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孟平专利>正文

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5508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1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路面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是通过制备得到两种改性环氧树脂,再将其与沥青进行混合,进而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种改性环氧树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材料的耐酸性和耐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路面材料

技术介绍
沥青具有黏性和弹性。其表现为流动性和抗流动性.高温下,黏性占主导地位,沥青易流动;低温下,弹性占主导地位,沥青表现出抗流动性.这些特性表现为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在夏天高温季节,重载荷作用下易出现车辙,在冬天寒冷季节,易出现温缩裂缝,这主要是由于沥青在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较低,而低温条件下脆性大、柔韧性差.大跨度钢箱梁结构桥梁对铺装材料的强度、变形稳定性和疲劳耐久性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使用性能上又提出了重量轻、高黏结性和不透水等特殊要求,作为桥梁行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桥面铺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桥梁耐久性及投资经济效益.显然,如此高的性能要求是普通沥青所无法胜任的,必须使用改性沥青。环氧沥青是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经与固化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不可逆的固化物,这种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质,而赋予了沥青全新的优良物理力学性质。用环氧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其路用性能比普通沥青混合料优异得多。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推广使用环氧沥青混合料。最早应用于美国加州SanMateo.Hayward大桥,此后在世界各地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充分显示出该产品优良的路用性能。改性沥青一般是指聚合物改性沥青,用于改性的聚合物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有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聚乙烯(PE)等。但是目前很少有改性环氧树脂的方式能够提高沥青路面材料的拉伸性能、耐候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耐候性不好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技术方案: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3-甲氧基苯邻二酚13~26份、3-羟基戊二酸4~8份、间三氟甲基苯酚15~20份、间羟基联苯20~40份与表氯醇70~120份、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200~240份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加入苯类或者酮类溶剂80~120份,再加水洗涤后,除去水相,将有机相蒸发至干即得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2步、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顺丁烯二酸酐23~36份、丙烯酸羟丙酯6~14份、丙烯酸丁酯16~27份、苯乙烯12~1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7份混合均匀,作为第一混合液;将有机溶剂90~16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5份混合均匀,作为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热到回流状态后,开始滴加第一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将降温出料,即得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第3步、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E44环氧树脂70~100份、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催化剂3~5份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结束反应,即得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第4步、环氧树脂沥青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沥青400~500份加热至100~120℃,再加入桐油酸30~40份,剪切分散均匀后,再加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二改性环氧树脂、NaOH4~6份,升温至140~160℃后搅拌均匀,即可。所述的第1步中,碱金属氢氧化物是指氢氧化钠。所述的第1步中,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中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浓度是5~15wt%。所述的第1步中,加热温度在80~90℃。所述的第2步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所述的第3步中,催化剂是次磷酸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两种改性环氧树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材料的耐酸性和耐高温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第1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3-甲氧基苯邻二酚13g、3-羟基戊二酸4g、间三氟甲基苯酚15g、间羟基联苯20g与表氯醇70g、10wt%氢氧化钠水溶液200g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加热温度在80℃,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加入苯类或者酮类溶剂80g,再加水洗涤后,除去水相,将有机相蒸发至干即得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2步、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将顺丁烯二酸酐23g、丙烯酸羟丙酯6g、丙烯酸丁酯16g、苯乙烯12g、过氧化二异丙苯4g混合均匀,作为第一混合液;将乙酸乙酯90g、过氧化二异丙苯3g混合均匀,作为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热到回流状态后,开始滴加第一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将降温出料,即得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第3步、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E44环氧树脂70g、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次磷酸3g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结束反应,即得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第4步、环氧树脂沥青的制备:将沥青400g加热至100℃,再加入桐油酸30g,剪切分散均匀后,再加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二改性环氧树脂、NaOH4g,升温至140℃后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2第1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3-甲氧基苯邻二酚26g、3-羟基戊二酸8g、间三氟甲基苯酚20g、间羟基联苯40g与表氯醇120g、10wt%氢氧化钠水溶液240g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加热温度在90℃,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加入苯类或者酮类溶剂120g,再加水洗涤后,除去水相,将有机相蒸发至干即得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2步、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将顺丁烯二酸酐36g、丙烯酸羟丙酯14g、丙烯酸丁酯27g、苯乙烯18g、过氧化二异丙苯7g混合均匀,作为第一混合液;将乙酸乙酯160g、过氧化二异丙苯5g混合均匀,作为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热到回流状态后,开始滴加第一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将降温出料,即得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第3步、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E44环氧树脂100g、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次磷酸5g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结束反应,即得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第4步、环氧树脂沥青的制备:将沥青500g加热至120℃,再加入桐油酸40g,剪切分散均匀后,再加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二改性环氧树脂、NaOH6g,升温至160℃后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3第1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3-甲氧基苯邻二酚20g、3-羟基戊二酸5g、间三氟甲基苯酚17g、间羟基联苯30g与表氯醇90g、10wt%氢氧化钠水溶液220g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加热温度在85℃,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加入苯类或者酮类溶剂90g,再加水洗涤后,除去水相,将有机相蒸发至干即得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2步、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将顺丁烯二酸酐30g、丙烯酸羟丙酯12g、丙烯酸丁酯22g、苯乙烯16g、过氧化二异丙苯5g混合均匀,作为第一混合液;将乙酸乙酯140g、过氧化二异丙苯4g混合均匀,作为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热到回流状态后,开始滴加第一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将降温出料,即得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第3步、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E44环氧树脂90g、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次磷酸4g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结束反应,即得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第4步、环氧树脂沥青的制备:将沥青450g加热至110℃,再加入桐油酸35g,剪切分散均匀后,再加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二改性环氧树脂、NaOH5g,升温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3‑甲氧基苯邻二酚13~26份、3‑羟基戊二酸4~8份、间三氟甲基苯酚15~20份、间羟基联苯20~40份与表氯醇70~120份、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200~240份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加入苯类或者酮类溶剂80~120份,再加水洗涤后,除去水相,将有机相蒸发至干即得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2步、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顺丁烯二酸酐23~36份、丙烯酸羟丙酯6~14份、丙烯酸丁酯16~27份、苯乙烯12~1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7份混合均匀,作为第一混合液;将有机溶剂90~16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5份混合均匀,作为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热到回流状态后,开始滴加第一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将降温出料,即得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 第3步、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E44环氧树脂70~100份、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催化剂3~5份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结束反应,即得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第4步、环氧树脂沥青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沥青400~500份加热至100~120℃,再加入桐油酸30~40份,剪切分散均匀后,再加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二改性环氧树脂、NaOH  4~6份,升温至140~160℃后搅拌均匀,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候性改性环氧树脂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3-甲氧基苯邻二酚13~26份、3-羟基戊二酸4~8份、间三氟甲基苯酚15~20份、间羟基联苯20~40份与表氯醇70~120份、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200~240份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加入苯类或者酮类溶剂80~120份,再加水洗涤后,除去水相,将有机相蒸发至干即得第一改性环氧树脂;第2步、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顺丁烯二酸酐23~36份、丙烯酸羟丙酯6~14份、丙烯酸丁酯16~27份、苯乙烯12~1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7份混合均匀,作为第一混合液;将有机溶剂90~16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5份混合均匀,作为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热到回流状态后,开始滴加第一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降温出料,即得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第3步、第二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E44环氧树脂70~100份、侧链带有顺酐基的丙烯酸树脂、催化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孟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