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7376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发出药品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主要包括储药柜,设置于储药柜一侧的第一出药口,所述第一出药口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闸门,所述闸门的后方设置提升机,还包括用以识别药盒并与控制器通讯的多个物体探测器,所述物体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闸门,提升机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物体探测器来识别药盒位置从而来控制整个传输系统,根据药盒在传输系统中的位置来调控整个出药流程从而实现更智能的动态出药时间,实用性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易于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发出药品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快速发药机的传输系统仅通过时间顺序来控制传输皮带运转时间、闸门开启关闭时间和提升机起落。传输系统是将药盒传输到药师手中的关键系统,其直接决定了出药速度和出药准确度和设备使用率,从而影响着患者等待时间。由于每一盒药掉落在传送带的位置不同,那么传送带运输到闸门的时间也不一样,而通过设定时间来控制这一过程就需要采用最大时间来控制,虽保证药盒都能通过闸门到达提升机,但是这无疑增加了出药时间,而很多时候这种等待是没有必要的,也因此增加了患者窗口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发药机传送系统,主要包括储药柜,设置于储药柜一侧的第一出药口,所述第一出药口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末端设有闸门,所述闸门的后方设置提升机,还包括用以识别药盒并与控制器通讯的多个物体探测器,所述物体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闸门,提升机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物体探测器来识别药盒位置从而来控制整个传输系统,根据药盒在传输系统中的位置来调控整个出药流程从而实现更智能的动态出药时间,实用性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易于推广利用。进一步,所述物体探测器为探测物体的传感器。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多个物体探测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上中间的位置以及靠近所述闸门前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面设有防滑纹或者防滑颗粒或者拨片,增大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所述闸门。进一步,所述提升机具有一第二传动带和围设在第二传送带上的护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_储药柜;2_第一出药口 ;3_第一传送带;4_第一挡板;5_第二挡板;6-物体探测器;7_闸门;8_提升机;9_第二传送带;10_护栏;11_第二出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送系统,主要包括储药柜1,设置于储药柜I 一侧的第一出药口 2,所述第一出药口 2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4或者第二挡板5底面(当然,并不限制于仅在底面)设有多个用以识别药盒的物体探测器6,所述物体探测器6与控制器(未图示)通讯,所述第一传送带3的末端设有闸门7,所述闸门7的后方皆设置提升机8,为了方便的在不同位置传递药品,还可在所述第一传送带3的另一末端设置闸门和提升机。所述物体探测器6为探测物体的传感器,可以是超声波、红外、激光、光电、雷达等传感器,所述物体探测器6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5上中间的位置以及靠近所述闸门7前的位置,除此之外,所述第二探测器6还可设置在所述闸门7,或者提升机8上。所述第一传送带3转速可调;为了增加第一传送带3上的摩擦力,其上面设有防滑纹或者防滑颗粒或者拨片。所述提升机8上下运动,其上设有一第二传动带9和围设在第二传送带9上的护栏10,当药品从闸门7出来后,经闸门7落入第二传动带9上,第二传送带9将其送入所述护栏10附近,再由提升机8向上提升至预定高度,再由第二传送带9将其送到第二出药口Ilo具体操作方法:系统接到处方后,传送装置向目标第一出药口 2方向水平转动,药盒由储药柜I掉落在第一传送带3上,当提升机8在闸门7后方接药位置等待时,若药品传输到闸门7前,闸门7前物体探测器6检测药盒,物体探测器将探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闸门7打开,提升机8处于接药模式,当所有物体探测器6在一定时间(可根据物体探测器6间距和第一传送带的转速计算)都没有检测到药盒,则判断药盒传输完毕,闸门7关闭,提升机8向上提升,并由第二传送带9将药物送到第二出药口 11,第一传送带3开始下一个处方的传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置关系上、下,前、后仅是为了描述清楚所定义,但本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上述位置关系,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主权项】1.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储药柜(I),设置于储药柜(I) 一侧的第一出药口(2),所述第一出药口(2)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传送带(3)末端设有闸门(7),所述闸门(7)的后方设置提升机(8),还包括用以识别药盒并与控制器通讯的多个物体探测器(6),所述物体探测器(6)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闸门(7),提升机⑶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探测器(6)为探测物体的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雷达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物体探测器(6)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5)上中间的位置以及靠近所述闸门(7)前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上面设有防滑纹或者防滑颗粒或者拨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所述闸门(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8)具有一第二传动带(9)和围设在第二传送带(9)上的护栏(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自动发出药品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主要包括储药柜,设置于储药柜一侧的第一出药口,所述第一出药口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闸门,所述闸门的后方设置提升机,还包括用以识别药盒并与控制器通讯的多个物体探测器,所述物体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闸门,提升机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上。本技术通过增加物体探测器来识别药盒位置从而来控制整个传输系统,根据药盒在传输系统中的位置来调控整个出药流程从而实现更智能的动态出药时间,实用性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易于推广利用。【IPC分类】B65G1-137【公开号】CN204549123【申请号】CN201520260871【专利技术人】王丰, 封卫毅, 董海燕, 秦涛, 韩玲, 关栋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药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储药柜(1),设置于储药柜(1)一侧的第一出药口(2),所述第一出药口(2)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传送带(3)末端设有闸门(7),所述闸门(7)的后方设置提升机(8),还包括用以识别药盒并与控制器通讯的多个物体探测器(6),所述物体探测器(6)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闸门(7),提升机(8)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封卫毅董海燕秦涛韩玲关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