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磁刺激器的定位导航装置。
技术介绍
19世纪的8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贝克等人开始研究利用磁刺激对大脑神经活动进行干预,并于1985年首次成功刺激了人脑的运动中枢,用肌电测得了运动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s)。这也标志着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进入了历史舞台。随着大功率器件发展和电路的改进,80年代末出现了重复磁刺激器(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这种刺激器每秒可以产生1–100个脉冲。磁刺激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刺激线圈中,形成脉冲电流,进而在其附近空间中形成脉冲磁场和和感应电场。当刺激线圈刺激人体时,人体神经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刺激大脑皮层主运动区,皮层兴奋可传导至四肢肌肉。利用肌电图仪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利用诱发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期可以评价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可刺激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对抑郁症、偏头痛等疾病进行治疗。经颅磁刺激的定位是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一般采用手动定位,刺激时手持刺激线圈,根据人手指的响应改变线圈位置寻找靶点,最终确定位置后固定线圈。较精确的定位方法可采用经颅磁刺激导航系统,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机器视觉定位导航系统,如中国专利“经颅磁刺激导航系统及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颅磁刺激磁定位导航装置由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三维移动座椅(3)、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电磁场计算模块(5)、显示模块(6)和经颅磁刺激器线圈(7)组成;其中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和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及三维移动座椅(3)相连;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安装在经颅磁刺激器线圈(7)上,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和三维移动座椅(3)将其携带的传感器空间的患者头部(8)空间位置和线圈姿态信息送至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的输入端,电磁场计算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6)的输入端;所述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对患者头部(8)进行成像并在图像空间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后的三维头模型上标记治疗靶点位置和感应电场方向,之后送入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将图像空间的头部和线圈位置进行配准;电磁场计算模块(5)实时对患者头部中的感应电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并在显示模块(6)中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装置由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三维移动座椅(3)、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电磁场计算模块(5)、显示模块(6)和经颅磁刺激器线圈(7)组成;其中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和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及三维移动座椅(3)相连;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安装在经颅磁刺激器线圈(7)上,线圈姿态控制模块(2)和三维移动座椅(3)将其携带的传感器空间的患者头部(8)空间位置和线圈姿态信息送至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的输入端,电磁场计算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6)的输入端;所述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对患者头部(8)进行成像并在图像空间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后的三维头模型上标记治疗靶点位置和感应电场方向,之后送入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将图像空间的头部和线圈位置进行配准;电磁场计算模块(5)实时对患者头部中的感应电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并在显示模块(6)中显示;所述的电磁定位导航模块(1)包括位置传感器(1a)和配准单元(1b);所述位置传感器(1a)包括电磁场发射装置(11)和接收线圈(12),电磁场发射装置(11)向外部空间发射各向同性的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12)由三个彼此正交的线圈组成,根据三个线圈记录的电磁场信息计算接收线圈(12)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颅磁刺激磁定位导航装置工作过程为:第一步,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对患者头部(8)进行成像,并将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进而得到图像空间的患者几何头模型;在图像空间的患者几何头模型中标记三个参考点,分别为左右两个耳尖和两眼连线之中点,建立图像空间几何头模型坐标系X’Y’Z’O’,人体垂直轴为Z’轴,矢状轴为Y’轴,冠状轴为X’轴,原点为两眼连线之中点;第二步,由临床医师确定需要刺激的位置,即治疗靶点;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在图像空间的患者几何头模型中标记治疗靶点位置和所需感应电场方向,感应电场方向(10)垂直于治疗靶点处大脑沟回所在平面;第三步,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在图像空间对图像进行分割,并赋予电学参数,即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形成电磁头模型;第四步,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在图像空间中加入经颅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浩,霍小林,吴昌哲,张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