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云专利>正文

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11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它包括前轮(11)、后轮(12)、车架(20)、车把(13)、前叉(4)、后叉(7)、脚蹬(16)、飞轮、车座(8)、后折叠器(6)、枢轴(15)、减震器(10),车架(20)包括横梁(1)、斜管(2)、柱管(3),车架(20)上设置有减震器(10),车架(20)的斜管(2)上设置有前折叠器(5),后折叠器(6)的上部设置有与柱管(3)相对应的固定件(14),减震器(10)的一端设置在固定件(14)上,固定件(14)的后部带有与柱管(3)的前部相吻合的凹槽(1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好处是:舒适、平稳,减震效果好;可实现双折;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双折叠减震自行车。 背暈技术目前,公知的自行车种类繁多,有普通自行车、减震自行车、折叠自行车、 减震单折叠自行车等。减震自行车是依靠减震器和枢轴酉己合来实现减震功能的,^:设有前轮减震器和后轮减震器,也可以只设置前轮减震器或后轮减震器, 减震器一M用单根弹簧式中央减震器,也可采用其它形式的减震器。折叠自 行车是靠折叠器来实现折叠功能的。现在已有减震功能和折叠功能可同时实现 的减震折叠自行车,它是采用与减震自行车一样的减震器来实现减震功能的, 减震器设置的部位也与减震自行车相同,它具有减震功能,骑行起来颠簸小, ^il性有所改善;而折叠功能则是采用折叠器来实现的,一M在车体的斜管 与后叉前部连接处设置一个折叠器,使自行车车体分为前、后两段,使自行车 车体可以以折叠器的折叠轴为中心相对折叠靠合,以缩减自行车的^长度; 而车把和车座的支撑管根据需要均可伸出或向下缩,来降低车体的高度或采用 其它形式来降低车体的高度。现有的减震折叠自行车虽有所 文进,但还存在着 下述缺陷(1)、减震时,反弹力大,舒适性不佳。人的重量一般是自行车的几 倍,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车座离地面的高度差较大,通常可iiJ'j5cm,在负ia页簸和不颠簸状态下,车座离地面的高度差^t^交大。这是因为与减震器相连接的后叉部位无遮挡,使减震器弹簧的反弹力加大造成的,这使得人在上、下 车以及负^U^簸状态下,颠簸波动明显,给人带来不便,舒适性、平稳性大大 下降;(2)、只能实现单折,折叠后的自行车仍存在着体积过大的现象,从而造 錄输、收藏不便和浪费包装材料等缺点。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A^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平稳、又可实 现双折叠的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 车架、牟把、前叉、后叉、脚蹬、飞轮、车座、后折叠器、枢轴、减震器,牟架包括橫粱、斜管、柱管,车架上设置有减震器,后折叠器设置在斜管与后叉 前部连接处,后折叠器的下部前端与斜管的下部通ii^轴相连接,车架的斜管 上设置有前折叠器,后折叠器的上部设置有与柱管相对应的固定件,减震器的 一端设置在固定件上,固定件的后部带有与柱管的前部相吻合的凹槽。进一步,所述的前折叠器包括有主折合体、副折合体、销轴,主折合体和副折合沐(通过销轴相连接,主折合体上活动连接有带锁紧把手的樹肖,#4肖 设置于主折合本的固定槽内,副折合沐上开有与插销相配会的插孔,副折合体 上还开有与锁紧把手相配合的锁紧槽。进一步,所述的主折合体和副折合体的中部均开有孔。进一步,所述的凹槽呈圆弧形。进一步,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挡块。进一步,所述的挡块为橡胶材料制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好处是(1)、减震效果更好。减震时,反弹力小, 舒适、平稳。后折叠器的上部设置有与柱管相对应的固定件,减震器的一端设 置在固定件上,固定件的后部带有与柱管的前部相吻合的凹槽。因此当与减震 器相连接的固定件在力的作用下以枢轴为轴向后移动,柱管的前部将固定件遮 挡,使减震器不会有大的波动,车座离地面的高度差变小。从而使本技术 的反弹力小,更加的舒适、平稳,在人上、下车时也不会出现极大的反弹,在 骑行状态时也十分的平稳,安全性增高;(2)、可实现双折。由于本技术设 置了前折叠器和后折叠器,可将车体在前、后折叠器位置分别折叠,实现双折 功能,从而使双折后的自行车体积减小,具有运输、^^方便,节约包装材料 等优点;(3)、适用范围广。现有的折叠减震自行车^:也只能在小于24〃的 小型车上适用,大型自行车就4艮难实现,而本技术在小型自行车和大型自 4亍车上均适用,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不4斤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利用后折叠器折叠时的单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利用前、后折叠器双折叠时的双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A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不折叠状态时前折叠器、后折叠器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折叠状态时前折叠器、后折叠器张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l至图6所示, 一种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前轮ll、后轮12、车 架20、车把13、前叉4、后叉7、脚蹬16、飞轮、车座8、前折叠器5、后折 叠器6、枢轴15、减震器10、中轴17。车架20包拾橫梁1、斜管2、柱管3。 脚蹬16安装在中轴17上。车座8固定在车座支管9上,车座支管9插入并固 定在柱管3内,车座支管9可伸出或向下缩入柱管3内。车把13固定在车把支 管30上,车把支管30可伸缩,不用时可缩短,用时可伸长。前折叠器5包括 有主折M21、副折*22、销轴23,主折合本21的一侧和副折务沐22的 一侧通过销轴23相连接,并可通过绕销轴23的旋转实现主折M 21和副折合 体的开启与闭合。主折合沐21上活动连接有带锁紧把手24的辦肖25,主折合 体21的另一侧巻曲形成固定槽29,樹肖25安^固定槽29内,插销25可在 固定槽29内做上下运动。在副折合体22的下端开有与插销25相配合的插孔 26,副折M22上还开有与锁紧把手24相配合的锁紧槽27,锁紧槽27开在 副折合体22 —侧的靠边缘处,主折合沐21和副折合体22的中部均开有孔28。 前折叠器5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架20的斜管2上,前折叠器5把斜管2分成两段, 斜管2截面的一端焊接固定于主折合体21中部开孔部位,斜管2截面的另一端 焊接固定于副折合体22中部开孔部位。后折叠器6固定在斜管2与后叉7前部 连接处,后折叠器6的下部前端与斜管2的下部通过枢轴15相连接,后折叠器 6的上部固定有与柱管3相对应的固定件14。后折叠器6与前折叠器5结构相 同,后折叠器6将车体20与后叉7分成两段。安装时,后折叠器6与前折叠器 5的安装方向相对,也就是说,折叠时后折叠器6的折叠方向与前折叠器5的 折叠方向相反。车架20上固定有减震器10,减震器10采用单根弹簧式中央减 震器,减震器10的前端固定在车架20的横梁1和斜管2之间,减震器10的后 端固定在固定件14上,固定件14的后部带有与柱管3的前部相吻合的凹槽19, 凹槽19呈圆弧形,在凹槽19内固定有挡块18,挡块18为橡胶材料制作。固 定件14与柱管3相对应设置主要是阻挡固定件14向后移动的幅度,从而控制 减震器的反弹力,使减震效果更好,橡胶挡块18等IM材料的设置也使震动减 小。而凹槽19的设置则可起到防止固定件14左右晃动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本技术不折叠时,前折叠器5和后折叠 器6均处于闭合状态,也就是说,主折合沐21与副折合体22绕销轴23旋转并 合拢,这时把住锁紧把手24向下拉,使#4肖25向下移动插入副折合体22的插 孔26内,然后#4贞紧把手24压入锁紧槽27,并旋转压下锁紧把手24,这时就 实现了双重锁紧功能,这样就使本技术不折叠时十分牢靠,不会发生松动; 当本技术折叠时,前折叠器5和后折叠器6均处于开启状态,这时把4贞紧 把手拉起、旋转,并#4贞紧把手24拉离锁紧槽27,然后4e^锁紧把手24向上 提,使翻肖25向上移动脱离副折合体22的插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前轮(11)、后轮(12)、车架(20)、车把(13)、前叉(4)、后叉(7)、脚蹬(16)、飞轮、车座(8)、后折叠器(6)、枢轴(15)、减震器(10),车架(20)包括横梁(1)、斜管(2)、柱管(3),车架(20)上设置有减震器(10),后折叠器(6)设置在斜管(2)与后叉(7)前部连接处,后折叠器(6)的下部前端与斜管(2)的下部通过枢轴(1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车架(20)的斜管(2)上设置有前折叠器(5),后折叠器(6)的上部设置有与柱管(3)相对应的固定件(14),减震器(10)的一端设置在固定件(14)上,固定件(14)的后部带有与柱管(3)的前部相吻合的凹槽(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前轮(11)、后轮(12)、车架(20)、车把(13)、前叉(4)、后叉(7)、脚蹬(16)、飞轮、车座(8)、后折叠器(6)、枢轴(15)、减震器(10),车架(20)包括横梁(1)、斜管(2)、柱管(3),车架(20)上设置有减震器(10),后折叠器(6)设置在斜管(2)与后叉(7)前部连接处,后折叠器(6)的下部前端与斜管(2)的下部通过枢轴(1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车架(20)的斜管(2)上设置有前折叠器(5),后折叠器(6)的上部设置有与柱管(3)相对应的固定件(14),减震器(10)的一端设置在固定件(14)上,固定件(14)的后部带有与柱管(3)的前部相吻合的凹槽(19)。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折叠 器(5)包括有主折合体(21)、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云
申请(专利权)人:蒋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