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洗手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101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1:08
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6-9份,蜂胶4-6份,板蓝根3-7份,茶皂素4-7份,大叶枣素1.2-1.6份,氯化钠2-4份,甘油酯5-10份,芦荟提取物2-4份,碘3-6份,二甲基甲酰胺3-7份,邻苯二甲醚4-6份,甲基纤维素2-5份,透明质酸酶0.8-1.6份,荧光增白剂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毒洗手液,去污能力强,有效杀死手上的细菌,且没有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毒洗手液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勤洗手已经不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人的手直接、频繁地接触物品,手部皮肤上带有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其中以皮肤褶皱和指尖上最多。这些细菌不仅有可能使人体自己染上病,还有可能通过握手、接触其它物品如电话、门把手等方式,把这些细菌传播给别人。而一般的洗手液置有去污效果,而且清洗不彻底会伤到皮肤,而且不能满足人们对洗手液杀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毒洗手液,去污能力强,有效杀死手上的细菌,且没有残留。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6-9份,蜂胶4-6份,板蓝根3-7份,茶皂素4-7份,大叶枣素1.2-1.6份,氯化钠2-4份,甘油酯5-10份,芦荟提取物2-4份,碘3-6份,二甲基甲酰胺3-7份,邻苯二甲醚4-6份,甲基纤维素2-5份,透明质酸酶0.8-1.6份,荧光增白剂2-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洗手液,去污能力强,有效杀死手上的细菌,且没有残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紫草6份,蜂胶4份,板蓝根3份,茶皂素4份,大叶枣素1.2份,氯化钠2份,甘油酯5份,芦荟提取物2份,碘3份,二甲基甲酰胺3份,邻苯二甲醚4份,甲基纤维素2份,透明质酸酶0.8份,荧光增白剂2份。实施例2 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紫草9份,蜂胶6份,板蓝根7份,茶皂素7份,大叶枣素1.6份,氯化钠4份,甘油酯10份,芦荟提取物4份,碘6份,二甲基甲酰胺7份,邻苯二甲醚6份,甲基纤维素5份,透明质酸酶1.6份,荧光增白剂5份。【主权项】1.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紫草6-9份,蜂胶4-6份,板蓝根3-7份,茶皂素4-7份,大叶枣素1.2-1.6份,氯化钠2-4份,甘油酯5-10份,芦荟提取物2-4份,碘3-6份,二甲基甲酰胺3-7份,邻苯二甲醚4-6份,甲基纤维素2-5份,透明质酸酶0.8-1.6份,荧光增白剂2-5份。【专利摘要】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6-9份,蜂胶4-6份,板蓝根3-7份,茶皂素4-7份,大叶枣素1.2-1.6份,氯化钠2-4份,甘油酯5-10份,芦荟提取物2-4份,碘3-6份,二甲基甲酰胺3-7份,邻苯二甲醚4-6份,甲基纤维素2-5份,透明质酸酶0.8-1.6份,荧光增白剂2-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洗手液,去污能力强,有效杀死手上的细菌,且没有残留。【IPC分类】A61K8-97, A61P31-04, A61P31-02, A61Q19-10, A61K8-98【公开号】CN104825378【申请号】CN201510235462【专利技术人】徐茂航 【申请人】青岛千帆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毒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6‑9份,蜂胶4‑6份,板蓝根3‑7份,茶皂素4‑7份,大叶枣素1.2‑1.6份,氯化钠2‑4份,甘油酯5‑10份,芦荟提取物2‑4份,碘3‑6份,二甲基甲酰胺3‑7份,邻苯二甲醚4‑6份,甲基纤维素2‑5份,透明质酸酶0.8‑1.6份,荧光增白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茂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千帆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