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建普专利>正文

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60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特别用于摩托车后减震的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主要包括油缸、活塞、活塞杆、上、下连接头、支承弹簧、导向套及油封,在油缸的上端与上连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贮压缸,其内腔与油缸内腔相连通,并且在贮压缸内腔与油缸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当减震器受到的外界压力消失时,油缸下腔的油液能够迅速阻止活塞的下移,即迅速缓减了支承弹簧的恢复弹升,使支承弹簧缓慢回升,减小了减震器对摩托车及其上的骑乘人员的冲击,使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为理想,同时也减小了对摩托车造成的损害。(*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特别是摩托车的后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上使用的后减震器,其油缸内除装有油液外还留有一定的空间,在减震器未工作时,油缸内油和气体的压力与外界压力相当,当减震器受到外界压力冲击时,支承弹簧被压缩,油缸内的活塞上行,油缸上腔的油和气体受压后,气体体积将缩小,故虽然油缸上腔的油液通过活塞中的阀门进入油缸下部,但仍使油缸下腔油液的压力减小,当减震器受到的外界压力消失时,因支承弹簧的复位而使活塞下行,此时油缸下腔的油液将不能迅速阻止支承弹簧的弹升,而使摩托车及其上的骑乘人员受到瞬间的冲击震动,故其减震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以增强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主要包括油缸、活塞、活塞杆、上、下连接头、支承弹簧、导向套及油封,活塞杆的一端与下连接头联接,在油缸的上端与上连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贮压缸,且贮压缸内腔与油缸内腔相连通,在贮压缸内腔与油缸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以保证活塞下行或上行时,该单向阀开启或闭合。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并且在减震器装配时使其贮压缸内的油、气具备一定的压力,而贮压缸内腔与减震器的油缸内腔相连通,且在其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其在活塞上行时闭合,在活塞下行时开启,故能够使油缸上、下腔始终充满油液而无空气,从而保证了油缸上、下腔内的油压在活塞的上下移动中不会减小。当减震器受到的外界压力消失时,充满油缸下腔的油液能够迅速阻止活塞的下移,即迅速缓减了支承弹簧的恢复弹升,使支承弹簧缓慢回升,减小了减震器对摩托车及其上的骑乘人员的冲击,使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为理想,同时也减小了对摩托车造成的损害。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该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主要包括油缸8、活塞6、活塞杆11、上、下连接头1、14、支承弹簧5、导向套9及油封10,上、下连接头1、14位于减震器的上下两端,减震器的中部为油缸8,其内充满油液,其下端安装有油封10和导向套9,导向套9用于固定油封10和为活塞杆11的移动导向;活塞杆11的一端与油缸8内的活塞6联接,活塞6上设置有单向阀,用于在活塞6移动过程中油缸8上、下腔内油液的流通,在活塞杆11上紧靠活塞6端面套有一缓冲胶垫7,以防止活塞6与导向套9的冲击。在油缸8的上端与上连接头1之间,固定连接有贮压缸2,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相连通,在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4,以保证活塞6下行或上行时,该单向阀4开启或闭合。活塞杆11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头14联接,其联接处安装有缓冲减震垫12,在下连接头14上套有调节器13,支承弹簧5套在油缸8外,其两端分别作用在贮压缸2的下端面和调节器13的端面上,调节器13用于调节支承弹簧5的预紧力。使用时将减震器安装在摩托车上,当减震器受到外界冲击力时,活塞6上行,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连通处的单向阀4闭合,活塞6上的单向阀开启,由于油液不能压缩,故油缸8上腔内的油液将迅速通过活塞6上的单向阀进入油缸8下腔,使油缸8上、下腔内的油压保持平衡;当减震器受到的外界冲击力消失时,活塞6下行,此时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连通处的单向阀4开启,活塞6上的单向阀闭合,一方面贮压缸2内的油、气压力将补偿油缸8上腔内的油压损失,另一方面充满油缸8下腔内的油液能够迅速阻止活塞6下行,从而使减震器能够迅速缓减支承弹簧5的弹升,使支承弹簧5缓慢回升,而不会对摩托车及其上的骑乘人员造成冲击。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该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主要包括油缸8、活塞6、活塞杆11、上、下连接头1、14、支承弹簧5、导向套9及油封10,上、下连接头1、14位于减震器的上下两端,减震器的中部为油缸8,其内充满油液,其下端安装有油封10和导向套9,导向套9用于固定油封10和为活塞杆11的移动导向;活塞杆11的一端与油缸8内的活塞6联接,活塞6上设置有单向阀,用于在活塞6移动过程中油缸8上、下腔内油液的流通,在活塞杆11上紧靠活塞6端面套有一缓冲胶垫7,以防止活塞6与导向套9的冲击。在油缸8的上端与上连接头1之间,固定连接有贮压缸2,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相连通;在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4,以保证活塞6下行或上行时,该单向阀4开启或闭合。活塞杆11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头14联接,其联接处安装有缓冲减震垫12。在贮压缸2上套有调节器15,在油缸8上套有支承套16,支承套16的一端与调节器15端面接触,支承弹簧5套在油缸8外,其一端支承在支承套16上,另一端支承在下连接头14上,转动调节器15,使支承套16沿油缸8轴向移动,以调节支承弹簧5的预紧力。该种结构的贮压式减震器适合于减震器安装尺寸较小的摩托车(如125型摩托车)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主要包括油缸(8)、活塞(6)、活塞杆(11)、上、下连接头(1、14)、支承弹簧(5)、导向套(9)及油封(10),活塞杆(11)的一端与下连接头(14)联接,其特征在于,在油缸(8)的上端与上连接头(1)之间固定连接有贮压缸(2),且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相连通,在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4),以保证活塞(6)下行或上行时,该单向阀(4)开启或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贮压式减震器,主要包括油缸(8)、活塞(6)、活塞杆(11)、上、下连接头(1、14)、支承弹簧(5)、导向套(9)及油封(10),活塞杆(11)的一端与下连接头(14)联接,其特征在于,在油缸(8)的上端与上连接头(1)之间固定连接有贮压缸(2),且贮压缸内腔(3)与油缸(8)内腔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普胡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建普胡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