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165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第一内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内腔连通;活动塞体,设置于壳体的第一内腔内部,活动塞体相对于壳体具有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在排水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在隔离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隔离;驱动装置,与活动塞体驱动连接以驱动活动塞体在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水进入进水口的传感器,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耦合以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装置动作。该自动排水装置可在不影响排水管排水功能的情况下,大量减少或防止排水管出口处的外部脏污气体进入排水管内部进而通过排水管进入驾驶室等室内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天窗系统总成是现代汽车尤其是乘用车重要的系统总成。天窗系统总成的天窗具有增加车内的光照,快速流通车内空气,使车内成员的视野更加宽阔等诸多优点,因此多数汽车的高配车型均配有天窗系统总成。天窗系统总成的天窗通常安装在车身顶盖上,与车身顶盖加强件通过螺栓刚性连接,与车身顶盖开口之间的间隙采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正是由于天窗这种依靠密封条的非密闭密封方式,造成了天窗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缺陷——漏水。因此天窗系统总成在密封条密封部位的下方都设计了流水槽,用排水管连接流水槽和车外。漏进车内的水经流水槽、排水管的导流最终排放到驾驶室外。图1是现有技术中天窗系统总成的排水管在汽车内的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天窗系统总成一般包括天窗1’和四根排水管,其中两根前排水管2’和两根后排水管3’。前排水管2’布置在汽车左右两个A柱内,前排水管2’出水口与前车身流水槽连通,由于流水槽是较为封闭的结构,前排水管2’的出口的环境相对清洁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后排水管3’布置在汽车左右两个C柱或D柱内,后排水管3’的出口与汽车外部环境直接连通。图2是现有技术的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与发动机排气尾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汽车的发动机排气尾管4’通常也布置在车辆后部,距离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3’的出口很近,因此后排水管4’的出口环境较差。图3是现有技术车辆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排水及发动机排气管的发动机尾气的流经路径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代表后排水管的水流流动路径,虚线代表发动机尾气流动路径。如图3所示,为方便水排水,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3’设计成与外界直接相通。这种结构虽然方便了排水,但是也造成了外界空气尤其是车辆后部的发动机排气尾管4’排出的发动机尾气容易通过后排水管3’直接进入到驾驶室内部,对车内成员的健康造成影响,特别在较为密闭的空间内,这种影响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该自动排水装置安装于排水管末端,可以在不影响排水管排水功能的情况下,大量减少或防止排水管出口处的外部脏污气体进入排水管内部进而通过排水管进入如驾驶室等需要保持良好空气的室内环境中。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第一内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内腔连通;活动塞体,活动塞体设置于壳体的第一内腔内部,活动塞体相对于壳体具有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在排水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在隔离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隔离;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活动塞体驱动连接以驱动活动塞体在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水进入进水口,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耦合以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装置动作。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本体,第一内腔设置于第一壳体本体内,活动塞体将第一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进水口设置于第一壳体本体顶部,出水口设置于第一壳体本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第一壳体本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竖直设置,出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侧壁上;顶盖,顶盖设于第一筒体上端;连接管体,连接管体设置于顶盖上,进水口为连接管体的顶端管口。进一步地,第一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本体上的密封装置,在隔离位置,密封装置密封第一壳体本体和活动塞体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第一壳体本体包括密封环安装部,密封环安装于密封环安装部上,在隔离位置,密封环抵接于活动塞体的上表面。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外部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内腔,第二壳体包括排水口,出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水口位于出水口下方。进一步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与第一壳体本体同轴设置,第二内腔位于第二筒体和第一壳体本体之间;筒底,设置于第二筒体的下端,排水口位于筒底上。进一步地,第二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导向柱设置于筒底上并沿第二筒体的轴向向上延伸;活动塞体包括与至少一个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孔,导向孔与对应的导向柱滑动配合。进一步地,导向柱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一壳体本体的上端包括与至少一个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定位孔,导向柱的上端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用于将活动塞体从隔离位置切换至排水位置,主驱动装置与传感器耦合;回位装置,回位装置用于将活动塞体从排水位置切换至隔离位置,回位装置包括与至少一个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柱的外周,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动塞体和筒底。进一步地,第二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筒体上端的连接法兰。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用于将活动塞体从隔离位置切换至排水位置,主驱动装置与传感器耦合;回位装置,回位装置用于将活动塞体从排水位置切换至隔离位置。进一步地,主驱动装置包括电动卷收装置,电动卷收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卷收轮,卷收轮与旋转电机驱动连接;拉线,拉线缠绕于卷收轮上并和活动塞体驱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排水装置。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天窗系统总成,天窗系统总成包括前排水管和后排水管,其中,至少后排水管对应连接有自动排水装置,后排水管的出口与自动排水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活动塞体、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壳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第一内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内腔连通,活动塞体设置于壳体的第一内腔内部。活动塞体相对于壳体具有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在排水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在隔离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被活动塞体隔离,驱动装置与活动塞体驱动连接以驱动活动塞体在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水进入进水口,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耦合以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当该自动排水装置安装于排水管的出口后,在传感器检测到排水管内有水排出时,控制驱动装置将活动塞体切换至排水位置,从而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使排水管出口的排水经过进水口、第一内腔和出水口顺利流出,因此不会影响排水管的正常排水功能,并且此时,由于进水口和出水口都有排水流过,因此,即使在排水位置,外界气体也很难以过出水口进入排水管。而在传感器未检测到排水管有水排出时,控制驱动装置将活动塞体切换至隔离位置,从而切断进水口和出水口,防止排水管出口处的外界脏污气体通过排水管进入如驾驶室等需要保持良好空气的室内环境内。进一步地,通过在车辆的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出口处连接该自动排水装置,可以在实现流经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的水自动排除的情况下,防止车外空气,尤其是可防止车辆尾部发动机排气管的发动机尾气由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直接进入车辆架驶室内。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辆天窗系统总成的排水管在汽车内的布置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车辆天窗系统总成的后排水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进水口(113A)、出水口(111A)和第一内腔,所述进水口(113A)和所述出水口(111A)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活动塞体(20),所述活动塞体(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一内腔内部,所述活动塞体(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具有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在所述排水位置,所述进水口(113A)和所述出水口(111A)连通,在所述隔离位置,所述进水口(113A)和所述出水口(111A)隔离;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与所述活动塞体(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塞体(20)在所述排水位置和所述隔离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40),所述控制装置(40)包括传感器(41),所述传感器(41)用于检测是否有水进入所述进水口(113A),所述传感器(41)与所述驱动装置(30)耦合以根据所述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0)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进水口(113A)、出水口(111A)和第一内腔,所述进水口(113A)和所述出水口(111A)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活动塞体(20),所述活动塞体(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一内腔内部,所述活动塞体(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具有排水位置和隔离位置,在所述排水位置,所述进水口(113A)和所述出水口(111A)连通,在所述隔离位置,所述进水口(113A)和所述出水口(111A)隔离;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与所述活动塞体(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塞体(20)在所述排水位置和所述隔离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40),所述控制装置(40)包括传感器(41),所述传感器(41)用于检测是否有水进入所述进水口(113A),所述传感器(41)与所述驱动装置(30)耦合以根据所述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0)动作;所述壳体(1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本体,所述第一内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内,所述活动塞体(20)将所述第一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进水口(113A)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顶部,所述出水口(111A)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10)还包括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排水口(122A),所述出水口(111A)和所述排水口(122A)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排水口(122A)位于所述出水口(111A)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包括:第一筒体(111),所述第一筒体(111)竖直设置,所述出水口(111A)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11)的侧壁上;顶盖(112),所述顶盖(112)设于所述第一筒体(111)上端;连接管体(113),所述连接管体(113)设置于所述顶盖(112)上,所述进水口(113A)为所述连接管体(113)的顶端管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上的密封装置,在所述隔离位置,所述密封装置密封所述第一壳体本体和所述活动塞体(20)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114);所述第一壳体本体包括密封环安装部(111G),所述密封环(114)安装于所述密封环安装部(111G)上,在所述隔离位置,所述密封环(114)抵接于所述活动塞体(20)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