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光辉专利>正文

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53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包括箱体本体,在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并位于邻近其底部的位置分别开设食物入口和食物出口;循环送料装置设置在箱体本体内,用于将食物由食物入口连续的输送至箱体本体内,并由食物出口连续的输送至箱体本体外;蒸汽输入装置分别与箱体本体、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连接,用于将外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输送至箱体本体内对食物进行蒸煮工作;蒸汽循环加热装置,与箱体本体连接,用于将箱体本体内的蒸汽回收循环加热后再次注入到箱体本体内;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循环送料装置、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蒸汽输入装置以及蒸汽循环加热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结构简单,效率高,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和餐饮行业使用的蒸笼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主要是以煤炭或煤气做燃料,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蒸笼内的蒸汽四处外溢,使热量大量损耗,不利于节能降耗。而在蒸煮过程中,由于操作者会频繁的搬运蒸笼,容易污染食物。目前的蒸箱多是立式手动操作,在使用时将洗好的米、待蒸的馒头或其它待蒸的食物放入托盘中,然后将托盘放入蒸箱中,并关闭蒸箱门、通入蒸汽。现有的蒸箱不能够实现流水作业,即不能够连续的蒸煮食物,致使蒸煮效率低;同时在蒸煮过程中,蒸汽不能循环使用,导致耗能高;另外,现有的蒸箱上的蒸箱门多为双开拉式门,蒸箱门在打开时,蒸箱内存留的蒸汽绝大部分跑出,这样在下一次蒸煮食物中还需要重新输入大量的蒸汽才可充满整个蒸箱,造成蒸煮时间加长、蒸汽有效利用率下降,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其能实现流水线蒸煮,提高蒸煮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其能够提高蒸箱内的蒸汽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在所述箱体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并位于邻近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位置分别开设食物入口和食物出口 ;循环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用于将食物由所述食物入口连续的输送至所述箱体本体内,并由所述食物出口连续的输送至所述箱体本体外;蒸汽输入装置,所述蒸汽输入装置分别与所述箱体本体、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外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输送至所述箱体本体内对食物进行蒸煮工作;蒸汽循环加热装置,与所述箱体本体连接,用于将所述箱体本体内的蒸汽回收循环加热后再次注入到所述箱体本体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循环送料装置、所述外部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输入装置以及所述蒸汽循环加热装置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食物入口和所述食物出口处均设置隔热门帘。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送料装置包括:输入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贯穿所述食物入口,用于将装有食物的托盘由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运送到所述箱体本体内邻近底部的位置;提升组件,与所述输入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输入组件上的所述托盘由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运送到所述箱体本体的顶部;下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并与所述提升组件呈相对设置,用于将位于所述箱体本体顶部的托盘运送到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转移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提升组件上的所述托盘推入到所述下降组件上;输出组件,与所述下降组件远离所述转移组件的一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下降组件上的所述托盘由所述食物出口运送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所述输入组件、所述提升组件、所述下降组件、所述转移组件以及所述输出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组件,可以将带有食物的托盘由食物入口输送至箱体本体内,并在箱体本体内实现上升、平移、下降后最终由食物出口输出,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食物的行走路程,从而缩小整个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体积,减少占地面积,此行走路程所花费的时间为托盘上食物能够蒸熟所需要的时间,进而使得生的食物由食物入口送入箱体本体后,经过蒸煮后,熟的食物由食物出口送出,整个过程为一个流水线工作状态,提高了蒸煮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提升带和第二提升带,两个提升带均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提升从动轮和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顶部的提升主动轮实现循环传动,两个所述提升带均与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垂直,且两个所述提升带之间具有所述输入组件安放的空间;在所述第一提升带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提升托条,在所述第二提升带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二提升托条,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提升托条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提升托条之间的距离,且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带上的第一提升托条与位于所述第二提升带上的第二提升托条的位置呈一一对应状态,所述第一提升托条与所述第二提升托条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托盘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提升主动轮与提升电机连接,所述提升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位于顶部位置的转移带,所述转移带通过转移主动轮和转移从动轮实现循环传动,所述转移主动轮与转移电机连接,所述转移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转移带上设置拨片,所述拨片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提升托条与所述第二提升托条之间的距离。当提升组件将托盘移到箱体本体的顶部位置时,控制器控制转移电机工作,转移主动轮转动,转移带带动拨片移动,以将提升组件上的托盘拨入到下降组件上。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降组件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下降带和第二下降带,两个下降带均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下降从动轮和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顶部的下降主动轮实现循环传动,两个所述下降带均与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垂直,且两个所述下降带之间具有所述输出组件安放的空间;在所述第一下降带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下降托条,在所述第二下降带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二下降托条,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下降托条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下降托条之间的距离,且位于所述第一下降带上的第一下降托条与位于所述第二下降带上的第二下降托条的位置呈一一对应状态,所述第一下降托条与所述第二下降托条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托盘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下降主动轮与下降电机连接,所述下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带与所述第二提升带之间并位于邻近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输入带,所述输入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托盘的宽度,所述输入带通过输入主动轮与输入从动轮实现循环传动,其中,所述输入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并与输入电机连接,所述输入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内部;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下降带与所述第二下降带之间并位于邻近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输出带,所述输出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托盘的宽度,所述输出带通过输出主动轮与输出从动轮实现循环传动,其中,所述输出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并与输出电机连接,所述输出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内部;所述输入电机与所述输出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蒸汽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顶部的第一循环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的第二循环风管,所述第一循环风管和所述第二循环风管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循环风管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循环风管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风机与开设在箱体本体顶部的风机抽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邻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循环风管内沿蒸汽流向依次设置若干用于再次加热蒸汽的发热丝。作为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循环风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排气三通管,所述排气三通管包括与所述风机连通的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循环风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连通口以及与外部连通的第三连通口,所述排气三通管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连通口与外部连通或断开的排气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在所述箱体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并位于邻近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位置分别开设食物入口和食物出口;循环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用于将食物由所述食物入口连续的输送至所述箱体本体内,并由所述食物出口连续的输送至所述箱体本体外;蒸汽输入装置,所述蒸汽输入装置分别与所述箱体本体、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外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输送至所述箱体本体内对食物进行蒸煮工作;蒸汽循环加热装置,与所述箱体本体连接,用于将所述箱体本体内的蒸汽回收循环加热后再次注入到所述箱体本体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循环送料装置、所述外部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输入装置以及所述蒸汽循环加热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潘光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