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6739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该行车制动系统中的后制动回路包括:总泵总成的第二腔、中央制动器总成、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在制动踏板总成中的踏板被踩下时,在液压作用下使后桥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行车制动系统解决了现有行车制动系统抗热衰退性及可靠性差的问题,避免汽车制动时后桥左右车轮制动力矩受零部件一致性差问题存在较大差异,提升了制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的行车制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左前制动器总成11、右前制动器总成12、储油杯总成13、制动踏板总成14、总栗总成15、压力调节阀总成16、左后制动器总成17和右后制动器总成18。当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总成14中的踏板,使储存在储油杯总成13中的制动液通过总泵总成15建压后形成两个回路,总泵总成15有两个油腔,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分别使用第一腔和第二腔来区分总泵总成的2个腔,其中,总泵总成15的第一腔(又称前腔)与左前制动器总成11和右前制动器总成12形成前回路,总泵总成15的第二腔(又称后腔)制动液经压力调节阀总成16后,与左后制动器总成17与右后制动器总成18形成后回路。传统H型布置制动系统车辆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在制动时后桥车轮制动力矩受零部件一致性问题存在较大差异,且后制动器管压及制动力矩较大,抗热衰退性及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车制动系统,用于解决设有现有行车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制动时后桥左右车轮制动力矩差异较大、抗热衰退性及可靠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总成、前制动回路和后制动回路,制动踏板总成分别与前制动回路和后制动回路相连,其中,后制动回路包括:总泵总成的第二腔、中央制动器总成、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总泵总成的第二腔和中央制动器总成通过制动液管路相连;中央制动器总成分别通过两路制动液管路连接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在制动踏板总成中的踏板被踩下时,在液压作用下使后桥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行车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了后制动回路,后制动回路包括:总泵总成的第二腔、中央制动器总成、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其中,总泵总成的第二腔和中央制动器总成通过制动液管路相连,中央制动器总成分别通过两路制动液管路连接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左差速锁总成和右差速锁总成在制动踏板总成中的踏板被踩下时,在液压作用下使后桥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这样,在车辆制动过程中使得后桥两侧半轴制动力矩完全相同,大大降低了制动器制动力矩及管路压力;显著提高了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及可靠性;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抗热衰退性及可靠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H型布直制动系统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央制动器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央制动器总成的结构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制动回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位置B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制动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总成14、前制动回路和后制动回路,制动踏板总成14分别与如制动回路和后制动回路相连,其中:制动踏板总成14、前制动回路的结构可以参考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行车制动系统中制动踏板总成14、前制动回路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行车制动系统中,后制动回路包括:总泵总成15的第二腔、中央制动器总成21、左差速锁总成22和右差速锁总23 ;其中:总泵总成15的第二腔和中央制动器总成21通过制动液管路相连;中央制动器总成21分别通过两路制动液管路连接左差速锁总成22和右差速锁总成23 ;左差速锁总成22和右差速锁总成23在制动踏板总成14中的踏板被踩下时,在液压作用下使后桥差速器失去了差速作用,因此车辆避免了左右车轮与地面附着系数不同产生的单侧滑转现象,此时左右车轮的速度、力矩等参数的值相同。上述左差速锁总成22和右差速锁总成23中左和右的定义可以参照正常车辆使用状态下左右的位置的关系来确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央制动器总成2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中央制动器的结构,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系统的结构,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其进行简单的说明:如图3、4所示,中央制动器总成21的结构大体包括:拉臂211、底板212、推杆213、销轴214、左制动蹄片215、右制动蹄片216、制动分泵217、拉线218、制动回位弹簧219、制动鼓220等;其中:拉臂211上侧与右制动蹄片216通过销轴214固定在一起,下侧与拉线218固定在一起,中间部分与推杆213的一端常接触,且推杆213的另一端与左制动蹄片215常接触,左制动蹄片215和右制动蹄片216下侧通过销轴214固定在底板212上,制动回位弹簧21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制动蹄片215和右制动蹄片216上,制动分泵217位于左制动蹄片215上端和右制动蹄片216上端之间,制动鼓220与底板212连接;中央制动器总成21兼具有行车制动功能和驻车制动功能,其中,行车制动的工作过程如下:管路中制动液进入制动分泵217,制动分泵217中制动活塞推动左制动蹄片215和右制动蹄片216向两侧运动,直至制动蹄片外侧的摩擦片与制动鼓220接触并产生摩擦作用,由于制动鼓220与后桥输入轴固定连接,摩擦片与制动鼓220产生摩擦后将会使后桥输入轴上产生一个阻力矩,又由于后桥输入轴与车辆主减速器中的主动齿轮是一体的,带动主减速器中的主动齿轮产生阻力矩,最终主减速器中的主动齿轮将会由转动状态变为停止状态,主减速器中的从动齿轮也会随之变为停止状态,从而使行车制动得以实现,且行车制动过程中制动力与管路压力成正比;驻车制动的工作过程如下:拉手刹时,拉线218拉动拉臂211以销轴214为中心旋转,通过推杆213推动左制动蹄片215运动,同时拉臂211以与推杆213接触处为中心旋转推动右制动蹄片216运动,而当管压降低或拉线218放松时,左制动蹄片215和右制动蹄片216会在制动回位弹簧219的作用下回位。当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系统的中央制动器总成21并不限于上述图3、4中所示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通过液压油管路控制左右分泵中的活塞的功能的结构皆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如图5、6、7所示,右差速锁总成23包括:右分泵231、右回位弹簧232和右结合套233,右回位弹簧232的一端固定在后桥差速器的壳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右结合套233上,右结合套233可滑动地套接于后桥差速器的壳体上且右结合套233相对于后桥差速器的壳体在周向方向上锁止;左差速锁总成22的组成与右差速锁23类似,包括:左分泵221、左回位弹簧222和左结合套223,左回位弹簧222的一端固定在后桥差速器的壳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左结合套223上,左结合套223可滑动地套接于后桥差速器的壳体上且左结合套223相对于后桥差速器的壳体在周向方向上锁止;上述左分泵221和右分泵231中左和右的定义可以参照正常车辆使用状态下左右的位置的关系来确定;类似地,上述左回位弹簧222和右回位弹簧232中左和右的定义可以参照正常车辆使用状态下左右的位置的关系来确定;类似地,上述左结合套223和右结合套233中左和右的定义也可以参照正常车辆使用状态下左右的位置的关系来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总成(14)、前制动回路和后制动回路,所述制动踏板总成(14)分别与所述前制动回路和所述后制动回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回路包括:总泵总成(15)的第二腔、中央制动器总成(21)、左差速锁总成(22)和右差速锁总成(23);所述总泵总成(15)的第二腔和所述中央制动器总成(21)通过制动液管路相连;所述中央制动器总成(21)分别通过两路制动液管路连接所述左差速锁总成(22)和所述右差速锁总成(23);所述左差速锁总成(22)和所述右差速锁总成(23)在所述制动踏板总成(14)中的踏板被踩下时,在液压作用下使后桥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中国梁勋乾栾义超刘灵虎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