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位可以改变的变形卧式自行车。该车由车轮、缓冲杆、转向装置、传动装置、车座、支杆和风雨罩组成。其车轮分为两个主轮和三个辅轮,缓冲杆内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既支撑车座靠背又起缓冲作用。该车成流线型,人在骑行中体位可以改变,上下车方便,无需折叠即可实现停放,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自行车,特别是一种体位可以改变的变形卧式自行车。该车由车轮、风雨罩、支杆、传动装置、车座、缓冲杆、转向装置组成。申请号为90223223.1的专利涉及一种脚踏的坐椅式自行车装置,主要结构特征是在折叠椅下面形成的驱动架上安装转向装置和带有飞轮的驱动轮,轮盘脚踏通过可折叠调距的转盘固定架固定在驱动轮前方。其缺点是车体不能装风雨罩,车形阻力大,速度低,由于支撑轮在座下,故重心偏高,车身不稳,且骑行过程中体位不能改变。申请号为87209054的专利涉及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弯的二轮车,其主要特征是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车座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前轮半径之比一般小于1。其缺点是车体座位太低,人在上下车时不够方便,又因其重心位于前后轮之间,故车体结构复杂,停车时,车体占地面积不能减小,且人在骑行过程中体位不能改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速高、上下车方便、骑行舒适、结构简单、停放时无需折叠即可实现车体占地面积减小的变形卧式自行车。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车轮包括主轮两个、前辅轮两个、后辅轮一个,两主轮中间为主轮轴,车座通过车座支架安于主轮轴上,从动齿轮位于主轮轴的中点,主动齿轮通过支杆固定于从动齿轮前方,脚蹬装于主动齿轮轮轴上,蹬动脚蹬,主动齿轮旋转,通过链条传动带动从动齿轮,从而驱动主轮。缓冲杆包括缓冲弹簧、弹簧套筒、压缩杆。该弹簧上连车座靠背、下连压缩杆,压缩杆下连后辅轮。车座支架位于从动齿轮两侧,其上部与车座座面成一体,下部与支杆为刚性连接,与主轮轴为滚珠轴承配合。当人半仰卧于车中骑行时,人体重心偏向于后辅轮,车座靠背后移压缩缓冲弹簧,后辅轮后移,车体占地面积增大,当人体重心前移时,车座靠背前移,缓冲弹簧拉长,后辅轮靠向主轮,车体占地面积减小。因而该车停放时,无需折叠即可实现车体占地面积减小。缓冲弹簧既支撑车座靠背又对车座靠背起缓冲作用,避免骑行时的剧烈振动。转向装置包括手柄、滑链、转向拉线、转向拉杆,滑链两个分别固定于左右扶手上,左右手柄均以滑链为支点,手柄下连转向拉线,左边拉线一端固定于转向拉杆右边一端,右边拉线一端固定于转向拉杆左边一端,转向拉杆与压缩杆连为一体,推动左手柄,转向拉杆就会对后辅轮产生扭矩,后辅轮转向左边,推动右手柄,转向拉杆就会对后辅轮产生扭矩,后辅轮转向右边,从而实现车体转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车体成流线型,空气阻力小,车速高。(2)人在骑行过程中体位可以改变,骑坐舒服,上下车方便。(3)该车结构简单,便于制造。(4)无需折叠即可实现停放占地面积减小。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侧面示意图,附图2为其沿主轮轴的纵剖面图,附图3为其主轮轴前面部分的俯视图。其中1为前辅轮、2为主动齿轮、3为脚蹬、4为链条、5为支杆、6为风雨罩、7为主轮、8为车座、9为从动齿轮、10为车座靠背、11为手柄、12为扶手、13为滑链、14为拉线、15为转向拉杆、16为弹簧、17为弹簧套筒、18为压缩杆、19为后辅轮、20为车座支架、21为主轮轴。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车轮包括主轮(7)两上,前辅轮(1)两个,后辅轮(19)一个,两主轮(7)中间为主轮轴(21),车座(8)通过车座支架(20)安于主轮轴(21)上,从动齿轮(9)位于主轮轴(21)的中点,主动齿轮(2)通过支杆(5)固定于从动齿轮(9)前方,脚蹬(3)装于主动齿轮(2)的轮轴上,蹬动脚蹬(3),主动齿轮(2)旋转,通过链条传动带动从动齿轮(9),从而驱动主轮(7)。缓冲杆包括缓冲弹簧(16)、弹簧套筒(17)、压缩杆(18),该弹簧(16)上连车座靠背(10)、下连压缩杆(18),压缩杆(18)下连后辅轮(19)。车座支架(20)位于从动齿轮(9)的两侧,其上部与车座(8)的座面成一体,下部与支杆(5)为刚性连接,与主轮轴(21)为滚珠轴承配合。当人半仰卧于车中骑行时,人体重心偏向于后辅轮(19),车座靠背(10)后移压缩缓冲弹簧(16),后辅轮(19)后移,车体占地面积增大,当人体重心前移时,车座靠背(10)前移,缓冲弹簧(16)拉长、后辅轮(19)靠向主轮(7),车体占地面积减小。因而该车停放时,无需折叠即可实现车体占地面积减小。缓冲弹簧(16)既支撑车座靠背(10),又对车座靠背(10)起缓冲作用,避免骑行时的剧烈振动。转向装置包括手柄(11)、滑链(13)、转向拉线(14)、转向拉杆(15),滑链(13)两个分别固定于左右扶手(12)上,左右手柄(11)均以滑链(13)为支点,手柄(11)下连转向拉线(14),左边拉线(14)一端固定于转向拉杆(15)右边一端,右边拉线(14)一端固定于转向拉杆(15)左边一端,转向拉杆(15)与压缩杆(18)连为一体,推动左手柄(11),转向拉杆(15)就会对后辅轮(19)产生扭矩,后辅轮(19)转向左边,推动右手柄(11),转向拉杆(15)就会对后辅轮(19)产生扭矩,后辅轮(19)转向右边,从而实现车体转向。主轮(7)与主轮轴(21)、从动齿轮(9)与主轮轴(21)均为过盈配合,当主动齿轮(2)旋转并通过链条(4)驱动从动齿轮(9)时,主轮轴(21)旋转而使主轮(7)转动,从而驱动车体前进。车座支架(20)与主轮轴(21)、支杆(5)与主轮轴(21)、前辅轮(1)与支杆(5)、主动齿轮(2)与支杆(5)、后辅轮(19)与压缩杆(18)均为滚珠轴承配合,风雨罩(6)与支杆(5)、弹簧套筒(17)与车座靠背(10)均为间隙配合。从动齿轮(9)为单方向转动从动齿轮,因而刹车时,只需向后踩脚蹬(3)即可。压缩杆(18)与缓冲套筒(17)的连接处装有滚珠轴承,故转向拉杆(15)转动时,不会对弹簧产生径向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卧式自行车,由车轮、缓冲杆、转向装置、传动装置、车座、支杆、风雨罩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轮包括主轮两个、前辅轮两个、后辅轮一个,缓冲杆包括缓冲弹簧、弹簧套筒、压缩杆,转向装置包括手柄、滑链、转向拉线、转向拉杆,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链条、脚蹬,主轮轴左右各装一主轮,车座装于主轮轴上,从动齿轮位于主轮轴中点,主动齿轮通过支杆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脚蹬装于主动齿轮轮轴上,支杆前端装一前辅轮,风雨罩的一端装于支杆上,另一端支撑在车座靠背顶端,缓冲弹簧装于缓冲杆上部的弹簧套筒内,弹簧套筒上连车座靠背,下连压缩杆,压缩杆的下部连接后辅轮,手柄以滑链为支点,滑链固定于扶手上,手柄下连转向拉线,拉线下接转向拉杆,转向拉杆固定于压缩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变形卧式自行车,由车轮、缓冲杆、转向装置、传动装置、车座、支杆、风雨罩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轮包括主轮两个、前辅轮两个、后辅轮一个,缓冲杆包括缓冲弹簧、弹簧套筒、压缩杆,转向装置包括手柄、滑链、转向拉线、转向拉杆,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链条、脚蹬,主轮轴左右各装一主轮,车座装于主轮轴上,从动齿轮位于主轮轴中点,主动齿轮通过支杆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脚蹬装于主动齿轮轮轴上,支杆前端装一前辅轮,风雨罩的一端装于支杆上,另一端支撑在车座靠背顶端,缓冲弹簧装于缓冲杆上部的弹簧套筒内,弹簧套筒上连车座靠背,下连压缩杆,压缩杆的下部连接后辅轮,手柄以滑链为支点,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吉来,
申请(专利权)人:丁吉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