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883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8:14
促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及应用,包括组方A和组方B,组方A如下:丹皮15-30g、山茱萸15-30g、黄精10-20g、补骨脂10-30g、仙灵脾10-30g、防风10-30g、炙黄芪20-120g、党参10-60g、川芎10-30g、丹参10-30g;组方B如下:丹皮20-30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10-30g、仙灵脾20-30g、防风20-30g、炙黄芪60-120g、党参30-60g、川芎20-30g、丹参20-30g。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材方便、容易制作,通过剂量调整使用,水剂散剂协同作用,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无毒无害,使用效果明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方及其应用,具体涉及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及应用,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早年股骨头坏死、骨折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因交通事故、高空作业等原因,股骨颈骨折渐成常见病。股骨颈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被称之为“尚未解决的骨折”,它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日益升高。由于血运和生物力学特点,股骨颈骨折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其骨折后不愈合及头坏死仍是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棘手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其临床效果,也成为临床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大多数学者主张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仅限于Garden 1、II型骨折,治疗技术可概括为内固定、内固定加带血管蒂(膜)瓣移植和假体置换等三大门类,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及可吸收拉力螺钉尤为瞩目。1.股骨颈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特点:股骨颈为锥桶状结构,是连接股骨头与股骨干的桥梁。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2个重要角度一一颈干角与前倾角。颈干角:股骨颈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0?140度,平均127度。颈干角的存在使粗隆部及股骨干远离髋白,使髋关节可以大幅度活动。前倾角:下肢中立位时股骨头与股骨干在冠状面上形成的角度。由于颈干角与前倾角的存在使股骨颈内侧产生压应力,在股骨颈外侧产生较小的张应力,另外股骨颈还承受一定的剪力。股骨颈内部的骨结构主要有抗压力骨小梁、抗张力骨小梁、股骨距。抗压力骨小梁由股骨头周边沿压缩合力的方向下行,汇合至内侧骨皮质;抗张力骨小梁沿张力方向从外侧骨皮质至内侧骨皮质;股骨距是股骨干后侧骨皮质的延伸,厚度与骨皮质基本相同,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部的后内方,上极与股骨颈后内侧皮质衔接,下极与小粗隆下方的股骨干后内侧皮质相连。大大的增加了颈干连接部对应力的承受力。2.股骨头的血运:股骨头为关节软骨包绕,其血运主要来自旋股内动脉,少部分来自旋股外动脉,二者在关节囊外形成动脉环。此动脉环发出四组颈升动脉分支进入关节囊,在软骨边缘、股骨颈表面形成囊内动脉环,最后进入骨内供应股骨头血运。股骨颈骨折常常破坏颈升动脉,使股骨头血运中断,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其骨折后不愈合及头坏死仍是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棘手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其临床效果,也成为临床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大多数学者主张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仅限于Garden 1、II型骨折,治疗技术可概括为内固定、内固定加带血管蒂(膜)瓣移植和假体置换等三大门类,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及可吸收拉力螺钉尤为瞩目。一是由于功能解剖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复位或复位后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内固定的效果,尽管内固定方式屡经改变,股骨头血供不稳定,不能下地负重行走,长期卧床可引起很多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率仍较一般为高,约为10%?20%。二是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时易使主要供血来源阻断,不但影响骨折愈合,且有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发生率约20%?40%。三是老年骨折患者,自身常伴有骨质疏松和多脏器功能减退,若合并复杂的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外伤后长期卧床又易并发肺部感染性疾病、褥疮、静脉炎等、泌尿系感染、结石等并发症,因而其死亡常较一般骨折患者为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及应用,提供一种疗效确实,花费较低,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的中药组合,能够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促进骨小梁生成,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I) 一种促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该组方包括组方A和组方B,所述的组方A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15-30g、山茱萸15-30g、黄精10-20g、补骨脂10-30g、仙灵脾10-30g、防风10_30g、炙黄芪20_120g、党参10_60g、川芎10-30g、丹参 10-30g ;所述的组方B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0-30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10-30g、仙灵脾 20-30g、防风 20-30g、炙黄芪 60_120g、党参 30_60g、川芎 20_30g、丹参20~30go上述的中药组方在促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中的应用。2)患者初始用,宜从最小剂量开始,所述的组方A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15g、山茱萸15g、黄精10g、补骨脂10g、仙灵脾10g、防风10g、炙黄芪20g、党参10g、川芎10g、丹参10g;所述的组方B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0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10g、仙灵脾20g、防风20g、炙黄芪60g、党参30g、川芎20g、丹参20g?3)临证观察随症加减,四诊合参,建议临床症见口干、手足心热、腰背酸痛不能安臣卜,所述的组方A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0g、山茱萸20g、黄精15g、补骨脂20g、仙灵脾10g、防风10g、炙黄芪20g、党参10g、川芎10g、丹参1g ;所述的组方B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5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25g、仙灵脾20g、防风20g、炙黄芪60g、党参30g、川芎20g、丹参20g?4)症见乏力自汗、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所述的组方A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15g、山茱萸15g、黄精10g、补骨脂10g、仙灵脾20g、防风10g、炙黄芪60g、党参30g、川芎10g、丹参 1g ;所述的组方B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0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10g、仙灵脾15g、防风20g、炙黄芪90g、党参40g、川芎20g、丹参20g?5)症见患侧疼痛、酸困不适,患侧下肢麻木、无力,所述的组方A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15g、山茱萸15g、黄精10g、补骨脂10g、仙灵脾10g、防风20g、炙黄芪20g、党参1gJlI芎20g、丹参20g;所述的组方B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0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10g、仙灵脾20g、防风25g、炙黄芪60g、党参30g、川芎25g、丹参25g?一种促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A的制备和药物B的制备,所述的药物A的制备步骤如下:按照上述I)一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比例配备药物,首先将丹皮、山茱萸、黄精、补骨脂、仙灵脾、防风、炙黄芪、党参、川芎、丹参;放入专用中药锅中,用药物重量的20倍冷水浸泡2小时后用中药锅进行武火煎开,改文火煎煮20分钟,将药液全部倒出过滤,再加入药物重量的17倍冷水浸泡I小时后进行武火煎开,改文火煎煮20分钟,将药液全部倒出过滤,两次煎煮过滤后最后得到的药液即药物A。所述的药物B的制备步骤如下:按照I)一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比例配备药物,首先将丹皮、山茱萸、黄精、补骨脂、仙灵脾、防风、炙黄苗、党参、川;、丹参;然后将上述全部药材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制成散剂从而得到药物B。以上方法制备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3天,口服药物A,10天为I疗程;术后13天后,口服药物B,10天为I疗程;两种剂型交替使用,半年一I年。本专利技术取材方便、容易制作,采用中药组方,通过剂量调整使用,水剂散剂协同作用,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无毒无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该组方包括组方A和组方B,所述的组方A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15‑30g、山茱萸15‑30g、黄精10‑20g、补骨脂10‑30g、仙灵脾10‑30g、防风10‑30g、炙黄芪20‑120g、党参10‑60g、川芎10‑30g、丹参10‑30g;所述的组方B由以下成分组成:丹皮20‑30g、山茱萸30g、黄精20g、补骨脂10‑30g、仙灵脾20‑30g、防风20‑30g、炙黄芪60‑120g、党参30‑60g、川芎20‑30g、丹参20‑3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倩袁群童玲霞姜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