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的原料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55999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1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的原料及制作方法,所述茶采用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休种轮采”的方式。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三叶为主体的鲜叶及同嫩度的单片叶、对夹叶。要求鲜叶不带马蹄、鱼叶鳞片和其他夹杂物且无劣变发红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损伤的鲜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鲜叶外形挺直壮硕、色泽乌润、有天然优雅花香,汤色金黄透明呈“琥珀”色、浓艳清澈,香气馥郁、深沉持久、呈“皮丹”香型,口味浓醇清活、鲜爽甘甜、生津回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红茶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出口量约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2/3,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红茶的产量每年稳步上升,国际市场对中国红茶需求量加大,国内红茶消费也逐步提升,云南是红茶产区大省,但是因加工粗糙,在国内外市场上所产成品红茶价格偏低,造成茶农生产和积极性不高,价格上不去,形不成品牌效益。而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唯云南独有,而昌宁作为古茶树之乡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有鉴于此,我公司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采摘技术吸取其他茶类加工的工艺特点,应用复合型生态还原技术,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生产出一款具有本地特色的一种茶产品一一 “野老荼”生态茶。现将应用技术总结如下:一、采摘加工工艺的改进:1.采摘制度的改进: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茶树,杜绝过度采摘,我们采用“休种轮采”的方式,针对古树茶,根据古茶树年限,隔年轮流采摘,为了做到不伤农,保护农民的利益,我公司采取“认养”的方式,公司拿出专项资金补贴农户,保证茶农的利益不受损害。这样即保护了茶农,又为我公司储备了优质的制茶原料。2.加工工艺的改进以据云南大叶种茶树叶厚(0.2mm)叶片大、节间长和含水量、3级鲜叶偏脆的特点,使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红茶、口感不佳、出现冷后浑的现象,吸取白茶、黄茶、乌龙茶的工艺特点,保留红茶的核心技术,使生产出的产品品质提升,价格得到市场认可。二、传统制茶工艺(滇红茶)与本茶生态茶制作工艺的对比:云南红茶传统制茶工艺对鲜叶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程序加工而成。过程比较随性,粗糙,红茶特有的浓、强、鲜欠缺,市场价格偏低;而“野老荼”生态茶吸取白茶的日光萎凋,黄茶的焖黄,乌龙茶的做青并保留红条茶的核心技术生产出的成品茶解决了“滇红”现有品质的不足,极具市场、社会、生态效益,合理整合了茶产业资源,调整了茶产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鲜叶外形挺直壮硕、色泽乌润、有天然优雅花香,汤色金黄透明呈“琥珀”色、浓艳清澈,香气馥郁、深沉持久、呈“皮丹”香型,口味浓醇清活、鲜爽甘甜、生津回甘的茶的原料及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野老荼”采用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休种轮采”的方式。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三叶为主体的鲜叶及同嫩度的单片叶、对夹叶。要求鲜叶不带马蹄、鱼叶鳞片和其他夹杂物且无劣变发红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损伤的鲜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鲜叶的质量为:嫩度:适制本产品的鲜叶原料为标准级1-3级鲜叶。鲜度:正常情况下,要求鲜叶有光度、叶片舒展,以保证制茶成品色、香、味鲜爽。净度:要求采购的鲜叶不含茶末、木质化粗梗,特别是无石子,竹片等杂物,以及其他植物的果实、叶子等非茶类杂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鲜叶的处理方法为:(I)采用日光萎凋3-4小时,使茶青失水达10%以上。(2)进入萎凋槽萎凋。萎凋槽为一条长方形槽体,由原木制作,采用轴流式鼓风机鼓风萎凋。(3)做青:采用乌龙茶成熟的做青工艺对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做青。(4)焖黄:做青后的茶青进行不超过30分钟的焖黄工序。(5)揉捻:为了充分破坏茶青表皮的细胞壁,强烈快速揉捻茶青使之最大限度地氧化走水。(6)发酵:进入发酵室,运用供氧、喷雾增湿等技术,从而达到发酵均匀,品质稳定连续作业的特点。(7)干燥:采用智能型干燥机使之均匀加热,不留叶片“死角”。(8)筛分精制:采用静电捡剔梗杂物,人工精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制成成品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鲜叶外形挺直壮硕、色泽乌润、有天然优雅花香,汤色金黄透明呈“琥珀”色、浓艳清澈,香气馥郁、深沉持久、呈“皮丹”香型,口味浓醇清活、鲜爽甘甜、生津回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茶采用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休种轮采”的方式。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三叶为主体的鲜叶及同嫩度的单片叶、对夹叶。要求鲜叶不带马蹄、鱼叶鳞片和其他夹杂物且无劣变发红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损伤的鲜叶。其中,所述鲜叶的质量为:嫩度:适制本产品的鲜叶原料为标准级1-3级鲜叶。鲜度:正常情况下,要求鲜叶有光度、叶片舒展,以保证制茶成品色、香、味鲜爽。净度:要求采购的鲜叶不含茶末、木质化粗梗,特别是无石子,竹片等杂物,以及其他植物的果实、叶子等非茶类杂物。所述鲜叶的处理方法为:(I)米用日光萎调3_4小时,使茶青失水达10%以上。(2)进入萎凋槽萎凋。萎凋槽为一条长方形槽体,由原木制作,采用轴流式鼓风机鼓风萎凋。(3)做青:采用乌龙茶成熟的做青工艺对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做青。(4)焖黄:做青后的茶青进行不超过30分钟的焖黄工序。(5)揉捻:为了充分破坏茶青表皮的细胞壁,强烈快速揉捻茶青使之最大限度地氧化走水。(6)发酵:进入发酵室,运用供氧、喷雾增湿等技术,从而达到发酵均匀,品质稳定连续作业的特点。(7)干燥:采用智能型干燥机使之均匀加热,不留叶片“死角”。(8)筛分精制:采用静电捡剔梗杂物,人工精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制成成品茶。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先将扳手体I拉开,再作旋转运动,使扳手体I两端分离,此时,扳手体I内的连接杆6,即螺丝刀可用于建筑工程中螺丝的拧紧,无需再更换螺丝刀工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鲜叶外形挺直壮硕、色泽乌润、有天然优雅花香,汤色金黄透明呈“琥珀”色、浓艳清澈,香气馥郁、深沉持久、呈“皮丹”香型,口味浓醇清活、鲜爽甘甜、生津回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采用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休种轮采”的方式。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三叶为主体的鲜叶及同嫩度的单片叶、对夹叶。要求鲜叶不带马蹄、鱼叶鳞片和其他夹杂物且无劣变发红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损伤的鲜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的质量为:嫩度:适制本产品的鲜叶原料为标准级1-3级鲜叶。 鲜度:正常情况下,要求鲜叶有光度、叶片舒展,以保证制茶成品色、香、味鲜爽。 净度:要求采购的鲜叶不含茶末、木质化粗梗,特别是无石子,竹片等杂物,以及其他植物的果实、叶子等非茶类杂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老荼”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的处理方法为: (1)采用日光萎凋3-4小时,使茶青失水达10%以上。 (2)进入萎凋槽萎凋。萎凋槽为一条长方形槽体,由原木制作,采用轴流式鼓风机鼓风萎凋。 (3)做青:采用乌龙茶成熟的做青工艺对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做青。 (4)焖黄:做青后的茶青进行不超过30分钟的焖黄工序。 (5)揉捻:为了充分破坏茶青表皮的细胞壁,强烈快速揉捻茶青使之最大限度地氧化走水。 (6)发酵:进入发酵室,运用供氧、喷雾增湿等技术,从而达到发酵均匀,品质稳定连续作业的特点。 (7)干燥:采用智能型干燥机使之均匀加热,不留叶片“死角”。 (8)筛分精制:采用静电捡剔梗杂物,人工精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制成成品茶。【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茶采用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的原料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采用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休种轮采”的方式。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三叶为主体的鲜叶及同嫩度的单片叶、对夹叶。要求鲜叶不带马蹄、鱼叶鳞片和其他夹杂物且无劣变发红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损伤的鲜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帆陈思齐袁洪毅
申请(专利权)人:保山市三六五生态产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