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壳,前驱动桥壳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每个支撑盘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成八字形排列;每套第二制动钳上设置有排气通道;进一步优选第二制动钳包括两个第二夹座,每个第二夹座上设有第二油腔并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固接第二制动片,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每个第二夹座的第二油腔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孔连通所述排气管;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的顶部相连通,在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旋有一个第二塞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动力大,制动钳的制动液排气方便,制动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
技术介绍
装载机的前驱动桥是装载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前驱动桥既是承载件又是传动件,前驱动桥两端安装有钳盘式制动器,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制动,保护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传统的前驱动桥上设有两套制动钳,利用气推油的原理进行制动。如果制动液内有空气,那么刹车力度会降低,因此在安装调试阶段和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对制动液进行排气,制动液排气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在车内,一个人在车外,提升车辆,轻微松开制动钳处的排气螺栓,车内人此时踩下制动踏板,车外人在制动油路有压力的情况下迅速松开释放螺栓,直到有制动液从内喷射而出,然后再迅速锁回。加之,大吨位的装载机要求制动力更大,制动可靠性更高,目前两套制动钳的传统驱动桥难以满足大吨位装载机制动力和制动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具有制动力大,制动钳的制动液排气方便,制动可靠性较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壳,前驱动桥壳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每个支撑盘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成八字形排列;每套第二制动钳上设置有排气通道。优选第二制动钳包括两个第二夹座,每个第二夹座上设有第二油腔并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固接第二制动片,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每个第二夹座的第二油腔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孔连通所述排气管。这样每个第二夹座的第二油腔中的气体就能够方便从排气管排出。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的顶部相连通,在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旋有一个第二塞头。进一步改进,在每个第二夹座的下部设有第二排油孔,第二排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优选第一制动钳包括两个第一夹座,每个第一夹座上设有第一油腔并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固接第一制动片,两个第一夹座的第一油腔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油路连通,在两个第一油腔对应第一油路的位置至少旋有一个第一塞头。进一步改进,在每个第一夹座的下部设有第一排油孔,第一排油孔连通所述第一油腔。本技术由于前驱动桥壳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每个支撑盘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成八字形排列,在前驱动桥的两端分别装有三套制动钳,在不增大制动半径的情况下,提高整体制动力;由于第二制动钳采用斜向设置,在每套第二制动钳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更方便第二油腔内空气的排出,保证了制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同制动盘搭配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第一制动钳的爆炸图;图5是第二制动钳的爆炸图。附图标记:前驱动桥壳1、支撑盘2、第一制动钳3、第一夹座31、第一油腔32、第一活塞33、第一制动片34、第一油路35、第一塞头36、第一排油孔37、第二制动钳4、排气通道41、排气管411、排气孔412、第二夹座42、第二油腔43、第二活塞44、第二制动片45、第二油路46、第二塞头47、第二排油孔4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壳1,前驱动桥壳I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2,每个支撑盘2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3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4,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4钳成八字形排列。(为更好看出图中区别,附图中在驱动桥壳I的一端的支撑盘2上不画出第一制动钳3和两套第二制动钳4。)第一制动钳3包括两个第一夹座31,每个第一夹座31上设有第一油腔32并装有第一活塞33,第一活塞33固接第一制动片34,两个第一夹座31的第一油腔32通过两条第一油路35连通,在两个第一油腔32对应第一油路35的位置旋有一个第一塞头36。在每个第一夹座31的下部设有第一排油孔37,第一排油孔37连通第一油腔32。第二制动钳4包括两个第二夹座42,每个第二夹座42上设有第二油腔43并装有第二活塞44,第二活塞44固接第二制动片45。每套第二制动钳4上还设置有排气通道41,所述排气通道41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二夹座42外侧的排气管411,每个第二夹座42的第二油腔43通过2个排气孔412连通所述排气管411。两个第二夹座42外侧的排气管411的顶部通过两条第二油路46相连通,两个第二夹座42的第二油腔43也是通过第二油路46相连通,在靠近前驱动桥壳I 一侧的排气管411顶端旋有一个第二塞头47,在每个第二夹座42的下部设有第二排油孔48,第二排油孔48连通第二油腔43。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壳,前驱动桥壳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盘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成八字形排列;每套第二制动钳上设置有排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动钳包括两个第二夹座,每个第二夹座上设有第二油腔并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固接第二制动片,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每个第二夹座的第二油腔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孔连通所述排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的顶部相连通,在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旋有一个第二塞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二夹座的下部设有第二排油孔,第二排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油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第一制动钳包括两个第一夹座,每个第一夹座上设有第一油腔并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固接第一制动片,两个第一夹座的第一油腔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油路连通,在两个第一油腔对应第一油路的位置至少旋有一个第一塞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一夹座的下部设有第一排油孔,第一排油孔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壳,前驱动桥壳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每个支撑盘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成八字形排列;每套第二制动钳上设置有排气通道;进一步优选第二制动钳包括两个第二夹座,每个第二夹座上设有第二油腔并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固接第二制动片,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每个第二夹座的第二油腔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孔连通所述排气管;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二夹座外侧的排气管的顶部相连通,在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旋有一个第二塞头。本技术具有制动力大,制动钳的制动液排气方便,制动可靠性高的特点。【IPC分类】B60B35-16, B60T1-06【公开号】CN204547580【申请号】CN201520079467【专利技术人】王建鹏, 陆振通, 郑衍垣 【申请人】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2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前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壳,前驱动桥壳的两端各固定有支撑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盘上装有一套竖向设置的第一制动钳和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两套斜向设置的第二制动钳成八字形排列;每套第二制动钳上设置有排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鹏,陆振通,郑衍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