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阀门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870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阀门检查井。所述井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井体和下井体;所述承插口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承插口和下半承插口,在上井体下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上半承插口,在下井体上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下半承插口;所述过渡套管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可拆卸连接,每个上半插承口与其相对应的上半过渡套管相卡接,每个下半承插口与其相对应的下半过渡套管相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可以回收利用,并且不会由于渗水或下雨、下雪等情况造成阀门的锈蚀。(*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阀门检查井
技术介绍
:传统我国地下管网检查井大都使用粘土砖和混凝土结构建造。由于地下管网长期置于地下,经长时间地表水、潮湿环境和酸碱腐蚀,粘土表面和连接处会发生脱落,混凝土与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造成渗水,使检查井内的阀门经常被水淹引起阀门锈蚀,造成阀门不能开关而影响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ZL200720081263.5”提供了一种塑料阀门检查井。它包括井体,在井体的顶部设有上井口,在井体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分别设有一相对设置的承插口,在每个承插口上均设有一与其插接的过渡套管,过渡套管的一端位于井体外侧,过渡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承插口后伸入井体内部。该专利虽然采用塑料材料和密封圈连接,解决了传统的检查井由于渗水造成阀门锈蚀的问题,但安装起来特别麻烦。由于该专利中的检查井为一个整体,又采用整体预埋安装工艺,在施工时需要挖一个比所预埋的井体大的多的坑,使井体可以水平移动,通过调整井体的位置,从而使管道可以通过过渡套管伸入井室内,然后再安装阀门,最后再将井室外多余的空间用土填埋,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该专利提及的方案在拆卸时亦是如此麻烦,并且很难进行回收利用。另外,该专利提及的方案没有井盖,也没有涉及井盖密封的问题,易造成由于下雨、下雪等情况使井室内积水,造成阀门锈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阀门检查井,它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可以回收利用,并且不会由于渗水或下雨、下雪等情况造成阀门的锈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井体,在井体的顶部设有上井口,在井体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分别设有一相对设置的承插口,在每个承插口上均设有一与其插接的过渡套管,过渡套管的一端位于井体外侧,过渡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承插口后伸入井体内部,所述井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井体和下井体,所述上井口设在上井体的顶部,在上井体的顶部设有一与其活动连接的、封盖上井口的井盖,在下井体的底部设有下井口,在下井体的底部设有一与其活动连接的、封盖下井口的底座;所述承插口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承插口和下半承插口,在上井体下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上半承插口,在下井体上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下半承插口 ;所述过渡套管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可拆卸连接,每个上半插承口与其相对应的上半过渡套管相卡接,每个下半承插口与其相对应的下半过渡套管相卡接。在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的两连接部两侧均设有一螺栓孔,在每个螺栓孔上设有一螺栓,每个螺栓分别穿过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的两连接部两侧相对应的螺栓孔后通过螺母将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连接。在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卡槽,在第一环形卡槽内卡接第一密封圈。在相互配合的上半插承口、下半承插口上设有与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卡槽,在第二环形卡槽内卡接第二密封圈。在上井体和下井体的井壁内侧设有踏步。在靠近踏步侧的井盖上设有一偏心井盖,偏心井盖与井盖通过螺纹连接。 在底座上设有一蓄水槽。所述上井体与下井体的井壁为中空结构。所述井盖与上井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底座与下井体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井体、井盖、底座、过渡套管组装而成,安装和拆卸方便,省时省力,拆卸后的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其中,井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井体和下井体,井盖与上井体活动连接,底座与下井体活动连接,承插口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承插口和下半承插口,在上井体下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上半承插口,在下井体上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下半承插口,过渡套管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可拆卸连接,每个上半插承口与其相对应的上半过渡套管相卡接,每个下半承插口与其相对应的下半过渡套管相卡接。这种结构设计使本技术在安装时,只需要挖一个与井体相当的坑,将底座与下井体连接,将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与管道连接,再将下半过渡套管与下井体的下半承插口卡接,上半过渡套管与上井体的上半承插口卡接,同时上井体与下井体连接起来,再将阀门与管道相连接,最后将井盖与上井体连接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这种结构在拆卸时也非常方便快捷,并且拆卸后的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2、在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的两连接部两侧均设有一螺栓孔,在每个螺栓孔上设有一螺栓,每个螺栓分别穿过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的两连接部两侧相对应的螺栓孔后通过螺母将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连接。这种结构使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与管道的连接非常方便快捷,实现了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与管道的可拆卸连接。3、在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卡槽,在第一环形卡槽内卡接第一密封圈。这样保证了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与管道连接时的密封性,使井体外部的渗水无法通过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间隙进入井体内部,避免造成阀门的锈蚀。4、在相互配合的上半插承口、下半承插口上设有与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卡槽,在第二环形卡槽内卡接第二密封圈。这样保证了上井体的上半插承口、下井体的下半承插口与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连接时的密封性,使井体外部的渗水无法通过上半插承口、下半插承口与上半过渡套管、下半过渡套管之间的间隙进入井体内部,避免造成阀门的锈蚀。5、在上井体和下井体的井壁内侧设有踏步,方便工人进入和爬出井体对阀门进行检修。6、在靠近踏步侧的井盖上设有一偏心井盖,偏心井盖与井盖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工人在在进入井体时,不需要打开与上井体活动连接的井盖,只需要将偏心井盖打开即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偏心井盖的位置靠近踏步,方便工人进入和爬出井体。另外,偏心井盖与井盖通过螺纹连接,保证了偏心井盖与井盖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雨水或雪水从偏心井盖与井盖之间的间隙进入井体,避免造成阀门的锈蚀。7、在底座上设有一蓄水槽。当井体内的阀门发生破损时,把水泵放到蓄水槽里,这样可以把井体内的积水抽干净。8、上井体与下井体的井壁为中空结构,在满足上井体与下井体一定抗压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上井体与下井体的重量,解决了因井体重量过重造成的搬运和施工不便等问题。9、井盖与上井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这样保证了井盖与上井体连接时的密封性,使井体外部的渗水、雨水或雪水无法通过井盖与上井体之间的间隙进入井体内部,避免造成阀门的锈蚀。10、底座与下井体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这样保证了底座与下井体连接时的密封性,使井体外部的渗水无法通过底座与下井体之间的间隙进入井体内部,避免造成阀门的锈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井体,2、下井体,3、井盖,4、底座,5、上半承插口,6、下半承插口,7、上半过渡套管,8、下半过渡套管,9、连接部,10、螺栓,11、螺母,12、第一环形卡槽,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环形卡槽,15、第二密封圈,16、踏步,17、偏心井盖,18、蓄水槽,19、第三密封圈,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阀门检查井,包括井体,在井体的顶部设有上井口,在井体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分别设有一相对设置的承插口,在每个承插口上均设有一与其插接的过渡套管,过渡套管的一端位于井体外侧,过渡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承插口后伸入井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井体和下井体,所述上井口设在上井体的顶部,在上井体的顶部设有一与其活动连接的、封盖上井口的井盖,在下井体的底部设有下井口,在下井体的底部设有一与其活动连接的、封盖下井口的底座;所述承插口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承插口和下半承插口,在上井体下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上半承插口,在下井体上部相对应的两井壁上均设有一下半承插口;所述过渡套管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上半过渡套管和下半过渡套管可拆卸连接,每个上半插承口与其相对应的上半过渡套管相卡接,每个下半承插口与其相对应的下半过渡套管相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水企源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