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上方开口的流通水槽,其中:流通水槽中间附近设有将流通水槽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筛板上具有筛孔;筛板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筛孔的封堵活板;流通水槽两端设有能对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一端的进排水管组将养殖尾水注入筛板上方的区域,尾水中的有机碎屑等颗粒物质经过筛板落入流通水槽的底部,清水经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能进行固液分离、可以进行自动排污、人工干预小、管理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净化装置,尤其涉及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大型水域内淡水鱼养殖的密度逐年提高,而养殖模式都为开放式养殖,造成水体被鱼类的排泄物的污染比较严重。一旦鱼病爆发,殃及整个水域,养殖户损失严重。而且大型水域一般为开放式,范围广,养殖的淡水鱼区域划分比较困难,分配和捕捞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目前很多大型水域都会集中布置网箱,网箱与网箱相连形成渔排,方便投饲和管理。通过封闭和半封闭网箱来养殖淡水鱼,可以将残饵和鱼类粪便限制在网箱集污斗内;定期对网箱内的水进行置换,减小了水体的污染,并限制了污染的范围。同时,通过网箱养殖可以大大简化捕鱼的工作,提高了经济效益。虽然使用网箱养殖缩小了大型水域污染的范围,但是,网箱内的水仍然要定期排放到水域内,久而久之难免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大型水域内的网箱置于开放水域内,无法效仿工业养鱼的网箱,将污水定期排放到下水道内。如公布号CN10311299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水域内网箱养殖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污斗,集污斗设置于网箱的底部,集污斗与排污管连通,再与中部的气液混合器相连接,气液混合器的排气口与输气管连接;排污管尾部的排污口与筛网箱连通,筛网箱的出水口与集污池连通,集污池内设有生物菌挂膜,输气管伸入所述集污池中,并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横向布置,并位于所述生物菌挂膜下方;集污池内还固定设置过滤池,过滤池采用纱绢过滤,过滤池的出水口与生态浮岛处理系统连通;生态浮岛处理系统固定在所述集污池的侧面,其内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内种有水生植物,集污池内的水进入水流通道,净化后排入大型水域。其设备复杂,维护成本较高,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且应用在工厂化养殖时,又需要进一步适应性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进行固液分离、可以进行自动排污、人工干预小、管理方便的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上方开口的流通水槽,其中:流通水槽中间附近设有将流通水槽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筛板上具有筛孔;筛板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筛孔的封堵活板;流通水槽两端设有能对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一端的进排水管组将养殖尾水注入筛板上方的区域,尾水中的有机碎屑等颗粒物质经过筛板落入流通水槽的底部,清水经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流出。排污时通过进排水管组对筛板下侧的区域注入较高压力的水流,封堵活板在水压作用下快速向上跳起并封堵住筛板上的筛孔,使得底层污物从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排出,并按需回收处理。排污处理所用的排污用水相对较少,且人工操作强度大大降低。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封堵活板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框架杆和连接在框架杆之间的一组支撑杆组成。框架杆与支撑杆交错设置,因而具有很大的间隙空间,因此,筛板上落下的沉性污物也同样能够穿过封堵活板落到流通水槽的底部。封堵活板上具有与形状能筛孔内沿口相互配合的封堵凸块。封堵凸块的形状可以根据筛孔选用圆柱型、圆台型、圆锥形、棱柱形、棱锥形、棱台形。优选方案是封堵凸块上端小、下端大,以达到较好的封堵配合效果。封堵活板上还具有顶端小下端大的限位堵块。该限位堵块的形状优选锥形,并且限位堵块的顶部或尖端通常情况下位于筛孔内,在受到下方水压后,该限位堵块顶部由于在筛孔内部,因而在整个封堵活板上升的过程中具有限位作用。流通水槽的上沿口内侧附近设有具有能种植植物的种植孔的种植板。可以将植物的根系穿过种植孔以吸附上层水中的氨氮等富营养物质。种植板上覆盖有多孔的发泡树脂层;发泡树脂层上种植有吸附植物。发泡树脂层用于固定植物,可参照无土培养方式操作,技术相对成熟可靠。吸附植物能降低上层水中的富营养成分,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流通水槽中间附近设有将流通水槽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筛板上具有筛孔;筛板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筛孔的封堵活板;流通水槽两端设有能对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一端的进排水管组将养殖尾水注入筛板上方的区域,尾水中的有机碎屑等颗粒物质经过筛板落入流通水槽的底部,清水经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流出。排污时通过进排水管组对筛板下侧的区域注入较高压力的水流,封堵活板在水压作用下快速向上跳起并封堵住筛板上的筛孔,使得底层污物从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排出,并按需回收处理。排污处理所用的排污用水相对较少,且人工操作强度大大降低。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能进行固液分离、可以进行自动排污、人工干预小、管理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封堵活板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流通水槽1、封堵活板支撑11、种植板支撑12、种植板2、种植孔2a、筛板3、筛孔3a、封堵活板4、框架杆4a、支撑杆4b、封堵凸块41、限位堵块42、进排水管组5、常压进水管51、增压进水管52、溢流管53、排污管54、发泡树脂层6、吸附植物6a。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上方开口的流通水槽1,其中:流通水槽1中间附近设有将流通水槽1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3;筛板3上具有筛孔3a;筛板3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筛孔3a的封堵活板4;流通水槽1两端设有能对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5。一端的进排水管组5将养殖尾水注入筛板3上方的区域,尾水中的有机碎屑等颗粒物质经过筛板3落入流通水槽1的底部,清水经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5流出。排污时通过进排水管组5对筛板3下侧的区域注入较高压力的水流,封堵活板4在水压作用下快速向上跳起并封堵住筛板3上的筛孔3a,使得底层污物从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5排出,并按需回收处理。排污处理所用的排污用水相对较少,且人工操作强度大大降低。封堵活板4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框架杆4a和连接在框架杆4a之间的一组支撑杆4b组成。框架杆4a与支撑杆4b交错设置,因而具有很大的间隙空间,因此,筛板3上落下的沉性污物也同样能够穿过封堵活板4落到流通水槽1的底部。封堵活板4上具有与形状能筛孔3a内沿口相互配合的封堵凸块41。封堵凸块41的形状可以根据筛孔3a选用圆柱型、圆台型、圆锥形、棱柱形、棱锥形、棱台形。优选方案是封堵凸块41上端小、下端大,以达到较好的封堵配合效果。封堵活板4上还具有顶端小下端大的限位堵块42。该限位堵块42的形状优选锥形,并且限位堵块42的顶部或尖端通常情况下位于筛孔3a内,在受到下方水压后,该限位堵块42顶部由于在筛孔3a内部,因而在整个封堵活板4上升的过程中具有限位作用。流通水槽1的上沿口内侧附近设有具有能种植植物的种植孔2a的种植板2。可以将植物的根系穿过种植孔2a以吸附上层水中的氨氮等富营养物质。种植板2上覆盖有多孔的发泡树脂层6;发泡树脂层6上种植有吸附植物6a。发泡树脂层6用于固定植物,可参照无土培养方式操作,技术相对成熟可靠。吸附植物6a能降低上层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上方开口的流通水槽(1),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通水槽(1)中间附近设有将所述的流通水槽(1)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3);所述的筛板(3)上具有筛孔(3a);所述的筛板(3)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所述的筛孔(3a)的封堵活板(4);所述的流通水槽(1)两端设有能对所述的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5)。
【技术特征摘要】
1.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上方开口的流通水槽(1),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通水槽(1)中间附近设有将所述的流通水槽(1)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3);所述的筛板(3)上具有筛孔(3a);所述的筛板(3)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所述的筛孔(3a)的封堵活板(4);所述的流通水槽(1)两端设有能对所述的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封堵活板(4)由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框架杆(4a)和连接在所述的框架杆(4a)之间的一组支撑杆(4b)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英,徐娜娜,田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