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657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和第二定位安装面,其中第一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锂电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锂电池和金属连接片进行定位后再进行自动焊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的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大容量、高功率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和无污染等优异的性能,因此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现己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计算机及消费电子用电器具等,受到全世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广泛、生产力成本效率、及品质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落后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锂离子电池种类很多,按照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按正极材料分类:氧化钴锂型、氧化镍锂型和氧化锰锂型;按形状分类,可分为圆柱型、方形和扣式(或钱币形)。其中,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简称圆柱型锂电池,具有金属材质的外壳,一般为液态锂离子电池。由于单节圆柱型锂电池的输出功率较低,目前,为了提高锂电池的输出功率,圆柱型锂电池组在生产中一般将多个锂电池电芯简单组合在一起,然后直接加板加线。现有的锂电池模组结构通常包括一个壳体,在壳体内设置多个电芯,各个电芯的正负极按照输出规格要求设定好后,透过软性连接线连接各个电芯,同时,采用焊接的方式,通过软性连接线与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导电柱相连接,之后,整个锂电池模组通过导电柱上的连接导电端子进行输出供电。为了方便连接,通常在连接各锂电池之前,先在锂电池的正极上焊接镍带,从而便于后续的连接和安装。现有技术中,手工进行镍带安装和焊接,不仅耗费人力,效率低,并且过程中,仅依靠手动定位,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也无法保证,直接影响后续制作而成的锂电池组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提高锂电池组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和第二定位安装面,其中第一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锂电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本技术使用时,将锂电池放置在第一定位槽内,锂电池的正极靠近第二定位槽,将金属连接片放置在第二定位槽内,金属连接片部分伸出第二定位槽贴靠在锂电池的正极面上,然后将装有锂电池和金属连接片的本装置装入焊接机内焊接锂电池正极面,从而将金属连接片焊接在锂电池上。为了使锂电池和金属片可以牢固得安装在定位座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底面嵌装有磁铁。磁铁还可以吸附金属连接片,使金属连接片紧密贴靠锂电池正极面。为了方便金属连接片与锂电池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两端均为开口式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安装面处于定位座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安装面处于定位座的侧面。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平行排布的第一定位槽,相应地所述第二定位安装面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小于锂电池的半径。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深度大于金属连接片的厚度,长度小于金属连接片的长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连接片为镍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锂电池和金属连接片进行定位后再进行自动焊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1,定位座I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2和第二定位安装面3,其中第一定位安装2面上具有多个与锂电池相配合且平行排布的第一定位槽4,第二定位安装面3上具有多个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4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5,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各第一定位槽4底面嵌装有两块磁铁41,第二定位槽5的底面嵌装有两块磁铁51。本技术中,各第一定位槽4或第二定位槽5两端均为开口式结构。本技术中,第一定位安装面2处于定位座I的顶面,第二定位安装面3处于定位座I的侧面。本技术中,第一定位槽4的深度小于待焊接锂电池的半径。本技术中,第二定位槽5的深度大于待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厚度,长度小于金属连接片的长度。本实施例使用时,焊接的金属连接片为镍带,将锂电池放置在第一定位槽4内,磁铁41吸附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靠近第二定位槽5,将镍带放置在第二定位槽5内,磁铁51吸附镍带,镍带部分伸出第二定位槽5贴靠在锂电池的正极面上,然后将装有锂电池和镍带的本实施例装入焊接机内焊接锂电池正极面,从而将镍带焊接在锂电池上。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锂电池和镍带进行定位后再进行自动焊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主权项】1.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和第二定位安装面,其中第一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锂电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底面嵌装有磁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两端均为开口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安装面处于定位座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安装面处于定位座的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平行排布的第一定位槽,相应地所述第二定位安装面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小于锂电池的半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深度大于金属连接片的厚度,长度小于金属连接片的长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和第二定位安装面,其中第一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锂电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本技术的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锂电池和金属连接片进行定位后再进行自动焊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IPC分类】B23K37-04【公开号】CN204545782【申请号】CN201520065173【专利技术人】陈彬, 施利勇, 孙常尚 【申请人】浙江天能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和第二定位安装面,其中第一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锂电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施利勇孙常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