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三轮车。目前自行车是我国居民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因为它能适用于各种道路,费用低,给使用者带来很多方便,但由于现有的两轮车、三轮车的操作难度大,均存在行驶安全性差等缺陷,尤其母婴同乘事故率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三轮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助平衡器,提供一种会否驾驶两轮车、三轮车者均能使用且非常适用于母婴及带物的母婴多用三轮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母婴多用三轮车,它包括车把、车前叉、车轮、传动机构、车架、车桥、车厢及车厢支撑座,其特征是车桥近似为 型,其上面的横梁为V型;在车桥与车架连接处有一助平衡器,助平衡器包括平衡轴、轴承、轴承座、平衡柄及拉簧,前轴承座上方有固定孔座,前轴承座固定在车桥前端,后轴承座固定在车桥上的V型横梁的底部,平衡轴通过轴承与前、后轴承座连接在一起,平衡柄垂直固定在平衡轴上,并通过左、右两端的拉簧与车桥的左、右桥连接在一起;车架由带有锁母的上架通过支撑板连接在平衡轴上,车架下架固定在平衡轴下面,锁母上装有与其配套连接的套有弹簧的锁杆,前车厢支撑座与车桥前面的两支点连接在一起,后车厢支撑座通过减振器与车桥后端连接,车厢固定在前后支撑座上。本技术多用三轮车所述的车厢是由弧线形厢斗及与其配套的重叠厢盖组成,厢盖与厢斗之间活动连接,厢斗前端开有进风口,其后端开有出风口。由于本技术在车桥与车架连接处装有助平衡器,当锁母、锁杆不与车桥前端的轴承座连接时,车行驶在凹凸路面时,或者骑车者自己左、右倾斜时,车把不会出现左、右摆动,因此不会骑三轮车者也可驾驶;当锁母、锁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婴多用三轮车,它包括车把、车前叉、车轮、传动机构、车架、车桥、车厢及车厢支撑座,其特征是车桥(2)近似为A型,其上面的横梁(19)为V型;在车桥与车架连接处有一助平衡器,助平衡器包括平衡轴(3)、轴承、轴承座(13)、(21)、平衡柄(5)及拉簧(18);前轴承座(13)上方有固定孔座(10),前轴承座固定在车轿(2)前端,后轴承座(21)固定在车桥(2)上的V型横梁(19)的底部,平衡轴(3)通过轴承与前、后轴承座(13)、(21)连接在一起,平衡柄(5)垂直固定在平衡轴(3)上,并通过左、右两端的拉簧(18)与车桥(2)的左、右桥连接在一起;车架由带有锁母(9)的上架(11)通过支撑板(14)连接在平衡轴(3)上,车架下架(12)固定在平衡轴(3)的下面;锁母(9)上装有与其配套连接的套有弹簧(8)的锁杆(7);前车厢支撑座(6)与车桥(2)前面的两支点(16)连接在一起,后车厢支撑座(1)通过减振器(20)与车桥(2)后端连接,车厢固定在前后支撑座(6)、(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婴多用三轮车,它包括车把、车前叉、车轮、传动机构、车架、车桥、车厢及车厢支撑座,其特征是车桥(2)近似为型,其上面的横梁(19)为V型;在车桥与车架连接处有一助平衡器,助平衡器包括平衡轴(3)、轴承、轴承座(13)、(21)、平衡柄(5)及拉簧(18);前轴承座(13)上方有固定孔座(10),前轴承座固定在车轿(2)前端,后轴承座(21)固定在车桥(2)上的V型横梁(19)的底部,平衡轴(3)通过轴承与前、后轴承座(13)、(21)连接在一起,平衡柄(5)垂直固定在平衡轴(3)上,并通过左、右两端的拉簧(18)与车桥(2)的左、右桥连接在一起;车架由带有锁母(9)的上架(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