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22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设有一衔接部及一连结于该衔接部的叉管部,该叉管部是由两叉管以渐开状结构型态伸出所构成,并在该两叉管呈渐开状结构型态伸出的端部分别连结设有一后钩铁,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是由两管件以一体结构的连接体相连结所构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领域用于后叉架的叉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两叉管的连结部位是以一体结构的连接体相连结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制成的自行车的后叉架,其制造方式一般是先选用合适口径及形状的金属管材,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及弯制成型后,再以焊接方式将各自独立的管件连结形成包括后上叉(Seat stay)及后下叉(Chain stay)等叉杆装置的后叉架。现有的后叉架的叉杆装置,是利用各自独立的管件相对焊接结合所构成,不仅各个管件的裁剪及焊接作业较为麻烦费时、制造成本高,并且整个后叉架所承受的作用力,绝大部份会集中于各个管件的焊接部位,而导致后叉架的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只要有任何一个焊接部位出现瑕疵,均会直接破坏整个后叉架的结构强度;因此,如何简化自行车后叉架的制造流程,以及减少焊接部位而提高后叉架的结构强度,一直是自行车业界努力研发的方向。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过殴打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运用于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选用由双管并列结构的铝挤型管材,经过铣切去除加工段管件之间的连接体,再经折制成型之后,快速制造出管件连接部位为一体结构的后上叉或后下叉,而具有可以有效地达到简化叉杆装置的制作流程、降低成本及强化结构强度等多样功效。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设有一用以连结于自行车座管(Seat tube)或五通管(Bracket Shell)的衔接部及一连结于该衔接部的叉管部,该叉管部是由两叉管以渐开状结构型态伸出所构成,并在该两叉管呈渐开状结构型态伸出的端部分别连结设有一后钩铁,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是由两管件以一体结构的连接体相连结所构成。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叉管部的两叉管是由所述衔接部的两管件直接一体延伸所构成。前述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叉管部是设置成∩形,所述的衔接部的两管件是由相连结部位以渐开状结构形态相对伸设,并让该两管件呈渐开状结构形态的端部焊接连结于该∩形叉管部的中段位置。前述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体在所述两管件的一侧面形成设有一平台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设有一用以连结于自行车座管或五通管的衔接部及一连结于衔接部的叉管部,其中的叉管部是由两叉管以渐开状结构伸出,并在两叉管呈渐开结构伸出的端部分别连结设有一后钩铁,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叉杆装置是直接由铝挤型管材加工折制成型所构成,所以其衔接部是由两管件以一体结构的连接体相连结,而能够有效的简化制造流程,并可大幅提升后叉架的结构强度。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将叉杆装置的两叉管以一体结构的连结段相连结,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叉杆装置的结构强度,并且还能够让所组合的后叉架的外型更为完整美观及多样化,从而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2、本技术的叉杆装置是以双管铝挤型管材经过铣切去除加工段的连结部位后,直接拆制成型出,而能够有效的简化叉杆装置的制作流程,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3、本技术运用于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具有结构强度良好的连结部位,可以有效的进一步提供随车工具、置物袋等附属配件的装配利用,不会影响到后叉架的结构强度,而深具弹性运用的灵活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一种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选用由双管并列结构的铝挤型管材,经过铣切去除加工段管件间的连接体,再经折制成型后,快速制造出管件连接部位为一体结构的后上叉或后下叉,而具有可以有效地达到简化叉杆装置的制作流程、降低成本及强化结构强度等多样功效。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运用于后上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运用于后下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有关连接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有关连接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成型过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运用于后上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0后叉架 10A后上叉10B后下叉 11衔接部112两管件 116平台面12叉管部 122两叉管13后钩铁 14煞车固定座10C叉杆装置21衔接部212管件214连接体22叉管部 23后钩铁24煞车固定座 50自行车的车架51前管 52座管53上管 54下管55五通管 A铝挤型管材A1管件 A2连接体A3切缝 A4连结段A5加工段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是为一种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该自行车的车架50,包括有一用以供立管(Handlebar stem)安装的前管(Headtube)51、一用以供座杆(Seat post)安装的座管(Seat tube)52、一连结于前管51与座管52顶段之间的上管(Top tube)53、一连结于前管51与座管52底端所设五通管(Bracket Shell)55之间的下管(Down tube)54,以及一连结于座管52及五通管(Bracket Shell)55后方的后叉架10;其中,该后叉架10包括一连结于座管52顶段后方的后上叉(Seat stay)10A以及一五通管(Bracket Shell)55后方与后上叉10A后端之间的后下叉(Chainstay)10B,并且该后上叉10A与后下叉10B都是一种叉杆装置,各叉杆装置都是由一用以连结于座管52或五通管55的衔接部11及一连结于衔接部11的叉管部12所构成,本技术即为有关于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设有一衔接部及一连结于该衔接部的叉管部,该叉管部是由两叉管以渐开状结构型态伸出所构成,并在该两叉管呈渐开状结构型态伸出的端部分别连结设有一后钩铁,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是由两管件以一体结构的连接体相连结所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叉架的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叉管部的两叉管是由所述衔接部的两管件直接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源
申请(专利权)人:太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