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湖区人民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湖滨湿地生态的修复与景观重建已成为当今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湖滨湿地生态系统中,湖滨植物的营建技术还未见发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湖滨人工湿地分为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对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整地,其中对植物缓冲带整地具体包括: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要求种植地坡面应≤20°;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或在种植地引入客土;2)栽植: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湖滨人工湿地植物种植,防护林带种植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物缓冲带种植湿生草本植物;3)管理措施:对湖滨人工湿地的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进行管理,其中缓冲带植物管理具体包括:检查有无病虫害;修剪疏除,疏除生长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水质;基本不施肥;基础设施加固。所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客土由淤泥:原土:腐植土按重量比8:1:1混合。所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植物缓冲带中水生植物的栽植具体为: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4月初挑选生长健壮的母株,根据植物特性分离繁殖体,漂浮植物的繁殖体直接投放在特定的封闭水域范围内,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的繁殖体栽植在土壤基质中;栽植方法:在池/河/湖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cm厚的培养土,将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繁殖体植入土中,繁殖体应牢固埋入泥中,防止浮起,以免种植失败;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漂入或沉入水中;水分/水位调节:沉水和浮水植物要先灌水后种植,种苗不能长时间离开水,要保持种苗湿润,种植时水位保持5~10cm,随着立叶或浮叶的生长,可根据植物的需要量相应提高水位至30~80cm;挺水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过饱和状态;种植密度:种植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50%~65%;个体较大,繁殖较快的植物进行疏栽;个体较小,繁殖较慢的植物进行密栽;栽植密度为1~20丛/m2,2~20芽/丛,或3~100株/m2。上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设计合理,通过该方法实现湖滨湿地的规范化,规模化,以利于湖滨湿地的生态恢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植物材料选择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乔、灌、草植物材料,湿生和中生植物材料有机组合,适当栽植。坚持以乡土植物材料为主体原则,适当引进外来物种。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多种植物材料联合使用,维持湿地生态平衡,提高湿地建设成效。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兼顾景观功能。在保持水土,改善水质的前提下,适当采用一些景观物种。坚持可持续经营的原则,选用的植物材料要求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其中木本植物材料要求耐水湿,草本植物材料要求耐水湿、耐践踏、刈割再萌能力强。物种配置根据太湖湖滨地形地貌特点,将湿地建设区域分为适合中生植物生长的洪水位以上的干燥区域,适合适生植物生长的常水位以下的水淹区域,以及洪水位和常水位之间的适合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生长的湿润区域。干燥区域配置中生植物,湿润区域配置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配置模式参照GB/T15776-2006规定。水淹区域配置湿生植物,以乡土植物品种为主,协调株型、色彩和观赏风格等元素,根据土壤、水深、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配置物种。土壤:土壤厚度一般应≥15cm,普通的淤泥即可,pH值从微酸到微碱,大多数水生植物可种植。特殊土壤如沙土适合配植睡莲及藻类,肥土适合配植千屈菜、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等喜肥植物,壤土适合配植花菖蒲、紫芋、花叶芦竹等水缘和喜湿植物。水文:根据水流特征配置植物,静水环境下选择漂浮或浮水植物,流水环境下选择沼生或挺水植物。根据水深设置植物,水深在5~30cm,配置沼生植物为主,如泽泻、慈姑、香姑草、荸荠、石菖蒲等;水深在30~100cm,配置挺水类植物为主,如荷花、再力花、菰草、芦苇等;水深在50~300cm,可配置漂浮和浮水类植物;水深在100~200cm,可配置沉水植物。建设技术依据高程、土壤含水量和水位等条件,太湖湖滨人工湿地建设分为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防护林带和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缓冲带。防护林带植物构成包括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被缓冲带植物构成为湿生草本植物。整地防护林带整地技术参照GB/T15776-2006和GB/T18337.3规定执行。植被缓冲带整地技术:(1)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以适合水生植物的生存和定居,要求种植地坡面应≤20°;(2)种植区域基质处理,设置围挡,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部分种植模式需要客土,客土组成通常按淤泥∶原土∶腐植土比为8∶1∶1(如在饮用水源水域,客土需要消毒,还须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种苗种苗、播种造林执行GB7908-1999和GB/T2930.11-2008的规定,裸根苗执行GB6000的规定,容器苗执行LY1000-1991的规定,乔、灌苗木执行GB/T15776-2006和GB/T18337.3的规定。水生植物分株繁殖,母株要求:植株健壮,根、茎、叶发育良好,无病虫害。栽植防护林带种苗栽植技术参照GB/T15776-2006、GB/T18337.3、GB/T16453.1-2008和GB/T16453.4-2008的规定执行。植被缓冲带水生植物栽植技术:栽植时间:一般分生长期(早春)种植和休眠期(深秋)种植。江南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发芽前后(4月上中旬)。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4月初挑选生长健壮的母株,根据植物特性分离繁殖体(根、茎、芽等)。漂浮植物的繁殖体直接投放在特定的封闭水域范围内,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的繁殖体栽植在土壤基质中。栽植方法:(1)在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湖滨人工湿地分为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对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整地,其中对植物缓冲带整地具体包括: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要求种植地坡面应≤20°;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或在种植地引入客土;2)栽植: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湖滨人工湿地植物种植,防护林带种植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物缓冲带种植湿生草本植物;3)管理措施:对湖滨人工湿地的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进行管理,其中缓冲带植物管理具体包括:检查有无病虫害;修剪疏除,疏除生长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水质;基本不施肥;基础设施加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湖滨人工湿地分为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对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整地,其中对植物缓冲带整地具体包括: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要求种植地坡面应≤20°;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或在种植地引入客土;2)栽植: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湖滨人工湿地植物种植,防护林带种植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物缓冲带种植湿生草本植物;3)管理措施:对湖滨人工湿地的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进行管理,其中缓冲带植物管理具体包括:检查有无病虫害;修剪疏除,疏除生长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水质;基本不施肥;基础设施加固;上述的步骤2)中植物缓冲带中水生植物的栽植具体为: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4月初挑选生长健壮的母株,根据植物特性分离繁殖体,漂浮植物的繁殖体直接投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锋单奇华王丽陈光才潘春霞徐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